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24-06-26 09:05

[達人專欄] 最好的毫米是十毫米:10mm Auto(三)

作者:子珅

(上回)


後.40 S&W時代

在.40 S&W問世後的10mm Auto很快就被淘汰了,除了上回提到過的10mm FBI被.40 S&W完全取代之外,還與幾個原因有關。

首先需要檢視.40 S&W上市後的10mm Auto是什麼狀態,這裡指的是1990年代。這時的.40 S&W是市場新寵,主要原因是FBI帶動的大量執法機構採用,連帶造成了在民間的市場熱度上升,這讓10mm FBI成為了多餘的東西,但原本威力超越.357 Magnum的10mm Auto卻還存在於很小的幾塊市場上。

其中一群人是對於大威力的追求者,並且願意自己手填彈藥來達成遠超市售10mm FBI級別的表現。他們多半會把原始版本定義為全威力(full power),並把10mm FBI稱為FBI輕裝(FBI lite)。這些手填者多半至少會填到兩者之間的中等(medium load),但是主要還是主攻全威力或甚至更誇張的核子級(nuclear),硬把槍口動能推到1000焦耳上下,這相當於.44 Magnum的常見彈種的下限。

另一群是手槍狩獵愛好者。手槍狩獵是比較特殊的狩獵方式,在北美最為常見,在當時就已經存在了數十年,顧名思義就是指以手槍打獵。特殊之處在於這些手槍多半都威力巨大,常見的就是如.357 Magnum或.44 Magnum口徑的左輪手槍等。

這些人喜歡手槍狩獵比起使用步槍需要更靠近獵物的挑戰性與成就感,並且會擊倒大型鹿或以下的獵物,也有見過獵美洲水牛的。這些人也對全威力10mm Auto有不小的興趣,因為雖然這並非市場上威力最大的自動手槍,但裝彈量最多,也較輕,並且有著可靠選項,應該可以輕易對付中型甚至部分大型獵物,吸引力不小。

American Handgunner,1978年一/二月號刊,"Handgun Buffalo Hunt"。文章描述使用.44 AMP口徑的AutoMag手槍狩獵美洲水牛。

還有一群人單純是想找東西來做為野外郊遊、登山時自衛用,因為全威力10mm Auto有著足以擊殺成年熊的能力。雖然理想選項實際上還是自動步槍之類的,但是要方便攜帶、反應時間又短的話,10mm Auto自動手槍還是可以做為最後一道防護,也比原本更常見的.44 Magnum左輪輕,理論上攜帶更舒適。問題只有這些人未必對槍重視,所以商機很小。

最後一群僅僅只是潛在客戶。當時的手槍競技已經分為了Major組與Minor組,而10mm Auto似乎有著可以在Open Major組爭奪一席之地的可能。資格方面,中等裝藥的10mm Auto應該就可以了,而性能方面,理論上彈道會很平直,火藥量也可以讓槍口補償器發揮很大的作用,雖然彈頭動能會很大,但槍口上揚會被大幅減少,只會直直後座在手中,是理想狀態。這個邏輯造成了從1978年代開始,在1994年結束的.38 Super稱霸Open Major組時期,沒理由沒有口徑大小問題的10mm Auto不行。

總結以上,10mm Auto能夠佔據的獨特市場地位似乎只有一個,也就是使用平台的尺寸與重量不會太大,但能達到相較於更常見的自動手槍彈藥更加巨大的威力。往下會與9mm Parabellum、.45 ACP和.40 S&W重疊,往上無法挑戰.44 Magnum級別的彈藥,因為兩者的市場定位完全是兩回事。

第一個被淘汰的原因,威力狂人隨便都在摧殘當時的10mm Auto手槍。Colt Delta Elite雖然曾經解決過吃全威力10mm Auto造成底把龜裂的問題,卻還是無法應付核子級造成的應力。當時其他少數生產10mm Auto手槍的廠商(Glock的Glock 20、義大利廠Tanfoglio基於CZ 75的Force的子型號等)也都是以修改現有設計而來。

Glock的Glock 20與29似乎對於全威力沒有太大的問題,Colt的Delta Elite與Double Eagle也是,但是當時其餘從標準尺寸手槍修改者則無法承受,可承受者又並非市場寵兒:Glock把更多廣告經費花在.40 S&W口徑的Glock 22上,當時的Glock 20需求就沒有那麼大了,而Colt太boomer,Delta Elite也已經快要結束自己的市場週期了。

被核子級10mm Auto摧毀的Glock 20。

其餘可以承受的則多半都是由原本威力就更大的手槍轉換而來,如LAR Grizzly有著10mm Auto轉換套件,但原本Grizzly的.45 Win Mag就是槍口動能1,500焦耳以上的怪物,轉換為10mm Auto反而是降級且過重,沒有特殊需求的話只是多此一舉。

LAR Grizzly.

