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22-04-26 15:14

條頓堡之後 : 日耳曼尼可斯遠征 (三) 長堤之戰 (Battle at Pontes Longi,15 A.D)

作者:Claudius Fronto



日耳曼人既沒有如同我軍視為理所當然的嚴密組織,也沒有精良的武器及在軍事據點、要塞裡駐兵備戰的常備軍觀念,他們是在受我軍攻擊後,臨時於召集地點聚集的群眾,他們的集合點並非我們想像中的市鎮或聚落,而是任何可以保護、隱匿自己的地形,例如偏僻的林間谷地、白晝日光都透不進的密林深處或是外人難以涉足追蹤的沼澤泥地等等,日耳曼人一但進入這些地方,他們就不用再逃了,因為這些地方也只有當地人才熟稔。
 
即使日耳曼人從其隱藏處發動零星的突襲,還不至於對大規模軍勢造成威脅,但是小股部隊各別行動時一定要特別警覺,重視個別士兵的安危便是重視全軍的安全。
 
即使沒有士兵為搶奪戰利品而脫隊的情況,在普通行軍狀態下要通過森林中蜿蜒的窄徑還要維持隊伍的嚴整本身就有一定困難度。
 
想要完全征服居住在這種地方的蠻族,唯有將全軍拆散分割為多個機動分隊,從高地、谷間及任何可能窩藏敵方的地點發動滴水不漏的徹底掃蕩並一網打盡一途,若仍堅持我軍傳統的由軍團鷹旗堂堂在前開道帶隊的進軍方式,那麼日耳曼的地形將一直是蠻族的益友,在主場作戰的日耳曼人,及便只有一小群,也敢於設伏襲擊,且一旦發現脫離大部隊的小股兵力,會毫不遲疑的予以包圍殲滅,這對熟悉地形的他們來說易如反掌……
 
由於預期我軍遭遇上述種種困難的可能性相當大,因此凡是必要的巡哨戒備、預警偵查絕不可懈怠……

                                                                              -朱利斯.凱撒  高盧戰記

卻說西元15年已於日耳曼征戰一整個夏季的羅馬軍準備回師萊茵河西岸,凱奇納軍選定穿越大沼澤區,取最短直線距離的路線。
 
實際地點鄰近於今日德國下薩克森州的布拉姆舍 (Bramsche),Pontes Longipontes在拉丁語中為橋樑之意,直譯的話便是長橋,顧名思義係該沼澤區上用於方便通行的一系列土堤便橋,羅馬軍便是預計由此通過。


軍團兵行軍裝束

軍團行軍隊伍場景浮雕,出自西元二世紀圖拉真凱旋柱

依現在的情況很難想像,兩千年前羅馬時代的德國遍布大量未開發的森林沼地,例如其中最為著名的黑森林便是在拉耶提亞 (Raetia) 行省,這片森林終年深邃陰暗,連夏季白晝的日光都透不進,日後羅馬帝國經歷代皇帝逐步完成的日耳曼長城防線 (Limes Germanicus),其中一個主要的戰略目標便是橫斷整個黑森林,阻止日耳曼人繼續將該區作為庇護所進入後如同人間蒸發般消失隱匿行蹤的情形。
 
奧盧斯.凱奇納.塞維魯 (Aulus Caecina Severus),具有執政官及莫埃西亞 (Moesia) 行省總督經歷,曾參與西元6年伊利利亞大叛亂的鎮壓戰,也在不久前萊茵河防線軍團暴動之際,以低地日耳曼行省總督的身分協助日耳曼尼可斯平亂,可謂戰功卓著、軍事歷練豐富。
 
因此像凱奇納這樣經驗老到的將領不會沒有注意到走這條路線的風險,但相較需要迂迴繞道的其他路線,森林窄徑行進困難且逗留時間更長的情況下,只能說是兩權相害取其輕的選擇。
凱奇納一路率軍朝大沼地前進,不久斥侯回報帶來前方令人震驚的消息,橫跨沼地的整條堤道已經遭到摧毀,凱奇納此時意識到自己這路軍已經被先前不斷迴避正面作戰日耳曼人盯上。
 
此前堅定奉行避實擊虛戰略的阿爾密尼斯終於看準了時機出手,憑藉本土作戰的優勢,在推測並確認了羅馬軍的行軍路線後,熟悉地形的日耳曼人率先抄近路到達沼地並摧毀了堤防,就像從夏眠中甦醒般,日耳曼人的不對稱游擊戰愈趨靈活,而這正也是精於伏擊的阿爾密尼斯所期望的局面。

