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24-05-10 18:09

雜七雜八想法集二

作者:小蛇hebi(詩音)


這是之前的雜七雜八想法集

一樣只是隨意記錄,文字雜亂,大家就挑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閱讀吧!



巴哈小屋人氣統計

  平常無聊的時候,我滿喜歡統計一些沒用的資料,某天我統計了一下我的巴哈小屋文章人氣,這是當時的資料。

【達人專欄創作】

第一名:
《虛月舞曲》第一章 命運奏響之舞
人氣:375

  這也是我目前的長篇小說中最推的一部,還沒看過的人可以趁這個機會去讀讀看。

第二名:
【新詩】〈加油〉
人氣:353

  不知道為什麼是這首,或許是因為那個封面太香了。

第三名:
【短篇】〈熱氣球女孩〉
人氣:309

  這是我自己覺得寫得很不錯的短篇之一,能排到第三名真是太好了。

第四名:
《羽化之後》第一章 他們,新的季節
人氣:305

  我第一部發在巴哈的長篇小說,應該是因為年代久遠,那時候的追蹤者還不多,所以人氣稍差一點。

【其他類文章】

《龍與地下城》電影心得
人氣:2153

  畢竟心得文容易被搜尋到。這應該是留言出現最多新面孔的文章吧。

《歡樂好聲音2》電影心得
人氣:1543

  感覺這部電影沒有太多人知道?點擊數這麼高還挺驚喜的。

《想見你》電影版心得
人氣:999

  我現在可以篤定地說……這部電影不好看XD但電視劇挺不錯的,大家可以支持一下台劇。

個人資訊與小屋總目錄(舊版)
人氣:796

  現在已經有新版了,因為那時候一直置頂,所以人氣高合理。

《A子不會預言自己死亡》第一集心得
人氣:620

  暱稱還沒換成筆名的時候寫的文章,意外地人氣挺高的。《A子》真的好看,喜歡蘿莉的人也可以去看作者實體書連載中的最新作品。

動畫生涯個人喜好表
人氣:577

  跟風文就是有票房保障XD

自我介紹
人氣:505

  2023年版本。自我介紹的點擊率比創作作品高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ω・`)

【GP最多的文章】

祝福各位創作者……
GP:55

  大概是標題取對了吧XD



改變文風

  我從小時候就在創作了。

  但是隨著一路長大,喜歡的作品風格改變了。喜歡的作品風格改變了,想寫的作品風格也就跟著改變了。

  因為,總是會想模仿自己喜歡的作品。總是會想寫出自己最喜歡的風格的作品。

  無論是什麼風格,都沒有好壞之分,只是自己喜不喜歡的差別而已。自己喜不喜歡,與作品有沒有價值毫無關聯。他人喜不喜歡,與作品有沒有價值也毫無關聯。

  那麼作品的價值是什麼啊?

  我們的目標不是得諾貝爾獎,所以不用去思考這麼複雜的事情,只要寫自己喜歡的內容就好了。

  不過,轉換風格讓我遇到的困難是,小時候設定好的世界觀與角色,在新的風格中不太適用了。

  比如說,以前創造了一堆為了進行冒險劇情的配角,但現在已經不想寫那麼多冒險劇情了。那怎麼辦?把配角們刪掉嗎?不行啊,這樣對我來說,就和殺了他們沒兩樣啊。

  於是,這些配角們依舊會按照計畫登場。只是戲份大概會變得很少(´・ω・`)



要先寫哪部作品?

  有了完稿經驗之後,明白完成一部作品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如何安排寫作行程就很重要了,但優先順序該怎麼排呢?

  我個人比較喜歡、比較渴望完成的作品,換算成實體書都有一本以上的篇幅,這種長篇作品,寫下去肯定是要花費個以年為單位計算的時間吧。

  另外,對於特別喜歡的作品,又會有種希望留到以後再寫的期待——期待到時候自己的技術變得更加純熟,能把這部對我來說如此意義重大的作品寫得更好。

  所以,或許先寫單本完結的作品來練筆,投比賽、投出版社、累積讀者,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只是,這麼做的話,那些在我們生命中佔據重要分量的大長篇,究竟何時才能誕生呢?