少數的例外如西班牙廠Star的Megastar是全新設計,這才是看來似乎有機會擴張市場的選項,以「絕不被威力狂人操壞」為目標設計的手槍,雖然相對巨大沉重,但是有12發容量,理論上對於特定需求的人會有吸引力,如威力狂人或潛在的Major組競技市場。

Star Megastar.

然而,這類選項也被扼殺了。第二個被淘汰的原因,1994年美國通過了突擊性武器禁令(Assault Weapons Ban, AWB),在1994到2004年之間有效。這個法案禁止了帶有特定特徵的槍枝生產或進口,在這裡最大的影響是自動手槍彈匣容量被限制為10發,僅有政府合約例外。

像Star Megastar這樣的選擇,一被限制容量後似乎就沒那麼吸引人了,不能正當化可以比擬大尺寸大威力手槍的重量。Star本身在美國也只是名聲二線的廠牌,威力狂人並不太想碰,成為了市場失敗。

不過起碼有兩把Star Megastar被用進了Heat (1995)裡,還蠻神奇的。他們用鍍鉻處理的一把拍完室內戲之後發現那把在戶外亮過頭,所以換成了磷酸鹽處理的版本。

10mm Auto最後幾乎僅靠Glock 20撐過了十幾年,也幾乎只以10mm FBI或只能被算在中等的對熊裝藥等等形式存在。Delta Elite由於銷量停滯被停產,且Colt還經歷了兩次破產。雖然前面提到過的Tanfoglio後來修正了問題,但由於Tanfoglio不追求執法部門或軍隊訂單而在美國一直都沒有名氣,也因為原先有問題的老型號造成在當年剛興起的論壇上有著負面評論,基本上沒有什麼銷量。其餘產品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Tanfoglio Force的美國進口版使用手冊封面照片。在進口後名為EAA Witness,進口商為EAA。

這其實是我在這系列的前言裡提到Smith & Wesson Model 57左輪手槍與.41 Remington Magnum的原因,兩者的威力相似、處境相似,最後連歷史也相似,為了成為完美的戰鬥彈種而存在,但最後只是對熊用彈。


今日:第二春?

這樣的局面直到幾間廠商在2010年代推出了10mm Auto的M1911才被打破,Colt也在2009年開始每年限量銷售新生產的Delta Elite並於2016年更新設計。這些基於1911的10mm Auto手槍有著比較新的設計元素,理論上比上個世紀的Delta Elite手感更好。

一把完全毀損的10mm Auto Nighthawk Custom M1911。彈藥是貨架上買的。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也有越來越多廠商突然重新開始推出10mm Auto手槍,如美國SIG Sauer的P220與P320、S&W的M&P 2.0與Springfield XD等等,甚至連以低價低品質著稱的Hi-Point都推出了自己的10mm Auto型號。

Hi-Point JXP。用ZAMAK 3製造滑套與底把的手槍,重量和.44 Magnum口徑的左輪同級別,但只有10mm FBI程度的威力,老實說還蠻好笑的。

但是以上都需要考慮一件事,也就是全威力10mm Auto已經從貨架上絕跡了。現在的10mm Auto正處在一個很奇怪的階段,10mm的嬉皮粉絲突然發現自己正在燒更多的錢,卻只有得到.40 S&W的表現,因此最近又有一波希望以因為現代技術而品質更好的手槍來探索全威力的領域的人,或至少是有意願如此的人。10mm Auto正在有沒有機會迎來真正的第二春的十字路口上。


10mm Auto的子子孫孫與近似物

.40 S&W

首先最顯而易見的是.40 S&W。徹底取代10mm Auto之後,.40 S&W過得還不錯。得益於執法機構採用造成的市場需求與自身更為「標準」的地位,在1994 AWB通過之前.40 S&W便站穩了腳步。1994 AWB甚至造成.40 S&W更為有需求,因為9mm Parabellum與"Wonder 9"手槍原本的彈藥容量優勢被10發容量法律處理掉了,因此出現了一種還算合理的思考,也就是使用以Wonder 9為基礎修改的.40 S&W手槍,這樣在相同10發容量的情形下起碼口徑可以大一點。.40 S&W就這樣獲得了一些原本應該是屬於9mm Parabellum的市場分額,並且在今日還是主流彈種,只是有時候會被笑是"Short & Weak"。

