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24-05-27 04:29

[轉載]電影冷知識:OS最初不是指內心話

作者:L♥veC♡ffee

 
 
 
 
 
你知道“O.S.” 最初並不是指「內心話」嗎?| 冷知識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9111585
 
湃客:鳳凰網讀書 2020-09-10 14:23
 
人們是喜歡做夢的,電影就是夢的一種形式 。談論電影,就像回到那間熟悉的電影院,坐在絨毛椅上吃爆米花、喝可樂,跟一百多個人一起做夢似的。 於是我們經常聊起電影,任何與電影相關的事情——但,也不盡然。
 
當我們在買電影票的時候,我們常常只會注意到:這是誰的作品? 誰出演? 是什麼類型的片? 故事是什麼? 而較少去問說:為什麼要用畫外音? 假血的配方是什麼? 片尾字幕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古裝劇裡的死亡人數都那麼高? ……
 
這些事情已經被我們當作理所當然,而不會想要去提問。 但當你開始尋找答案的時候,你會驚訝於看電影的方式原來有這麼多種可能性,而銀幕上沒注意過的細節背後竟然是用了這樣的手法去呈現。 通過這些被稱為「冷知識」的東西,你會更貼近現實的電影產業,也會知道造出兩小時的夢需要多麼複雜的造夢機器。
 
 
 
01 被誤用的編劇術語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把內心想講卻沒有講出來的話稱之為“內心的OS”,或者直接簡稱作“OS”。 像是你很討厭一個人,但又不想跟他撕破臉,對他擠出不情願的微笑時,你的內心可能正在狂罵他髒話。 這些髒話,就可以說是你內心的OS。 但你知道,其實「OS」最初指的並不是內心話嗎?
 
O. S.最初是一個電影製作的術語,英文原文是off-screen,意思是在銀幕之外的。 它主要是用來描述有在場的角色在觀眾看不到的地方所說的對白。 假設有一個角色在廁所裡面說話,但畫面上只能看到關起來的廁所門,看不到裡面說話的角色,那我們便可以用O.S.來描述廁所內的人所發出的任何聲音。 或例如臺上有人在講話,我們卻只能在畫面中看到台下的觀眾興奮地拍手尖叫,我們也可以用O.S.來強調我們雖然聽得到臺上的人說話,卻沒看見他的身影。 在影片中看不到說話的人或發聲的物件,但他卻同在我們所見畫面的場景中,這個對白或聲音,就可以用O.S.來表示,同時也被稱作“畫外音”(off-screen sound)。
 
然而,如果我們要表達的是角色沒有說出來的內心話 ,卻不能寫成O.S.。 為什麼呢? 因為畫外音必須是在場的,它只是沒被看見而已。 由於沒有說出來的話並不是在場的,所以一般所說的“內心OS”反而不能用O.S.來表示。 想要表示內心話時,到底要怎麼辦? 借用一般英語而言,可以用“內心獨白”(inner monologue)來表示。 然而在電影製作上,還有另一個術語,那就是“V.O.”。
 
V. O.是voice-over的縮寫,直譯是覆蓋人聲上去的意思。 V.O.跟O.S.相同的地方是觀眾都不會在畫面上看到發聲體,但V.O.卻專指那些“說話者不在場”所說出的對白,例如旁白、電話彼端的應答、廣播電臺、電視聲音,以及內心獨白等等。 旁白很好理解,因為他自始至終都不會出現在任何一個場景裡面,或者至少像紀錄片或電視節目常看到的受訪者旁白一樣,他們所在的時空背景跟畫面中的時空並不相同。 不過電話、廣播或電視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一點,因為即便說話者不在現場,但發聲體(話筒、收音機、電視機)卻在場,甚至是直接出現在畫面中。 因此也有些編劇就乾脆把這類的對白標成“電話”或者“廣播”,讓它更好理解一點。
 
至於內心獨白,雖然說話者本身在場,甚至也在畫面上出現,但獨白的聲音並不是在現場發出來的,就必須標為V.O.。 也就是說,我們常用的“內心OS”,其實是搞錯電影術語了。 然而約定俗成,這樣一個有趣的詞,也就成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用法。
 
 
 
02 假血的配方
 
電影史上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血腥場面,例如《閃靈》里從電梯冒出的深紅色血海,還有《殺死比爾》(Kill Bill)里的酒店武士刀一役,都用了不少“血”讓畫面看起來更為駭人。 當然,這些血並不是真的。 在恐怖片與動作片當中,假血漿可算是最典型,也最廣為人知的「道具」,也許你也曾有過利用西紅柿醬來喬裝流血的素人拍片經驗? 實際上,電影業界使用的假血的確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配方,就跟食譜一樣有趣。
 
《殺死比爾》
 
最古老的假血來自於劇場,早期的劇場工作者會使用甘油來當作主體,加上胭脂紅作為染劑,也可以使用基本的紅色食物色素來完成。 除了紅色之外,還需要加入一些黃色和一點點藍色染劑調和,才能得到最接近真血的效果。 最後則會加入一些玉米澱粉,為的是要讓整體的黏稠度提高。 這樣的配方被稱為Grand Guignol ,來自於一出於一八九七年起在法國巴黎上演的恐怖劇,裡面充滿了各種暴力、謀殺、鬧鬼等情節,流血也是正常的。 甘油本身的光澤和黏稠度正是製造假血的好材料,尤其當它從牆上或其他物件上流下來時,表現更是突出。 甘油雖然相當容易能在藥房買到,但卻有個唯一的缺點——它比較貴。
 