日耳曼的地形始終都是羅馬軍的最大敵手

羅馬軍現在面臨進退失據的情勢,若照原計畫勢必需自行修復堤道,然日耳曼大批人馬必定早已尾隨在大軍之後待機,己方可能陷入邊進行修復作業邊迎戰敵軍的窘境,但若選擇回頭改走其他路線卻也可能落入日耳曼人伏擊圈套,更別提將嚴重拖延到預計的撤軍時程,若無法在入冬前回到萊茵河西岸基地則大軍處境將更加艱險。
 
凱奇納儘管面臨兩難局面,卻在快速評估情勢後果斷選擇續行原訂行軍路線並計畫修復堤道,畢竟在戰場上,猶疑不決優柔寡斷都將招致致命後果,條頓堡森林的殷鑑不遠,從戰火中歷練過來的凱奇納卻也絕非瓦盧斯之流,在決定大方略之後,剩下便只能依靠自己一路以來的經驗及身為前線指揮官的臨場應變能力了。
 
羅馬軍抵達大沼澤後,果然只見水漫堤防而柔腸寸斷的土堤便橋,己軍在正面戰鬥所向披靡,卻仍無法阻止神出鬼沒的日耳曼戰士進行敵後破壞行動。
 
凱奇納很快便採取了對策,他命軍團先在空地建置了準備過夜的標準設防營地,並將全軍分為兩部,一部執行提道修復工程,另一部則加強警戒並持續在周圍設置拒馬路障等補強工事以保護施作工程的同袍。
元首帝政時代的羅馬軍團擁有當代最先進的野戰土木工程技術,軍團內有專職的技術工程師,卻沒有專門的工兵部隊,而是全部的軍團兵都身兼工兵,每個軍團兵都需熟悉各種土木作業,舉凡基礎的挖掘壕溝、搭建軍營堡壘、鋪設石磚大道至更進階圍攻城市據點所需的各種工事與器具,包含封鎖用的木柵胸牆、破城槌、大型攻城塔及與其搭配的戰術坡道、組裝各式扭力弩炮、投石機等不一而足,羅馬軍有能力快速的全員投入獨立作業,並在短時間內完成令其他羅馬敵人咋舌的野戰工事。

軍團士兵全員皆為工兵,迅速建構並廣泛活用各種野戰工事是羅馬軍的一大長處與優勢

隨後軍團兵便在環境惡劣的爛泥漥地上陸續投入修補作業,然而此時在後方跟蹤埋伏多時的阿爾密尼斯終於發起了攻擊,日耳曼人先是佔據了周圍的丘陵高地,頗有三方合圍身處低地羅馬軍的態勢,並快速迫近以散兵游擊的方式干擾軍團的修復作業,軍團兵只能頂著不斷飛來的投石與標槍火力繼續掘土鋪木,而負責警戒與防禦工事的部隊也成為日耳曼人波狀攻擊的目標,軍團兵因著有重裝身陷泥地而難以動彈,無法有效列隊迎戰以驅散襲擾的日耳曼游勇,僅得維持防禦態勢持續挨打,勉強的投擲重標槍及操作百人隊配置的車載輕型弩砲回擊,戰況十分被動。
 
阿爾密尼斯也還沒有發動大規模決定性的攻擊,而是持續週期性的發起干擾作戰遲滯羅馬軍的堤道修補工程,在還沒有將羅馬軍削弱並磨到疲弊力竭之前,都不能輕易出手。
 
凱奇納指揮羅馬軍艱難的苦撐直到日落,待日耳曼人退去後總算可以進入設防營地休整,然而堤道工程卻因為日耳曼人的襲擾攻勢及決水淹堤的破壞行動進度嚴重落後,長此以往將陷入愈發不利的困局。
 
入夜後,羅馬軍被迫在營地裡低漥潮濕而難以生火的泥地上克難宿營過夜,照料傷員與處理戰死者的同時還面臨著糧食補給短缺的問題,此時只見四周丘陵高地上全是日耳曼人升起的點點溝火,對比自身又濕又餓的困頓慘狀,可謂是身陷絕地。
想必日耳曼人此時身處乾爽高地上烤著營火養精蓄銳,等著明日好整以暇的繼續對猶如困獸的我軍發動攻擊,想到此全軍的士氣降到了低點,戰鬥時因腎上腺素所激發的勇氣早已隨之流失殆盡,剩下的僅有疲憊卻難以安眠的漫漫長夜及毫無希望的明天。
 