.41 Action Express

這是一個10mm Auto的對等物。這款彈藥的設計人是Evan Whildin,在1986年設計。.41 AE的彈道表現目標是等同於.41 Remington Magnum,而另外還希望可以由原本9mm Parabellum設計的槍枝使用,僅靠更換槍管達成口徑轉換,這是靠把底緣縮小到與9mm Parabellum相同達成。

.41 AE口徑的Jericho 941。

這讓.41 AE和10mm Auto在彈道表現上幾乎相同,儘管兩者的研發是各自獨立的。更神奇的是,.41 AE也因為在自動手槍中的後座力太大而經歷了減裝,現在市面上買的到的.41 AE的彈道表現也只與.40 S&W差不多歷史不斷重複只是比10mm Auto更慘的是,沒有人想要復興.41 AE。

10mm Magnum

這基本上只是更長的10mm Auto,是為了獲取更多彈殼容量裝進更多火藥而由iAi設計的特規彈種,用於自家的AutoMag IV中。


由於增加的威力,10mm Magnum進入了.44 Magnum級別動能的領域,理論上適合手槍狩獵或遠距手槍射擊運動,但是實際上因為威力過剩而導致也只有這種用途,而且AutoMag IV自身也不算特別成功,種種因素導致10mm Magnum幾乎絕跡。


.357 SIG

.357 SIG是一個蠻有趣的彈種。.357 SIG是10mm Auto的直系後代,是由後者縮口與縮短得來,實際上裝藥比較接近.40 S&W的範圍,但是由於彈頭較輕而導致槍口初速較高,也因此而獲得更大的槍口動能,體感後座力仍然相似或甚至更小一點,算是更小的口徑換取更高的動能的例子。

SIG P229S廣告,.357 SIG口徑。

.357 SIG也因為這個高初速而獲得了不少執法單位的青睞,這是由於高初速會有高穿透與較少的穿透後軌跡偏移,理論上對於公路巡警等遇上的嫌犯幾乎都會在車輛等可穿透掩體內的單位來說是個好選擇。不過近年對於.357 SIG的興趣正在下降,這是由於.357 SIG的彈藥價格一直都是比較高的,而且近似彈種也開始出現具有相似彈道性能的裝藥選擇,初速優勢的吸引力就不如以往了,乃至有聲音認為.357 SIG會漸漸消失,也許現在.357 SIG正在落日。

.224 Boz

最初的.224 Boz是由10mm Auto縮口而來的,原本是由英國公司Civil Defense Supply設計來爭取北約的PDW彈種標準,但是輸給了FN與HK所提出的5.7mm與4.6mm。.224 Boz直接使用了5.56mm NATO的彈頭,因此有著同級別彈藥理非常低的彈頭質量與非常高的初速,不過由於失敗而基本上消失了。比較晚的版本是由9mm Parabellum縮口,不過有緣就一起放進來了。
.224 Boz與9mm Parabellum,MP5彈匣。

這是我見過唯二的平民所有的.224 Boz口徑槍枝,是由一名槍匠將STI Tactical換槍管而來的,以及其他客製化。彈藥似乎是客戶手裝而來,理論上如果有正確的sizing die的話應該不難做到。

9×25mm Dillion

9×25mm Dillion是一種專門為了競技射擊而生的wildcat,是由10mm Auto彈殼縮口至9mm而成,有著很高的初速與動能,不過最重要的是極大量的火藥燃氣提高了槍口補償器的作用,讓用槍可以有著極平的彈道與極小的槍口上揚。雖然說9×25mm Dillion一直都存在,但也只是一直都存在,並不太主流,只是有自己的小粉絲群。





10mm Auto是一個很可惜的彈種。原本我們有機會在手槍性能方面達成巨大的進步,直接把超越.357 Magnum的彈種塞進雙排彈匣自動手槍裡,但我們似乎已經錯過那個機會了。10mm Auto其實可以做的更多,而不是只是太貴的.40 S&W,也可以不只是嬉皮彈種。我希望可以看到10mm Auto成為10mm Auto。
-------------------------------------------------
>Intended to be better
>Does zero quality control whatsoever and commits commercial suicide

45

1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達人專欄] 美國這次的軍援

艾連說(一個國家的覆滅)

美國貿易統計與全球夥伴關係(2022年)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