我愛故我在

  知道喜歡你,不是因為我發現自己在看到你時會臉紅心跳,我也不相信醫生對多巴胺指標的檢查。這些我沒法確定,它們都可能是虛假的。我知道喜歡你,因為那是我內心確定無疑的感受。即使世界不存在,即使我經歷的一切都是幻覺,都不要緊。每當見到你時,內心湧動出的喜愛都確定無疑。它們如此確定,彷彿和我的存在一樣不可懷疑。不,它們就是我意識存在的一部分。我喜歡,所以我存在。
—《戀愛中的蘇格拉底》

  以後被情人問及難以回答的厭煩問題時,不妨這樣回答。

  ——認真說,我喜歡看(淺白地)解釋哲學的書,而這本書把哲學和戀愛連結在一起,變得超好笑的,很推薦www

Credit:
戀愛中的蘇格拉底:哲學入門十講
作者:張小星著
出版年:2023[民112]
出版社:崧博出版
EISBN:9786263630154



對讀者隱瞞資訊

  不知道為什麼,我好像傾向於對讀者隱瞞資訊。但不是對劇情至關重大的伏筆,或是可以讓讀者身歷其境推理解謎的那種,而只是單純在某一章,突然爆出真相讓讀者心想「欸?是這樣喔?」、「蛤?原來是這樣?」,我似乎覺得這樣很有趣,雖然對讀者來說或許只是很欠揍而已(?

  《羽化之後》是在最終章之後的第十二章,透過切換視角來說明一些正文無法得知的事情。這是從最一開始就安排好的元素,但既然是放在最後面,對劇情根本毫無幫助,單純就是拿來寫給讀者看而已。所以我後來根據這裡可以發展的東西,構思出了續集的內容。

  《虛月舞曲》是在第八章之中故意使用了誤導式寫法,這是突發奇想安排的,單純是寫到那邊的時候發現可以這麼做,然後覺得很好玩。

  《星與銀河》也是藏了一些根本就沒必要藏的東西,揭曉時也不會帶來什麼震撼。

  簡單來說,就是我雖然喜歡使用這種手法,卻沒有讓這個手法發揮效果,增添劇情張力,說不定還導致讀者對故事扣分也說不定。我還得好好努力練習才行。



時隔三年……

  回顧日記的時候發現,三年前在寫某部作品的第四版第一集大綱,三年後的現在則是正在寫第九版的第一集正文呢!d(`・∀・)b

  ——版本太多了啦。



關於打字

  我的打字方式亂七八糟,是手掌會在整個鍵盤上到處飄移的那種,畢竟我小時候可是一指神功派的,真的是到了逐漸改用電腦打小說而不是手寫的時候,才開始試著使用食指以外的手指。

  不過即使是這樣,測驗十分鐘中打,我還是可以打到102WPM,我自己是覺得很滿意。不過網路上一查,打到160、170的大有人在,只能說天外有天。

  至於英打則是完全不行,慘不忍睹的慢速,而且不看鍵盤的話錯誤率高達八成w



突然想不起來男扮女裝、女扮男裝的那個術語

  原來是「反串」。

  當然我們現在常用的,又是其他涵義。

  而上網一查,最開始的用法也不是男扮女裝、女扮男裝。一個詞語的意思真是能夠演變演變再演變。



內容一模一樣的書

  逛電子書發現兩本標題大同小異、內容一模一樣,但作者和出版社不一樣的書,出版年份只差一年,難道是新的抄舊的?!什麼狀況?!

  (未解之謎,但為免起爭議就不公開書名了)



電子書

電子書的優點:
  • 借閱方便
  • 開啟方便

電子書的缺點:
  • 書籤紀錄無故消失(特定網站)
  • 閱讀設定被重置(特定網站)
  • 電腦版與手機APP版不同步(特定網站)
  • 並非每本書都有EPUB格式,沒有EPUB格式的難以閱讀
  • 圖片難以閱覽
  • 特定網站根本沒有書籤功能、沒有閱讀設定功能、每次開啟書本都會從第一頁開始

  我目前仍是實體書派。但我的書櫃早就滿了(除了《冰與火之歌》的預留空間),相當悲傷。



刺客教條奧德賽

  我:我想看主線劇情。

  也是我:來解下一個支線任務囉。



《克蘇魯的黎明》

  已經追超過三年了。

  仔細想想,這好像是我第一次追網路小說追這麼久。以前追過的作品,連載到這個時間長度,不是已經完結了,就是已經斷尾了(´・ω・`)



