小屋創作

日誌2022-01-21 13:42

談「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電影試映會

作者:天上京

談「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電影試映會

前些日子欣賞「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電影試映會,現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諸葛四郎」了,畢竟嚴格來說,這是現在六、七十歲以上的人的童年回憶。這部作品是臺灣第一代漫畫家葉宏甲先生的名作,因為戒嚴時期開始的「漫畫審查」制度而逐漸光芒黯淡(1966年正式啟動審查制度)。
因為我小學時候在學校圖書館看過全套的「諸葛四郎」漫畫(嚴格講應該還是有些缺失的版本),當時班上同學都會搶著借閱,這部作品對我們小朋友來說,即使是很有年紀的阿公等級漫畫,但跟日本漫畫的有趣程度來比,並不會有絲毫遜色──畢竟對孩子來說,故事有趣,內容精彩才是重要的,畫風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而且重點是根本分不出來,所以說臺灣漫畫要紮根,請從小開始(認真)。
過去曾經有類似「葉宏甲教壞囝仔不讀冊。」這種對漫畫負面的傳統刻板印象,這種聲音自最初臺灣經濟窮困的年代開始就一直有之,當時的年代基本上連吃穿都成問題,而社會也沒有什麼休閒可言,所以想要什麼消遣,通常也僅能選擇消費廉價的娛樂,例如去租書攤車租書打發時間就是蔚為流行的活動之一,然後沒多久臺灣漫畫的銷量就贏過進口的中、港漫畫,成為最大主流。
不過社會上倒是因此有著批評租閱這些被譏為小人書的漫畫讀者廢寢忘食,根本不務正業,漫畫實在是害人匪淺的壞東西聲音出現,這時候還先不提後來出現幾次孩童因為深度沉迷漫畫,而入山求仙的驚悚社會新聞,或是一些自詡知識分子的痛斥疾呼該管一管漫畫,還是一些上下交相賊的官場文化,揣摩上意要搞點什麼管制,或是相關行業的搞事人,又或是被有社會發言權的人認定民間漫畫排擠官方文宣漫畫……總而言之,最後「漫畫審查」因為那個時代的氛圍影響,等於是必然性的誕生了──但在此強調,無論什麼原因,絕對沒有蔣介石下令禁止漫畫的江湖傳言這種事,反而老蔣時代還有漫畫家受頒過榮譽獎項。
但即使解嚴後,甚至到了臺灣開始經濟起飛時期,社會主流聲音對漫畫負面觀感始終都無法消除,而大家都知道日本盜版漫畫的成本實在太低,實在太好賺了,即使在不同時間點,都有不同的出版商推出臺灣本土的漫畫雜誌,試圖想要殺出一條血路,但每本都因為各種原因被打趴在地上磨擦到起火花,實在是再起不能,奮起無望,總是撐沒有多久時間就停刊,收攤根本是共同宿命,雖然臺灣本土漫畫雜誌各有各自的問題,但在市場上贏不了日本漫畫卻是鐵打的事實。
在國立編譯館最後幾年仍有影響力的時候,漫畫家牛哥提出「漫畫清潔運動」,但其抗議主管機關收回扣,放任日本的漫畫暴力色情進入市場等等,以市場考量來講的話,只能說是成效有限,畢竟市場上還是覺得日本漫畫好賣,但其口號確實或多或少都確實強化當年許多社會主流對於漫畫的負面形象:從這三、四十多年來我們都可以從新聞上看到漫畫、動畫、輕小說都曾經被有話語權的大人、師長、媒體惡意貼上有害讀物的標籤,甚至被政客渲染漫畫等於色情、暴力,連早年的角色扮演COSPLAY玩家都會被當時媒體記者報導說這些是妖魔鬼怪等等,這種在過去看似主流意識,正大光明的論述,現在來看是充滿偏頗的偏見,而有心人士將漫畫當成某種利益祭品來祭旗的事情更是層出不窮。──不過如今在過去被打壓興趣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甚至已經成為孩子的父母,或是具備極強的消費能力……當然也可能因為動漫產業能變成「金錢」的力量實在是太香了(雖然幾乎是買日本作品),所以持反對者的聲音已經隨著時間淡化非常多,不再是過去想看漫畫,只能是偷偷摸摸做的羞恥事情──雖然看低漫畫的人,即使到現在變成大人了還是存在,但至少不能像過去任意大肆抨擊漫畫,因為現在已經是胡言亂語,會被眾人口水淹到不認得自己的時代了。

