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24-06-13 12:21

[閒聊]花自飄零水自流;任爾東南西北風

作者:L♥veC♡ffee

我媽說鄉下種防風林
 
 
 
 
 
多數都是種竹子的
 
外公家也是種竹子
 
竹子可以種得很密
 
然後那種竹子的竹筍又很難吃
 
也不怕被挖竹筍
 
就算被偷也沒差<=?
 
因為很苦不想吃
 
有種田種菜還不至於吃不起米
 
哦~菜是拿去賣的 農家自己吃得很少
 
我媽說她們小時候都吃醬油飯配菜脯(蘿蔔乾)
 
很難吃的竹筍是下下選
 
 
 
找來的建議是種觀音竹(蓬萊竹)
 
我看了觀音竹和刺竹的照片
 
有些地方太像了分辨不出來
 
問了媽媽答案是刺竹
 
刺竹林可以長得很高很高很高......
 
媽媽說的確是長得很高!
 
觀音竹也有種 只種了一小叢
 
我表示:哎呀!忘光光了~!
 
只有小學時常去
 
小孩子的記憶力還是在玩的方面居多
 
我只記得我每次都跟妹妹去抓蚱蜢跟蝗蟲玩
 
所以我不是那麼的怕昆蟲(蟑螂除外)
 
蟑螂真的長得太噁心了
 
被列為居家最恐怖生物第一名
 
 
 
 
 
防風竹林是否影響稻穀收成?
https://kmweb.moa.gov.tw/knowledge_view.php?id=6958
 
大林 發表於 2016/10/29
 
竹子是單子葉植物,乃屬於禾本科中竹亞科的大家族,全世界約有1200多種,主要分布在亞洲熱帶, 以東南亞季風區為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 溫帶的歐美國家極少,因而與竹子相關的文化發展多與亞洲地區的國家有關,即使連竹子的英文名稱Bamboo,亦源於馬來西亞人於開墾土地,燃燒竹子時的爆裂聲而稱竹子為Bambu,即可知竹文化的發展與其分布有關。
 
陳XX 發表於 2016/09/07
 
文人雅士喜歡居住在竹林中,一般的民眾多以把竹子種在四周,作為竹圍,可以防風ˋ防盜ˋ遮蔭ˋ作為美化。把竹子插成圍,最常見的就是刺竹,刺竹顧名思義,竹枝上都是刺,又是叢生,便有良好的防禦能力,平時用來禦風ˋ納涼,遇到突發狀況,自然利用竹圍發揮保鄉禦敵的工作。
防風林一定會影響水稻生長,遮住越多影響越大。
 
廖XX 發表於 2016/09/07
 
竹子可以當防風林,因為以前在台灣三合院的四周大都會種植竹林用來防風遮陰用,至於防風的效果是不錯,不過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如果太過於茂密的話還是要做一些"抽枝"的工作,因為竹子太過於茂密的話會不容易透風,所以當風大的時候竹子很容易就會被連根拔起,尤其是颱風的時候
哪一種較適合?我是比較推薦"觀音竹"(蓬萊竹)。
 
羅XX 發表於 2016/01/27
 
蓬萊竹:
用 途:
1. 植於屋宅四旁,供為防風、觀賞及綠籬用。2. 竹材可供製傘骨、玩具及手工藝加工用。
稈高 1-3 公尺,直徑 約 1-4.3 公分,節間長 15-30 公分。籜革質,表面平滑無毛;籜葉薄,闊三角形,銳尖,被覆籜頂全部,通常左右不相稱;籜舌截形,不具籜耳。小枝簇生,長 30-40 公分。葉一簇有 5-20 枚,廣披針形或狹披針形,背面粉白色,長 6-20 公分,寬 1-2公分,側脈 5-7 ;葉耳顯著,上端叢生鬚毛;葉舌截狀,毛齒緣;葉鞘疏生有毛。
 
 
 
 
 
 
 
 
 
 
花自飄零水自流 出處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生於官宦之家,嫁官宦人家之子趙明誠為妻。早期生活優渥,夫妻感情甚篤,志趣相投,家庭生活充滿了學術與藝術氛圍,但趙明誠於新婚不久負笈遠遊,李清照無法隨他前去,幫忙打點行囊,備下菜食,為丈夫餞行。相思兩地,離愁難遣,於是她寫了《一剪梅》,表達相思情愫。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抒寫因夫君外出而有所牽掛的秋日別情,面對荷殘席冷、萬物蕭瑟,觸景生情,思夫情緒縈繞胸懷。不論白天或夜晚,出外或者歸家,無時無刻不掛念著心上之人;花落水流比擬自己的寂寞寥落,兩地相思難以消除。末了二句最是打動人心:柳眉剛剛舒展,內心又翻騰不已……
 
