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戰士2》
古老的人類銀河帝國與無以數計的人類之敵,不論是泰倫蟲族、歐克獸人、渾沌戰幫與其背後的渾沌四神,這些啃食血肉的怪物,荼毒生靈的厲鬼,他們都是忠誠星際戰士的死敵。
〈戰鎚40K〉是一款原桌遊並擁有龐大世界與故事觀架構的銀河故事,是一部內涵科技與魔幻要素的競技遊戲,其中作為人類一方的帝國不能說開明昌盛,反倒是迂腐愚昧,一個封建教條下神權帝國的跨銀河國度,受限於鐵人反叛時封印了人工智能,又因亞空間與靈能崛起的影響,跨星際航行需要通過亞空間實行星系間的空間移動,但是亞空間卻是渾沌的噩夢巢穴。
這個故事發展至一個人類世界殖民宇宙,又因人工智能叛亂導致陷入群龍無首的黑暗紀元,就連人類母星的泰拉地球也一度被軍閥割據陷入蠻荒墮落。而後一位稱為帝皇的領袖揭竿而起,一統太陽系並創造出後續為其征服銀河的基因改造戰士,阿斯塔特。這些特殊戰士也是後稱為星際戰士的存在。
〈戰鎚40K〉確實是一個擁有豐當故事體量與龐大社群的世界觀,發自帝皇征服星河再度統一人類帝國的遠征,以及後續遭到基因原體的背叛分裂成忠誠派與渾沌派的星際戰士軍團,而基因原體更是宛如帝皇之子般的頂尖存在,有著各自獨特性格的兄弟原本將為帝皇打造一個偉大的國度,卻也因慾望和野心而劍指父親,爆發一場撼動銀河的叛亂,這也是這個銀河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捩點。
在這場戰爭的終點,帝皇擊敗了入侵泰拉的渾沌戰帥,擊殺自己兒子的帝皇也身受重傷,被迫以殘存的性命鎮守住泰拉上的網道入口以避免泰拉遭到亞空間吞噬。這一坐守便是永恆。將近一萬年時光過去,忠誠派的基因原體不是了無音訊,不然就是半死不活。墮入渾沌的基因原體則被渾沌四神提拔為惡魔王子,虎視眈眈地覬覦著現實宇宙。
在這故事的當下,第四十一個千年的戰況更顯不利。宇宙吞噬者的泰倫艦隊繼續從銀河之外入侵,但更要命的則是被稱為大裂隙的亞空間風暴撕裂了銀河,幾近一分為二的銀河帝國陷入無止盡的戰亂。然而就在此時,極限戰士戰團之父的基因原體基里曼甦醒回歸帝國,重拾攝政權柄的基因原體親上火線展開救亡圖存的不屈長征,並且將近萬年陷入技術停滯的星際戰士也迎來一場技術升級,稱為原鑄星際戰士的基因強化帶領著不論新舊的戰士突破極限,為人類帝國獻上忠誠。
確實《戰鎚40K星際戰士2》是一款粉絲向的戰爭故事,在燃燒銀河的戰場一角,被指控有墮落可能的星際戰士泰圖斯,在接受勞役進入死亡守望服役黑盾一個世紀後,在一場泰倫入侵作戰中,深入敵後完成阻敵的破壞任務,但退路已斷並與泰倫高階蟲族作戰到最後一刻,身負重傷的他原本將迎來他職責已盡的末路,不過在一連串砲火來襲下,帝皇並未放棄他忠誠的僕人。
這是個信仰的時代,當代的星際戰士縮編為戰幫並且以修士自居,他們擁有著人類帝國最精良與頂尖的裝備,甚至多為他們專屬打造。當然除了星際戰士這個作戰職位外,也包含了人類輔助軍的星界軍與帝國海軍,泰坦與騎士家族,機械神甫等多方面的軍事體系,這一切打造出一個能抵禦無窮威脅的戰爭體制,畢竟在帝皇坐守黃金王座後,人類帝國的災禍近乎永無寧日。
在這故事系列中的主角泰圖斯被救回,並改造成原鑄星際戰士以挺過這一次的致命重傷。甦醒後的泰圖斯原意回歸死亡守望繼續克盡職責,然而戰幫牧師讓他重歸極限戰士,並提出這一世紀並未發現泰圖斯墮落的跡證,只不過重歸極限戰士仍得注意與新隊伍之間的關係磨合,尤其做為一個有著前科嫌疑的資深星際戰士。
故事上可以說掌握了許多這系列的核心命題,包含戰友情誼與險峻的戰場環境,在這個被無盡戰火吞沒的銀河,這些身披動力裝甲肉體經過基因改造的精銳士兵,仍然無可避免地橫死在絕望與無情的戰地中。不論是因數量輾壓的泰倫蟲族,或是使用亞空間之力扭曲物理宇宙的奸奇惡魔,這些噬人的怪物為這血跡斑斑的銀河帶來無以數計的苦難。
戰爭體現了彼此力量的博弈,戰爭無情地展現這個世界弱肉強食的寫照,而不論物種間的較勁,或是派系內部的爭鬥,他們爭奪的從生存的權利到對力量的崇拜,形成一股殘酷而令人生而敬畏的高牆。這不是一種美好的幻想,而是一種充斥毀滅預兆的激情與膜拜,因為我們都具備的毀滅的種子,根源理解著破壞是如此令人著迷而嚮往,我們因鬥爭而生。
我想這就是一種對鬥爭的美學,對戰爭造就的輪迴與無止盡的苦難而心生慰藉。我們在這虛構的故事與戰場中殺敵、被殺,然後膜拜力量並且渴望力量,在戰爭中只有力量才能得勝,只有力量才能生存。我們對戰爭的無情投射到對生命的嚴苛,破壞的魔力彷彿是一種奔放自由的美感,我們撕裂的銀河換來了絕望與墮落,但也因此生存而得到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