關於閱讀速度

  既然測了打字速度,那麼也來測測閱讀速度。

  (以下討論的都是中文字)

  結果是每分鐘500~1,000字,平均840字。

  用來測驗的內容都是小說,而且是已經看過的小說。不過,對於第一次看的作品,我反而會看得更快。(第一次閱讀先抓重點的習慣)

  上網查平均閱讀速度,有查到230、300~500、300~800等說法,也有人說有大量閱讀習慣的人通常在1,000~1,500左右(以上單位皆為WPM),所以我還不算太快。



送愛看書的人禮物

  「愛看書的人真正想要的禮物才不是書,是大房子和大書櫃。」

  歡迎所有愛看書的人分享自己的看法。



聽音樂的方式

  我聽音樂的方式:聽到忘記自己在聽音樂。



他族國王

  修稿中,把「他國王族」看成「他族國王」,突然變成多種族大亂鬥作品。



夢=靈感

  有時候做的夢故事超級完整,醒來立刻記下來,就可以直接變成新作品靈感。

  既然我的大腦會在我沒有意識的時候自己生出新的故事大綱,是不是也該學會在我沒有意識的時候自己把故事打完了?你已經是個成熟的大腦了,該學會自己寫文了。



搞錯很多年的字系列

  我一直以為是「不落巢(潮)臼」,但其實是「不落窠(科)臼」。

  有很多從小累積的誤會,不在日常生活中和朋友聊天對答案都不會發現。



像頒獎典禮一樣

  在讀網路文章的時候看到一句話:「像頒獎典禮一樣無聊透頂」。

  但是我個人很喜歡看(內容我有所了解的)頒獎典禮,所以不認同這個比喻XD

  如果是學生時代的月考段考期中期末考頒獎典禮的話確實很無聊就是了w



厲害的人

  並不是說厲害的人一下筆,就一定會寫出神作。文章要成為最終型態,終究是需要修稿的。只是這些厲害的人,初稿距離完稿的距離比較近,完稿的等級也比較高而已。

  要如何成為厲害的人呢?大量練習,累積經驗。



寫作狀態

  我如何進入寫作狀態?

  可惜,沒什麼妙招,就是打開文件,開始寫。

  如果我不在狀態的時候,就是要這樣逼迫自己,才有可能進入狀態。這就是許多教學文會提到的,寫作不是靠「靈感」,而是靠「努力」。不是哪天突然被雷打中,就啪啪啪地寫出了神作,而是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努力寫出來的。



關於虐心

  我們欣賞悲劇之美,觸動我們的不是其中的事件(故事),而是悲劇如何鋪陳(情節)。我們喜歡《李爾王》,不是享受殘酷的事實,而是其中的技法。
—《文學的40堂公開課》

  我從以前就喜歡虐心的故事,現在才知道,原來那就是所謂的「悲劇」啊。

  亞里斯多德所謂的「淨化作用」,我一直以來都很有感受呢。

  這本書講了很多有關文學的東西,我覺得很有趣,推薦。

Credit:
文學的40堂公開課:從神話到當代暢銷書,文學如何影響我們、帶領我們理解這個世界
譯自:A little history of literature
作者:約翰.薩德蘭(John Sutherland) 著; 章晉唯 譯
出版年:2023[民112]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ISBN:9789864897131



關於小說比賽

  一開始參加的初衷是為了鞭策自己把一部作品好好寫完。在把作品寫完之餘,如果能不小心得個獎、出個書那就更棒了。

  今年年初(本來預計是去年年底啦,還是拖稿了),我成功在沒有比賽的時期仍然完稿一部作品了,可喜可賀。這樣一來,一開始參賽的目的已經沒有了,不需要透過參加比賽,我也能完成作品了,也就是說我已經沒有參賽的理由。

  每次落榜果然還是會感到失落(至今還沒有入圍過);參賽作品會有一段不自由期;每個網站有各自不同的弊端。基於包含但不限於上述的各種理由,目前暫時決定今年開始不參加比賽。



關於《羽化之後》各章標題(劇透注意)