 
 
任爾東西南北風 出處
 
鄭燮(鄭板橋)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清代著名書畫家鄭燮(鄭板橋)的〈竹石〉一詩。原詩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一首寓意非常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紮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基礎牢固。結尾的二句說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她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管什麼東西南北颶風,都不能把她吹倒,也不能使她有絲毫的屈服和動搖。詩人在讚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的精神中,也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鄭板橋喜歡畫竹,他喜歡竹的有節,就像那讀書人的有操守,有骨氣一樣,因此他的寫竹題詩,都含有借竹詠人的意義。那青山上的綠竹,立根在破裂的岩石中,亭亭玉立,一任東西南北風的百般吹打搖動,千摧萬磨,依舊昂然挺立堅勁,永不屈服變動。
 
 
 
【名句中的人生】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https://www.epochtimes.com/b5/8/7/17/n2194342.htm
 
文:貫明
 
竹子在自然界中是那樣的樸素無華,她沒有玫瑰和牡丹那樣的嬌豔俏麗,也無鈴蘭、茉莉那樣的蔥郁芳馨,但是翠竹美而不俗,淡中有雅,具有正直、 高尚、虛而有節、不慕榮華的品格;又因為她終年常綠,所以又是剛強、忠貞、美好的標誌;再加上她不畏嚴寒、不懼炎熱,而且生長較快,因此也是奮發向上的象徵。古往今來,喜歡竹子的人很多。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出自清代著名書畫家鄭燮(鄭板橋)的〈竹石〉一詩。原詩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一首寓意非常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紮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基礎牢固。結尾的二句說經受了千萬種磨難打擊,她還是那樣堅韌挺拔;不管什麼東西南北颶風,都不能把她吹倒,也不能使她有絲毫的屈服和動搖。詩人在讚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的精神中,也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鄭板橋喜歡畫竹,他喜歡竹的有節,就像那讀書人的有操守,有骨氣一樣,因此他的寫竹題詩,都含有借竹詠人的意義。那青山上的綠竹,立根在破裂的岩石中,亭亭玉立,一任東西南北風的百般吹打搖動,千摧萬磨,依舊昂然挺立堅勁,永不屈服變動。這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竹石〉託物言志,表達了古代文人的高尚節操,曾經讓千百萬人讀懂了人生道路的艱辛,也讀懂了在困境之時需要勇敢面對的信心。

中國古代的文人們愛竹者甚多。晉代的嵇康、阮籍、劉伶等七位高士相聚於竹林之中,嘯傲偃仰,賦詩作文,飲酒清談,人稱為「竹林七賢」; 唐代的李白、孔巢父等六位文人共隱於徂徠山,寄居竹溪之畔,伴著青青翠竹,迎接旭日東昇,目送夕陽西墜,等待明月清輝,在月光竹影中,他們吟詩作賦,酣酒高歌,人稱「竹溪六逸」; 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愛竹情深,他吟出了「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的名句,可以稱為竹的知音; 唐代的著名詩人李賀也寫詩描竹:「籜落長竿削玉開,君看母筍是龍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寸泥。」欣賞鄭板橋畫筆下的竹子,可以看到竹枝勁拔挺秀,具有倔強不馴之氣。他不但栽竹、養竹、畫竹、詠竹,而且深諳竹韻,能夠聽竹、懂竹。處身於貪污成風的官場,始終能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話自勉;高臥衙中,耳聽得風雨漫過翠竹,就聯想到「疑為黎民疾苦之聲」 ,其一生都在孜孜以求翠竹的操守和氣節。

做人也應當像竹子一樣活在世間,讓每一次人生的選擇都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當春風還沒有融盡殘冬的餘寒,新筍就開始悄悄的在地上萌發,一場春雨過後,新生的竹筍就會破土而出、直指雲天。不管是深山坳谷,還是江南水鄉,竹子都能給人們以生命的感動,在曲折惡劣的環境中,雖然雨打雷擊,霜侵雪壓,吃盡了千辛萬苦,依舊是堅忍不拔、不屈不撓。任憑四面八方的狂風吹擊,也不會有絲毫的懼怕。竹子所具有的這種堅韌不拔的高風亮節,永遠值得人們尊崇。
 
 
 
 
 
觀音竹/蓬萊竹
http://kplant.biodiv.tw/觀音竹/觀音竹.htm
 
特徵:
 