凱奇納自知己方部隊的軍心士氣正在流失,為了避免條頓堡森林的慘劇發生在自己的軍團身上,不能繼續在此地坐以待斃,於是當夜召開了作戰會議,列席者除了軍團長、大隊長等中高階軍官,能以反映基層實務情況的首席百夫長及輔軍部隊指揮官亦一同與會,這也是羅馬軍為了保證組織溝通運作順暢一貫的傳統。
會中凱奇納決定了進一步的行動,儘管堤道還未修復完成,但明日仍先全軍開拔往已完成的部分向前行進,至少可以先離開這片容易被敵軍重點集火圍攻的窪地,而迎敵計畫是將敵軍阻擋在森林中才有機會將脆弱且會拖慢行軍速度的車隊與傷員先運離沼地,路程有所進展也多少有助於消除士兵們因可能被包圍的恐懼感,凱奇納本身對於計畫能否順利也沒有把握,但面臨如今的死局也只能放手一搏。
 
詳細的行軍隊形也訂定了下來,由於預期在堤道上將遭遇來自敵軍四面八方的襲擊,四個軍團的布置由第一軍團為前鋒,第五、第二十一軍團守兩翼,第二十軍團為殿軍在隊尾掩護斷後形成大型防禦中空方陣,輔軍弓手則列隊於軍團身後提供火力掩護,而脆弱的輜重補給車隊及驢、馬等駝獸則置於方陣中,全軍保持此隊列前進。
 
據歷史學家塔西圖斯的描述,凱奇納在當夜夢見了瓦盧斯的鬼魂在己軍營外的沼地中遊蕩,並數次朝自己伸出手來,但凱奇納也都抗拒了他,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可能只是凱奇納面臨生死決擇高壓下的意識投射,然而此次他的孤注一擲卻真的險些釀成軍事災難。
 
天剛破曉之際,為了不讓空營被敵軍利用而拆毀後羅馬軍依預訂的行軍隊形出發,安全經過已修復的部分便橋同時也保持著一定的行軍速度,然而此時阿爾密尼斯再度發起追擊,他如同掠食者逗弄掌中獵物般,仍先派遣輕裝散兵對羅馬軍的隊尾發起持續性的騷擾攻勢,自己則率大部隊緊跟在後等待戰機。
 
面對日耳曼人死咬不放,羅馬軍團兵依靠己方高度的組織紀律與訓練維持住了嚴密的陣型,而輔軍弓箭手則不斷放箭驅散上前襲來的日耳曼人,目前狀況似乎尚算順利。

然而在進入沼澤區後一切都變了調,因欠缺完整的堤道供行進,羅馬軍的輜重車隊及駝獸不意外的在勉強前進一小段距離後便通通陷入爛泥之中動彈不得,好不容易看似甩開了日耳曼人的追擊,軍團兵為了能儘速通過這個不利於己方戰鬥的地形,紛紛上前協助拖拉試圖讓車隊脫困卻也因此讓原本的防禦隊型變得鬆散紊亂。
 
羅馬人又陷入了瓦盧斯跟他的軍團一樣的命運啦!
 
阿爾密尼斯眼見羅馬軍漸露敗相明白時機已至,隨即下令發動大型攻勢,日耳曼人如嗜血的食人魚般從後方快速蜂擁而上,羅馬軍緊急列隊迎戰但仍為時已晚,陣線很快遭日耳曼人突破衝散演變至全面混戰,與條頓堡森林的情況類似,全軍被衝擊分割成數段難以有效組織反擊,戰局即將徹底失控。
 
由於戰況迅速惡化,無法再強行前進的羅馬軍開始試圖突圍,而在亂軍中無法跟上軍團步調的物資車隊則逐一被日耳曼人拿下,其它落單被孤立包圍的單位亦悉數被殲滅,日耳曼人急於搶奪車上物資戰利品讓羅馬軍有時間稍微重整隊列使戰局不至一敗塗地。
 
凱奇納騎著戰馬在隊伍前後來回奔馳,一面鼓舞士氣一面試圖重新組織敗兵,然而在亂戰中他那司令官的裝束及頭盔上的鬃毛羽飾太過顯眼,使得他也成為日耳曼人重點攻擊目標,不僅坐騎被殺連帶本人也翻身落馬,幸得第一軍團的大隊前來解救才免於身死亂軍的下場。
 