另一個配方則是使用糖膠作為基底,把糖膠與水依二比一的比例混合,再加入玉米澱粉和染劑。 這個配方稱為 Kensington Gore ,傳統上應該加入一點薄荷香精讓它好聞一些,但若是在戶外使用的話也可以加入辣椒精來減少蚊蟲的干擾。 Kensington Gore的好處是它嘗起來比甘油好多了,而且如果買不到糖膠的話,也可以自行加熱適當比例的糖和水來達成糖漿的效果。 《閃靈》當中那一片血海正是使用了Kensington Gore。 據說庫布里克因為不滿意成果,多次命令第二團隊重回現場拍攝,每一次拍攝的鏡頭都需要約一千三百六十八公升的假血,想想這驚人的糖漿量,或許都可以順便拍攝《查理巧克力工廠》了。
 
 
 
《查理巧克力工廠》
 
Kensington Gore在使用上的缺點是有時在銀幕上看起來過於紅豔,於是特殊化妝師Dick Smith設法改良,研發出日後成為好萊塢標準配方的假血,直接就叫作Dick Smith Blood。 這個配方跟Kensington Gore相當類似,只是把糖膠換成在美國更便宜的玉米糖漿。
 
然而,太過真實的血色可能會讓觀眾感到不舒服,像是《計程車司機》的最後一幕本來因太過血腥而無法通過美國的電檢,導演馬丁·斯科西斯只好採用特殊方式處理膠捲,讓血液看起來比較接近深褐色,電影才能順利上映。 無獨有偶,昆汀·塔倫蒂諾的《殺死比爾》武士刀大戰中,戰鬥進行到一半突然變成黑白視覺風格,也是擔心影片中大灑血漿過於駭人,觀眾無法接受。 但他為了日本觀眾保留全彩的影像,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日本觀眾早已習慣各種血腥暴力的關係。
 
在黑白片時期,還有一種非常“美味”的假血來源,它就是巧克力糖漿。 因為黑白片看不出顏色,而且在拍攝時,往往使用紅色濾鏡來為人的膚色提亮,若使用紅色的假血反而容易看不出來。 當時對假血的需求就是深色的黏稠液體就好了,市面上用來加在霜淇淋或其他甜點上的巧克力糖漿就成了最方便的來源。
 
各以種糖漿為主的假血“食譜”到此要告一段落了,事實上還有許多各種不同的配方,例如在肥皂水中加入色素,或是使用麵粉水加入染劑等等。 市面上也有許多商業用的假血可以直接在道具店或是在線網站上購買。 對於各種大小型的製作規模,都可以自行規劃取得合適又便利的假血漿,唯一要記得的原則就是——別用真的血。
 
 
 
03 片尾字幕的秘密
 
我們大概都有這種經驗:片尾名單開始跑的時候,轉過頭去問隔壁做過事前功課的朋友「後面還有片尾彩蛋嗎? “但你可曾想過,製片方為什麼想要觀眾把片尾名單看完呢?
 
對觀眾來說,一長串的職位與人名中有意義的大概只有最前面的導演、演員、配樂與後面的歌曲曲名,其他都只是冗長無意義的文字,無怪乎大多數的人一看到片尾名單滾出來就急著離場。 戲院方也恨不得電影片長可以短一點,這樣他們一天可以排進的場次就會多一點; 尤其是那種超多人參與的大製作,片尾可是動輒十幾分鐘。 那麼,製片方何以甘冒觀眾與戲院不滿的風險,硬是要把每一個參與的人都寫進片尾名單裡面,還要觀眾呆望這無趣的畫面好幾分鐘呢?
 
在一部電影中,基本上兩個段落可以看得到劇組人員的名字。 一個是在片頭,放的是一些主要演員與主創人員的名字,通常會搭配一些空景讓觀眾進入電影的情緒裡面,叫作片頭名單 (opening credits); 另一個是在影片結束之後出現的片尾名單 (ending credits),常見的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類似片頭掛名,一個畫面掛上幾個重要主創人員的名字; 另一種是在黑色背景上慢慢往上滾動的一長串職位與名字,包含所有參與製作的劇組人員,我們就暫時叫它「滾動片尾」。
 
其實早期的電影根本就沒有滾動片尾。 從默片時期到古典好萊塢時期的片,電影最後常常是直接給一個「劇終」(The End)了結,頂多再加上一個出品片廠的招牌畫面。 那時候通常只有片頭名單,而且只有那些最大牌的明星演員,以及最重要的主創人員如導演、攝影、製片、剪輯、音樂等等有掛名,就跟近日的片頭名單沒有太大差別。 有時候,某些電影會在後面加上另外的演員名單,像是一九三九年的《綠野仙蹤》或者一九四一年的《公民凱恩》,但通常只是把主要演員的名字前面加上角色名再放一次而已。 連次要演員或背景演員都會被漏掉,場記或燈光助理這種小職位就更不會有機會掛名了。 形式也跟片頭名單差不多,是靜態的,而非滾動的。
 
 
 
《公民凱恩》:略。
 
《星球大戰》片頭:略。
 
 
 
04 電影中的死亡統計學:略。
 
 
 
本文節選自
 
《電影冷知識》
 
作者: 許立衡 / 張凱淯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3
 
編輯 | 巴巴羅薩
 
主編 | 魏冰心
 
圖片 | 略
 

1

1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轉載]天使沒有翅膀

[新聞][T]希臘旅客1人救10餘人

[轉載]歷史上真的有周瑩這個人嗎?(圖)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