稈高 1~3 公尺,直徑 約 1~4.3 公分,節間長 15~30 公分。籜革質,表面平滑無毛;籜葉薄,闊三角形,銳尖,被覆籜頂全部,通常左右不相稱;籜舌截形,不具籜耳。小枝簇生,長 30~40 公分。葉一簇有 5~20 枚,廣披針形或狹披針形,背面粉白色,長 6~20 公分,寬 1~2公分,側脈 5~7 ;葉耳顯著,上端叢生鬚毛;葉舌截狀,毛齒緣;葉鞘疏生有毛。花呈淡黃色,從竹實節籜間吐出,花蕊呈細長片狀,著生於細枝頂,量有 20 片左右。花期 3~6 月。穎果,橢圓或長橢圓形。
 
 
 
刺竹
http://kplant.biodiv.tw/刺竹/刺竹.htm
 
特徵:
 
高大、竹桿密集叢生的竹子,竹桿基部的小枝條會變成刺,因此得名。它的根莖錯綜,莖肉甚厚,六至八月間生筍,籜黃色,上有深紫色的毛。桿數枝至十餘株叢生,高 15~20 公尺,徑十至二十公分,枝成直角,小枝之節隆起,節上有 1 至 3 個彎曲之銳刺,葉披針形,長 10~15 公分,寬 1.5~2.5 公分,十枚左右聚生為一簇。
 
刺竹可用以安定土岸防止土壤沖刷崩落,兼有標定地界之圍籬植物。早年多用來栽種於村落、住家之四周,因為竹子有刺,可當作鐵絲網防禦敵人的入侵。在過去的年代,刺竹是重要的竹材、炭薪的來源,也是蓋房屋的建材。古時候,先民為抵抗敵人的侵略及猛獸,常於聚落的四周,種植刺竹林 ,做為防禦工事,另一方面又可以防禦颱風的肆虐,先民將這種防禦方式稱之為竹圍,其作用不比城牆遜色,尤其是小型村落,更是適用,在台灣就有多處地名,叫做竹圍。又因為它可以長得很高,有些地方的人用紙、布或竹籤,繫在枝頭上面,在它隨風搖盪時,作為歡迎久遠未歸鄉親人的指標或祭神的表徵。
 
 
 
臺灣六大經濟竹子
https://bamboo.nanguan.org.tw/臺灣六大經濟竹子
 
 
 
1.長枝竹
 
學名: Bambusa dolichoclada Hayata

俗名: 桶仔竹、長枝竹仔
 
簡述:叢生竹的一種,外觀與刺竹相似為南部長見竹種之一,節間特長為其特色,故名『長枝』竹,其節間可長達五、六十公分,質地柔韌是竹編藝品的良好材料。
 
特性: 竹型高大雜亂,其葉片細小,節間長度、直徑與枝幹高度都介於「綠竹」與「麻竹」之間。
 
用途:稈可作工藝材,造紙、防風、支柱用、編製籮筐、米篩、畚箕,用途廣。
 
分佈:長枝竹分佈在海拔600公尺以下的平地和丘陵等地方,北部海拔300公尺以下地區最多,台灣的長枝竹主要在台北的陽明山、新竹的北埔、南投的蓮花池、金門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和陽明山國家公園等地區。
 
 
 
2.綠竹
 
學名:Bambusa oldhamii Munro
 
俗名:毛綠竹、烏藥竹、甜竹、郊腳綠、長枝竹
 
簡述:為叢生竹,重要的經濟竹種之一,其筍為著名的綠竹筍,性喜高溫潮濕的環境,野生個體較為少見。在人工栽培下,幾乎不超過三米高,野生情況下也只有六七米高,在野外屬於相對弱勢的竹種。
 
特性:枝條為多數叢生,葉緣具刺狀毛,桿中有節,稈無條紋,地下莖的嫩芽抽出地面日漸成長便成竹,幼嫩時的稱筍,綠竹筍耐熱力強。
 
用途:可供製作手工藝品,亦可作為造紙原料、筊杯、綠竹筍味道新鮮甜美。
 
分佈:綠竹垂直分佈最高海拔可達1600公尺,通常在 500 公尺以下,尤其是平地最多分佈位置北起基隆、南至恆春皆有種植。
 
 
 
3.麻竹
 
學名: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
 
俗名:大綠竹、甜竹、大頭竹、馬竹
 
簡述:為叢生竹的一種,由於麻竹一開花便會枯萎,故以前的人會說「竹麻樹花開,必有大災難」。麻竹實用性高,栽培面積僅次於原生種的桂竹。
 
特性:麻竹稈高達20公尺徑亦達20公分,表面綠色或灰綠色,平滑無毛。其葉子一簇5~12枚,長可達50公分,故被當作包粽子的主要材料之一。而其竹筍
 
用途:公賣局所出品的美酒─竹葉青,是以麻竹葉搭配其他中藥材所釀,看似不起眼的竹葉竟是佳釀的素材之一。其竹材本身可做建築用的樑柱、竹筏、農具、傢俱、工藝及造紙原料。
 