突圍的羅馬殘軍護著自己的軍團銀鷹旗且戰且走,直至入夜才好不容易殺出重圍甩開日耳曼人的瘋狂追擊而撤至一處開闊地,稍稍緩口氣回過神來的士兵們才意識到己方隊伍的慘況,只見滿地的傷員、補給車隊全滅且撤退路程的進展也不得而知。
 
情況已到危急存亡之秋,羅馬軍身在毫無掩蔽的空地上,不僅糧草匱乏還丟失了幾乎全部的輜重及裝備,更別提損兵折將無數,他們本來是欲報條頓堡森林的一箭之仇,但如今卻困在廣大的爛泥沼地中,反倒要成了重演條頓堡悲劇的主角,日耳曼就像是一個被眾神詛咒的地方,磁吸著一代代羅馬子弟不斷葬身於這幽遠而無邊的深林之中。
 
基於求生意志與平日嚴格訓練的本能反射,羅馬軍利用手頭上殘存的工具與周圍可取得的建材克難的重新搭建一個軍營固守及過夜,但其實大多數人心裡都有底,依現況他們可能無法再多撐到下一個日落。

夜幕降臨,營地中今日歷劫倖存的士兵既餓且乏,士氣已在崩潰的臨界點,此時沼地裡任何自然的動靜聲響都足已讓成為驚弓之鳥的他們繃緊神經、夜不能寐,唯恐是敵軍的劫營夜襲,每個人都害怕自己就是下一個在森林裡被吊掛在樹枝上或頭骨被釘在樹幹上的羅馬人。
 
營內一匹脫韁戰馬的嘶鳴聲驚動了一群意志盡喪的士兵,他們聚集在營地後門前鼓噪,驚恐的宣稱日耳曼人已經逐漸接近並準備趁夜襲擊大營,甚有準備逃營之舉,為了不讓恐慌如傳染病繼續蔓延軍中以徹底拖垮危如累卵的士氣,凱奇納聞訊親自趕到營門處,再三向士兵們保證沒有敵襲,連同幾名軍團長與百夫長也出面安撫,卻仍無法說服這群精神瀕臨崩潰的士兵,甚至逼得凱奇納脫口說出要出營就必須跨過他的屍體之語,費盡口舌好不容易穩住了軍心防止潰逃事件發生。
他從士兵們的眼神中看得到與自己相同的恐懼,然而他身為最高司令官,現在的工作與責任絕不是跟著普通士兵一同惶恐不安,而是指揮他們殺出一條生路,因此仍堅定的表示此刻唯有組織與紀律才是真正的救命稻草,演習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只不過是流血的演習,這是羅馬軍訓的座右銘,平日裡近乎嚴酷而不停歇的訓練,為的就是這種時候。
凱奇納沉穩的話語鎮住了士兵們身為普通人的戰逃本能反應,喚起他們身為帝國軍團士兵的榮譽與自覺,如同過去他們戰功赫赫的前輩們,羅馬軍曾扛過無數逆勢惡戰的高壓,因此再一次的,軍團沒有潰逃維持住了士氣,再一次的,他們將繼續為了同袍、為了自己的性命而戰。
 
而身為最高司令官的凱奇納本身,不以成功穩住軍心而滿足,務實的羅馬軍向來不將士氣這種不確定因素納入優先考量,而是先行掌握可確定的軍隊人數、後勤物資、戰術部署,因此以保全全軍撤退為首要目標的他仍須尋思可行的破敵之計才能突破目前的敗局,因為他很清楚阿爾密尼斯不會輕易的放棄像他們這樣到手的獵物。
 
翌日清晨,挾帶著昨日勝戰餘威,阿爾密尼斯再度率軍前來追擊,準備為條頓堡森林之後自己又一次的輝煌勝利收尾。
 
日耳曼斥侯來到羅馬軍營前打探,只見營地一片死寂,從外觀上看不到內部營火升起的炊煙,營門及防衛牆上也不見平時應該有的哨兵。
 
接獲探子回報的日耳曼人大喜過望,認定在經過連日的激烈交鋒後,輜重糧草皆耗損殆盡且戰鬥失利的羅馬殘兵早已喪膽,必定只能奄奄一息的躲在營牆內苟延殘喘,現在只要一鼓作氣攻入大營便可將其全數殲滅。

