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24-06-09 00:14

★輕小說作家在頭痛什麼? (1).聽說妳的名字叫凍結。

作者:午夜藍

★輕小說作家在頭痛什麼? (1).聽說妳的名字叫凍結。

  這個新系列是以前寫作心得的再調整版,更新重點在於這次系列我會嘗試融入常見ACGN的IP,可能會是新聞或者有實際訪談。

  總之我希望有一些實際甚至是大手親口證實的資訊來源,並且與自己真實的創作經驗結合,也催促自己在寫作外再多看些動漫。  
  不敢說收穫滿滿當個作家閒聊拉低賽就好,我本身出過十九本台灣輕小說實體書,並且有兩套系列達到再版記錄。

  會在這系列開始前特別提自己的“商業履歷”,就可能是我在這十多年創作生涯也常常遇到的,很實際面很實務面的問題,那我遇到時怎麼解決?或者怎麼去思考?

  但說到底這系列將不會是非常非常專業的文章。

  我不夠格,應該說商業小說創作何謂專業呢?如果要訴諸於專業是要用讀者評論,還是銷售成績說話嗎?

  我沒有得過獎(喔不對巴哈姆特有拿過一座銀獎)但到現在還是累積出了十九本輕小說,我曾經銷量滑鐵盧但也有像《那天,我綁架了一隻蘿莉》系列苟到第六集目前正在規劃第七第八集後續。

  所以,還是當一位台輕作家確實耐不住寂寞,非要找個系列閒聊吧,也很歡迎大家在文章留言分享想法,這個系列我盡量不去找一些爭議性的話題。

  而作為系列的第一篇,那就來聊聊初生嬰兒總會面對的“命名”,這也絕對是會讓輕小說作家頭痛個好幾晚睡不著的大問題。




  (一) 聽說妳的名字叫凍結

  《葬送的芙莉蓮》,作為一部從去年到延續到今年的熱門動畫,有關該作品的相關新聞非常的多,足見大家的熱愛。

  恰好從改編成動畫前我就有看過漫畫,之後或許這個系列還會再提到好幾次,因為個人確實非常喜歡《葬送的芙莉蓮》,這部作品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但今天想提的便是去年十月一篇有趣的新聞,以下節錄:

  新聞標題:角色名稱有文化差異?《葬送的芙莉蓮》角色命名讓德國人感到困惑難解

  “
  該日本網友發文表示,德國朋友對這些角色的命名感到困惑,像是芙莉蓮(フリーレン,Frieren) 這樣的字詞,應該是由德文語系發想而來的,不過這些都不是在德國會用在人名的字詞,反而讓德國人有點困惑為何這樣命名,產生了誤會。

  像是勇者一行人的名稱,對應德文都有個別的意涵,芙莉蓮(フリーレン,Frieren) 意指「凍結」,欣梅爾(ヒンメル,Himmel) 代表「天國」,海塔(ハイター,Heiter) 則代表「鼓舞、雀躍」,而艾冉(アイゼン,Eisen) 則是「鐵」。尤其「鐵」這個名稱讓德國人感到困惑,怎麼會有人叫鐵 www。

  ”

  新聞來源:日刊電電


  (二).撇除文化差異,你怎麼幫自己的角色取名字?

  新聞裡提到文化差異引起熱烈的討論,其實類似的概念我還有一個特別深刻記憶的例子,像是外國人在自己刺青刺一些中文字,但可能中文字在我們了解中文的人來說,多少會感到有些匪夷所思(像是刺青糖尿病什麼的,相關圖片非常多,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行找找)。

  附帶一提的是,在敝作《那天,我綁架了一隻蘿莉》第六集封面中,阿米腿上的刺青貼紙“炒米粉”,其實就是參考自歪國人的中文刺青相關新聞。

  那我們創作者命名圖的是什麼呢?難道真的是要讓德國人用德語大喊《葬送的凍結》嗎?好像唸起來還真的挺帥氣的。

  雖然暫且沒特別去找《葬送的芙莉蓮》原作山田鐘人老師的訪談,但自己面對命名問題時或許有個方法,可能貼近於山田鐘人老師的本意。

  總之原作者在輕小說創作時,命名絕對是一個頭號艱難課題,我曾經為了蘿莉的名字頭痛好整個晚上睡不著,翻來覆去最後才跟編輯拍板定案。

  每次遇到新作,長期下來依據我自己創作的故事類型,逐漸習慣於三個主要方法:

  A.菜市場命名法

  顧名思義,因為我是寫“台”輕,筆下偶爾會有幾位台灣人(嗯是偶爾),在命名台灣人的中文姓名時,我比較習慣這個方法。

  具體怎麼做呢,除了去搜尋台灣常見名字,最簡單就是跟現實記憶對照,現實中你好像看過那些名字,就拿進來東拼西湊,算是很方便但也很貼近三次元。

  這個例子就像《那天,我綁架了一隻蘿莉》的男主角:林子毅,在故事中後來連蘿莉們都叫他阿毅了,代表彼此間很熟,不是作者忘了他的名字。

  某種程度確實很青菜(台語的隨便),但你要問我有沒有意圖?

  有的。

  選取一些跟現實容易連結的名字,我最初追求的是一個親切感與帶入感,所以是希望讀者能從男主做為普通台灣人擁有普通台灣人的背景,慢慢進入一個魔幻的世界中。

  不過,總不可能那些原本生活在異世界的蘿莉們也叫個雅婷或者淑芬。
  所以第二個方法就出來了。



  B.名字與人物外觀個性、甚至本質連結

  正如附圖所示,《那天,我綁架了一隻蘿莉》第一集封面的妖精艾米斯特對應於英語Amethyst,即紫水晶,會用這名字在當時設計角色時很單純──附圖可以看見艾米斯特的瞳色為紫色,她是一隻有著紫水晶般美麗瞳色的妖精,這連結的是人物外觀。

  另一個例子則為第四集封面的銀髮半神安塔莉絲,其對應於英語Antares,也就是有名的蠍子之心“心宿二”,安塔莉絲這個名字的由來倒是在小說中也有提及,這名字不與外觀直接連結,而是代表半神那如星宿炙熱燃燒的靈魂,這連結的是人物本質。

  從德文的原意上,我感覺《葬送的芙莉蓮》的角色群類似於這個方法,我姑且私自解讀,芙莉蓮於妖精表面個性的淡漠便對應於Frieren,德語的凍結(但真的認識她的都知道芙莉蓮相當有感情)。

  欣梅爾於德語的Himmel代表天國,雖然感覺應該不是揭示他的命運(?),可或許也代表著勇者高尚如天使與神的個性,這在無數劇情表現中得到驗證。

  海塔Heiter代表的鼓舞、雀躍詞意,和艾冉Eisen的鐵則與人物性格表現有些許抽象但在我看來也很明確的連結了,如果要繼續超譯的話也能說海塔作為酒肉僧侶一再鼓舞雀躍團隊士氣也支撐著團隊最重要的生命線,艾冉則是如鋼鐵一般強韌甚至比鋼鐵要更強大的戰士。

  如果能找到實際訪談資料就更有趣了,但撇除原文和翻譯間帶來的文化差異,山田鐘人老師在命名方面可說極其細心,正如這作品最後呈現出的雋永味道,很值得思考。

  不過看到這邊也許網友會好奇一件事,怎麼Amethyst唸來唸去好像不太像艾米斯特這中文發音呢。

  那就是──作者強行潤飾(?)了。



  C.你一定還能找到更多命名的方法

  上兩個大類之外也還有很多很多方法,有一個在《那天,我綁架了一隻蘿莉》比較常用的,但這出自該系列小說的特殊概念:

  “由於兩星球互為鏡像表裡,異世界人物的這個人名對應於地球歷史的同名知名人物,踏上的命運在某種程度也類似。”

  例子在該系列不少,法國大革命的瑪莉王后、羅馬開國神話中與戰神誕下後世羅馬皇帝的西爾維亞,黑暗時代魔法學院院長佩雷奈爾等等……

  即便你找到這麼多的方法,歸根究柢或許就為了一點──唸起來很好聽很適合這個角色,就男性向來說就是讓你很想大喊一聲老婆!流螢我婆!



(三). 最後的最後

  如果我的作品紅出國外,讓歪國人感到困惑再來深刻思考命名這個問題吧。

  (不過我還真的去查過Amethyst有沒有作為外國人名字使用,雖然排名很後但應該還是有的。)


18

1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樂園noise》第四卷 心得

[達人專欄] 思考題材的吧啊啊

節奏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