分佈:垂直分佈最高海拔可達1600公尺,麻竹的栽培面積遍及全島,目前以嘉義縣、南投縣及雲林縣的栽培面積最廣。
 
 
 
4.刺竹  
 
學名:Bambusa stenostachya
 
俗名: 莿竹、籲竹、烏藥竹
 
簡述:刺竹為叢生竹的一種,因其細枝發育不全呈刺狀,適應力相當強大,在貧瘠的石灰岩上仍可生長,其質地堅韌桿粗略小於麻竹,竹材可製作籬笆房屋等,因全體都有刺故也被人做為防禦性圍籬。高雄的舊地名打狗,平埔族發音為「TAKAU」原意正是竹林,而這片竹林正是平埔族人防禦海盜的刺竹林。
 
特徵:稈高 5~24m,徑粗 5~15cm 節間長,13~35cm,枝 3 出,靠近地面的竹節上環生根,且1竹枝有3枚堅硬彎曲的尖刺故名刺竹,當冬季來臨時竹葉轉呈黃綠色或淺棕色。
 
用途:竹材堅韌稈壁厚實,適合用在建築、農具、家具、編織工藝品等用途。過去大量外銷用之香蕉竹籠及胸花、胸針、耳環,全以此種竹材編織而成。也是優良的耕地防風樹種,此外,其葉片亦可作為藥材。
 
分佈:垂直分佈最高海拔可達1000公尺,通常栽培在海拔 300 公尺以下地帶。在台灣全島低海拔各地刺竹的栽種,以中南部栽培最為盛行。
 
 
 
5.孟宗竹
 
學名:Phyllostachys edulis
 
俗名:毛竹、貓兒竹、南竹
 
簡述:孟宗竹為散生竹,地下莖細長橫走,竹稈較稀疏散生,幼稈表面粉綠色,密生銀色軟柔毛,它在中國被稱作「毛竹」。其竹筍在冬季有芽苞膨大的現象,故又以會長「冬筍」而聞名,「孟宗」二字源自於二十四孝裡「孟宗哭筍」的故事。
 
特徵:稈高4~20公尺,徑 5~18公分,幼稈成呈粉綠色佈滿銀色軟毛,老則軟毛脫落,呈灰綠色或淡灰黃色,稈壁厚0.5~1.5公分;節間長5~40公分,每節枝條為兩支;葉一簇2~4枚為,闊線狀針形葉子,葉鞘上部略有細毛;孟宗竹會分泌植物鹼、類黃素抑制其它植物生長。
 
用途:材質優良可供建築、家具、器具、編織等工藝器具,早期的的鷹架即是以孟宗竹搭建;而電影「臥虎藏龍」裡如詩畫一般的竹林場景就是在孟宗竹林所拍攝。
 
分佈:由先民引進後,摘種在海拔150~1600公尺,種植地區以台灣中部較多,北部次之,其中以南投和嘉義最多。
 
 
 
6.桂竹
 
學名:Phyllostachys makinoi Hay
 
俗名:台灣桂竹、五月竹、甜竹、棉竹
 
簡述:散生竹的一種,為台灣原生種,栽培面積最為廣大,全台均有分佈,其用途廣泛為台灣經濟價值最高的竹子。
 
特徵:稈高6-16公尺,徑2-12公分,幼稈粉綠色,後變深綠,老則變為棕綠色;節略為隆起,節下端被有白色臘狀粉,節間長 12-40 公分;稈肉厚 0.4-1.0 公分;通常每節有枝條 2 條,枝節上之稈面一邊呈扁平或呈縱溝;竹桿表皮堅硬,桿肉厚0.4~1公分,在各類竹材中抗彎強度最大,最適合製作竹編器具,其竹筍可食用。
 
用途:材質堅韌在台灣常被用來製成米籃、畚箕、魚簍等生活必需品,中部一帶竹工藝常使用的竹種,日式風格的竹椅多半以此竹為材料。在建築方面也常常被拿來做成屋頂,竹筍美味常被做成竹筍罐頭外銷。
 
分佈:台海拔10到1500公尺地區均有分佈,以產於台灣北、中部、花蓮和台東之間的縱谷地區最多,常形成廣大面積之竹林,以生長在海拔1000公尺上下的桂竹,其稈莖較粗,發育狀況較佳。
 
 
 

1

0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閒聊]幽暗夜影幢幢

[閒聊]原來喝蠻牛提神有用啊?

[閒聊]老人家484都會亂發脾氣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