然而曾是羅馬軍事體系一員的阿爾密尼斯卻不這麼肯定,攻擊一座設防營地的難度非野戰可比,因敵方具有防禦工事及居高臨下的加成將大幅抵消己方人數優勢及衝擊力,使得包圍戰成為不可能,他也深知要擊敗羅馬軍絕非易事,雖然己方確實在昨日戰鬥中殺傷了不少敵兵並成功俘獲其輜重,但在主力四個軍團的四面銀鷹旗一面都沒有奪得、一個軍團都沒有完全殲滅的情況下,對於全力進攻持保留態度,打算先圍困一陣再靜觀其變。
 
然而此時聯盟軍中的其他部族長卻不樂意了,一方面是他們認為已經在昨日沼地的戰鬥中殺敗了羅馬人,現在他們已是窮途末路,而另一方面更深層的原因是在早前夏季羅馬軍隊的攻勢中他們遵循阿爾密尼斯避實擊虛的策略,沒有主動迎戰羅馬軍而導致一些部族長僅能眼睜睜看著羅馬軍蹂躪自己的領土與族人卻無能為力,而此時便是一舉殲滅羅馬人報仇的最佳時機卻要他們繼續坐著不動讓人實在無法接受,認為阿爾密尼斯過於謹慎消極。
 
阿爾密尼斯雖被拱為聯盟盟主,然而實際上仍舊只是鬆散軍事聯盟的首領,除了本族卻魯西人外,聯軍軍事力量都來自其他會盟獨立部族的戰士團拼湊構成,分量上阿爾密尼斯並非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另一方面日耳曼尼可斯分裂聯盟的戰略開始逐步生效,使得現在肩負其他主戰急進派部族長壓力的阿爾密尼斯也站不住腳反對,在直接發動攻擊向羅馬人報復與擔心貽誤戰機讓羅馬人脫逃的多數部族長贊成意見下,阿爾密尼斯也只能硬著頭皮發動最後總攻擊。
 
大批的日耳曼人漫山遍野的殺向羅馬軍營,在沒怎麼受干擾的情況下很快的填平壕溝、開始架梯越牆、撞開營門湧入大營,然而令他們驚訝的是,營地裡哪是什麼瀕臨崩潰、力竭垂死的羅馬殘兵,映入他們眼簾的,是一整排全副武裝、手持長盾短劍、隊列嚴整的軍團重步兵大隊。

嚴陣以待的軍團士兵

隨著軍團樂手喇叭號聲一響,羅馬軍的反擊戰正式開始。
 
大營中央的軍團大隊將衝入的日耳曼人擋在營門附近,同時間隱藏於兩側的軍團兵在各自所屬百人隊的百夫長指揮下發動反衝鋒向前重新佔領了營門及接敵面的胸牆將已在營地內的日耳曼人與外部的人馬硬生生截斷。
 
這是凱奇納利用營地工事優勢及先前非刻意的示弱引誘日耳曼人上鉤的口袋陷阱,現在闖入營地內的日耳曼人不僅被羅馬軍居高臨下四面合圍,外部的日耳曼人也陷入進退不得的混亂狀態。
 
凱奇納的戰術調度還沒結束,他派出所有僅存的輔軍騎兵由營地後門出擊,迂迴機動向營外的日耳曼人側翼發起衝鋒,另外幾個軍團大隊也由右門岀營猛攻日耳曼人左翼,至此對日耳曼人的兩個包圍網完成。
儘管羅馬軍仍處於絕對人數劣勢,但對他們而言,沒有了日耳曼的森林與沼澤的正面迎戰,這樣的條件夠公平了,在難以發揮的惡地飽嚐虎落平陽被犬欺的苦楚後,得以重新施展組織戰術優勢的軍團即將開始逆轉勝負。

羅馬軍從共和時代以來的優良傳統 - 即使只停留一夜都會建置標準設防營地,防禦工事由環繞整個四方形營地的壕溝、土壘及營牆構成,並會在四個角落設置固定投射武器

營內日耳曼人在包圍圈內擁擠成一團不斷被軍團重步兵近接壓迫,戰況迅速演變成一面倒的屠殺,由於後路被斷,這群日耳曼人幾乎被屠戮殆盡,同時營外的日耳曼人被擋在門口,兩翼又受羅馬軍步騎的夾擊而陣腳大亂,在三方合圍下,前方的人動彈不得與後方的人相互推擠,很快的日耳曼人便士氣崩潰全體向後敗逃。
羅馬軍確認戰鬥勝利後,開始大肆追殺潰逃的日耳曼人,血腥的殺戮一直持續到日落,一天前羅馬士兵還以為自己撐不到現在,然而此刻,在夕陽餘暉映照下屍橫遍野的反而是日耳曼人。
 