  基本上就是身為作者的我親自解析我在取標題名稱的時候在想什麼,標題名稱有什麼涵義,還沒看過這部作品的人、不喜歡聽作者親自解釋的人、聽完作者解釋之後會想反駁的人(?)請迴避。

  《羽化之後》在2021.08.31完稿,2021.04.05寫完第一章,2021.03.29就已經取好各章標題名稱了。而且取好之後因為我太過喜歡,從頭到尾都沒有變更過,就這樣用下去了。

第一章 他們,新的季節
第二章 他,傷痕
第三章 他們,享受習慣
第四章 他,兜帽滑落
第五章 他們,依舊
第六章 他,死胡同
第七章 他們的雨天
第八章 他們的雨過
第九章 他,她
第十章 破蛹
最終章 成蝶
後記
她,羽化之後

  最後一個章節並不是「第十二章」,而是一個額外的內容,但又與主線劇情息息相關,並不是一般認知中的「番外篇」(通常會寫一些輕鬆有趣的補充故事,大概吧),於是我特地在目錄中安插一個後記,把額外章節放在後記的後面,也就此養成每部作品寫完都隨手寫個短短後記的習慣。

  前半部分是「他們」和「他」交錯,「他們」就是在學校的劇情,男主角與女主角的互動;「他」就是男主角在私底下另外一個身分時的樣子。

  「新的季節」是來自我一開始試寫的時候用的標題,〈新季〉,雖然在當時單純就只取了開學的意思,不過正好也可以作為故事開始了的涵義。

  「傷痕」這一章的尾聲,男主角會受傷,不過,當然更多是指內心的傷痕。

  「享受習慣」是對劇情來說是很重要的步驟,必須為下一章的「兜帽滑落」鋪設對比。至於「兜帽滑落」應該是個相當淺白的譬喻,「兜帽」是遮掩面容的東西,而這個東西滑落了,真實的面貌就顯現出來了。和「傷痕」一樣,這一章也真的有物理上的兜帽滑落了(?

  「依舊」是在隔了「兜帽滑落」這一章之後,重新回到之前享受的「習慣」裡,看似一成不變,但劇情其實已經開始走下坡,就像第四章是一面鏡子一樣,前三章如爬坡般累積的東西要一口氣墜落到谷底了。

  所以下一章的「死胡同」,就是走到了死路,劇情來到最低點。

  「雨天」、「雨過」是最重要的兩章,除了開頭之外,就只有這個部分我在開始寫正式稿之前有試寫過。這段也是難得的發糖(?)時間,如果是真的戀愛故事的話,這一段應該是要好好發揮的部分,可惜我不想寫典型的青春小鹿亂撞劇情,所以這邊沒有發生太大的事。

  跨越內心困境之後,劇情就要開始走向最高潮。

  四、五、六、八章的名稱尾字有押韻,這是故意的,我很喜歡從第四章開始一路唸下來的感覺,有夠順有夠有fu。

  第九章是「他們」的故事,但這次的場景已經不是日常的學校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這一章透露了更多有關「她」本身的故事,所以雖然他們的距離拉近,但不再是「他們」,而是「他」與「她」,這也代表他將會更加注視她這個人本身,而非只是關注自己與對方之間的關係。

  接著就是「破蛹」與「成蝶」,是什麼涵義的譬喻應該就不必解釋了。

  額外章節叫做〈她,羽化之後〉,這次是她自己的故事了,而且是在「羽化之後」的故事。為什麼這部作品的名稱叫做羽化之後呢?因為某些事情——比如說,如果把這部作品當成愛情作品看待的話,那麼愛情——是在「羽化」之後才發生的。如果這是部愛情作品,那麼它主要描述的,是「愛情如何產生」,至於戀愛的過程,就是在結局之後才發生的事情了。

  除了愛情之外,結局之後當然還有其他東西,這就是要留到續集去發展與解決的內容了。感謝這個額外章節,讓我想到續集的靈感,我自己很喜歡續集的內容,那又是一個非典型愛情故事,但愛情成分絕對會比這集要多得多。

17

5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達人專欄] 高CP值國產小品「幻欲遊樂園2」

我的冒險日誌 第九十五日

[動畫瘋]06/23 動漫通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