把話題拉回來,原本我只是要描述一小段很粗略的「諸葛四郎」起源背景的臺灣漫畫歷史,沒想到卻寫了這麼多,總而言之,當年叱吒風雲的「諸葛四郎」回來了,在市場上銷聲匿跡數十年後,在葉宏甲先生之子葉佳龍先生的堅持下,再度走到觀眾的眼前了,這是非常令人感到佩服的事情,而且即使是現在線上的臺灣漫畫家,也沒多少人對「諸葛四郎」有什麼感情跟記憶連結,畢竟不是每個人能像我小學時候一樣,能幸運讀到幾乎全套的「諸葛四郎」。
「諸葛四郎」本身除了反映那個年代流行的武俠風──如果大家對此無感的話,打個比方,「諸葛四郎」誕生時期跟金庸武俠小說的誕生時代都差不多,武俠式故事是那個時代的特產,不過金庸小說後來透過各種影視化、漫畫化、遊戲化,不斷累積讀者、觀眾,並且延續下去,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而「諸葛四郎」不僅是單純的武俠,還加入很多日本元素的設定,最明顯的就是神祕敵人臉上戴的面具(假面),這在當時是很吸引人的設計。
對我來說,「諸葛四郎」最引人入勝的就是推理的橋段,推理出誰才是真正的兇手,這一直是推理作品中最有意思的部分。如果「諸葛四郎」能持續衍生下去,我認為強化吸引新讀者的特色是非常重要,例如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許多名作,也以各種新的面貌,新的詮釋呈現給新讀者,相信臺灣老漫畫自然也能取其精華,以此延續其全新的生命面貌來做新嘗試。
現下的「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電影是非常難得的一個試金石,是臺灣經典老漫畫消失、重製並再現之初試啼聲,其以兒童劇團的風格作為主軸的編排,讓在戲院裏面不斷傳出兒童的歡笑聲,甚至連隔壁座位的上了年紀的阿姨也跟著故事起伏哈哈大笑,座椅都在搖晃震動,吵得我觀影情緒頻頻被打斷,忍不住對她白眼了幾次,但想也知道這是完全毫無效果可言的行為,因為我想「諸葛四郎」應該是那位阿姨可貴的童年回憶,所以才會如此投入故事之中,絲毫感受不到旁人的視線吧?
雖然說對看慣了日本動漫畫作品的人來說,可能覺得「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電影某些笑點未必能引起共鳴,甚至覺得故事編排可能如何又如何(因為我確實有看到別人網路的評語),但對於非日本動漫畫受眾來說,「諸葛四郎」確實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認為這是很值得觀察跟研究的部分。

在有限的資金中,做出最大的努力,「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確實已經做到,而且不是過去那些端出來給人罵的臺灣動畫電影(這就不用舉例了),這整齣電影故事敘述非常完整,人物互動也頗有新鮮感,人物的配音並沒有讓人詬病,覺得怪異出戲或是違和感,而孩子最喜歡看的武打橋段,也是多到眼花撩亂,讓人錯過一下都不行。總而言之,這部電影我認為是很值得一看,裡面埋藏了些可能老讀者才知道的梗,即使不明白也不影響欣賞的樂趣,然後人物對話又加上一點時事的對白,逗得全場觀眾哈哈大笑,稱得上是十分用心的巧思,至少這樣的水準已值得大家在戲院好好享受一段時間──如果我們以國外的大片水準來要求就太苛刻,但這已經是屬於做得十分不錯的電影,期許未來能有更多資源能走向國外般的大製作,並希望能同時以各種形式延續下去吧,所以當「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上映後,大家不妨把握時間去電影院欣賞欣賞,而針對在最後的彩蛋,葉佳龍先生在謝幕時候對此的詮釋,我感覺特別重要,他說:「跟大家共同勉勵,無論你現在正在做什麼,無論它有多微小,都不重要,但它也可能是你一生的代表作,你也可能改變你自己的未來,改變你周遭的人,改變臺灣,希望我們共同勉勵。」
---
附圖是我以前貼過,曾得過小獎的比賽,女主角是我自行設定「諸葛四郎」後裔的故事,由此可知我對「諸葛四郎」是有份情感在的。
---
天上京FB專頁
天上京PLURK
天上京小屋

7

3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達人專欄] 《靈魂圖騰》七十二候(穀雨初候)──萍生

台灣,異世界生存 第6-21章 行刺未果

[達人專欄] 暑中見舞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