長堤之戰,羅馬軍先敗後勝力挫強敵,縱然處於極度不利的劣勢中,依然靠著己方更為優越的組織戰術、嚴謹紀律,以及更重要的是,極為強大的戰場抗壓性以扭轉看似必敗的危局,這就是羅馬人,這就是羅馬式的逆轉,半個多世紀前的阿列西亞戰役是如此,此戰亦如是,若將此役中的羅馬軍置換為當代其他國家、民族的軍隊則恐怕早已由撤退引發的骨牌效應演變為全面潰逃而敗亡。
 
當然除了羅馬軍本身的高素質外,指揮官凱奇納的領導統御也值得記上一筆,縱然有先前的決策失誤而招致重大危難,卻可保持臨危不亂,以其豐富的軍事經驗與不俗的臨場戰術指揮能力力挽狂瀾逆轉取勝,不僅拯救了全軍避免自己成為第二個瓦盧斯,也是日耳曼戰役重開以來首個在正面交戰中挫敗阿爾密尼斯的羅馬將領。
至於阿爾密尼斯可謂偷雞不著蝕把米,原本人為魚肉我為庖廚的他萬萬沒想到砧板上的魚竟然跳了起來重重反砍自己一刀,在這場失敗的劫營戰中,日耳曼聯軍傷亡慘重,許多貴族及部族長戰死沙場,阿爾密尼斯則在敗兵中僅以身免,逃回北方。
 
勝戰之後凱奇納也不敢多逗留,深怕日耳曼潰兵重組後又來攻,隔日便匆匆讓部隊收拾行囊、毀棄軍營後重新上路回師,在經過一路艱困的行軍後總算抵達萊茵河畔。
眼前萊茵河寬闊的河面與景緻足以撫慰歷劫歸來、狼狽不堪的軍團士兵,但直到完全通過先前河上架設的木橋,一路進入西岸的冬營基地後,忐忑與緊繃的張力才能稍稍鬆懈下來。
 
至於走海路沿岸航行返回的日耳曼尼可斯本部軍,雖然沒有森林沼澤與日耳曼人的阻礙,回師過程卻也非一帆風順。
由於入秋時節北海風浪漸大,為避免過大載重影響艦隊行船安全,日耳曼尼可斯讓副將維特里斯 (Vitellius) 帶領其中兩個軍團沿海岸線行軍與艦隊平行前進,然而由於對於地形的不熟悉,維特里斯部誤入海岸潮間帶,漸強的風浪與迅速漲潮的波濤海水襲擊了行軍隊伍,維特里斯連忙指揮率軍撤到遠離海岸線的高地避難,隔日才重新出發並與日耳曼尼可斯艦隊會合撤回萊茵河西岸,此次災害亦造成不小的人員與物資的損失。
 
羅馬軍在西元15年春、夏季的主要攻勢中真正的戰損不大,然而回程因為地勢、氣候及日耳曼人的伏擊等因素讓兩路軍皆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失,甚至傳言說歸途上折損的人馬比戰鬥時還多,這句話並不全然是誇張,而是處於主攻方異地遠征所面臨各種不利與困難的真實寫照。
 
雖然幾經波折,但羅馬軍主力八個軍團總算是全數回師,首都方面在接獲夏季的戰況捷報後,元老院通過主帥日耳曼尼可斯以及其麾下三員將領的凱旋式舉行資格,但此刻日耳曼尼可斯自忖,己軍在整場戰役始終沒有機會直面阿爾密尼斯主力軍,況且日耳曼人還有能力發動像長堤之戰這樣大規模攻擊,表示其聯盟實力尚穩,要將其引出來決戰,則來年勢必要續行戰役,自己凱旋將軍的頭銜當真實至名歸,以及是否無愧於繼承自其父 Germanicus 日耳曼征服者的名號,則須以真正擊垮首要目標阿爾密尼斯來證明。


                                                                   (續)









3

0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yotoo】240601

1% Touhou Electro Swing Mix

深夜負面文,不喜勿入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