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的故事同樣來自於我和朋友的比賽,而這次,我們希望透過區塊鏈的技術來解決民主世界中一個重要的普遍問題:電子投票系統。
如果你有參加過各種商業競賽或者標榜著給大學生參加的比賽,就會知道這些比賽後面要馬希望可以直接變成商業產品,要馬則是可以產生某些社會意義。但雖然區塊鏈競賽並沒有進行年齡的限制或者優待組別,但我們依然想要解決這個世界上存在的某些問題。
於是乎,我們做出了在理論上可行且解決電子投票的所有問題的產品,拿下了當屆大獎。
但我們真正的看見了電子投票的聖杯了嗎?並沒有,我們只是提供了一個理論上無瑕的機制,而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電子投票系統本身,甚至,在我們的產品開發出來之前,依然有人/國家在使用電子投票。
那真正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圖片同樣來自 wallpaper heaven 侵刪
忘了是哪一年了,估計也是 2022,那年我的肝還足夠健康能夠去參加各種比賽。有個在資訊安全圈小有名氣的朋友S找我去幫忙做簡報與解說產品(對,當你某項技能點很高的時候,就會有各種朋友來找你幫忙),我想了想,也就答應了。
區塊鏈對於那時的我來說也只是一個噱頭的產品,當然,現在回望過去,也只是我錯過的一個市場風口,但想想如果當時有資金投入,估計也是虧的頭皮發麻。
本質上,區塊鏈是一個公開的資料存取與驗證機制,在去中心化的理念中試著將資訊世界裡面的資訊管理權力還給普羅大眾——或者說那些理解區塊鏈的人。他的初衷是好的,但我也認同有任何人向你推薦區塊鏈相關產品的時候,請離得越遠越好,畢竟裡面水很深。
我們團隊的目標是透過區塊鏈上面的透明性加上認證機制搭配密碼學中的概念,設計出接近於完美的電子投票機制。
這邊先簡單的引用一下維基百科上面關於電子投票的問題:
- 電子系統可能被竄改
- 無法留存證明
- 容易被監視
- 確認身分機制導致失去匿名性
我們同樣也有注意到的問題如:
在這些問題中,由於容易被監視這點基本上跟實體投票有一樣的問題,就沒有在我們要解決的範圍裏面。因此,我們設計出了這樣的東西:
透過零知識證明在本地端進搭配雜湊樹系統來處理身分驗證功能,並將投票結果結合智能合約丟到區塊鏈上的投票系統,就這樣產生了。
投票者使用的流程是取得對應自己身分(也許是身分證)的長代碼,掃描到軟體後,軟體會在本地端驗證是否為投票系統的一員(合法性),並接受投票者的選項,再上傳到區塊鏈上。
如此的簡單。
當然,由於時隔多年,有一些技術細節以及其他人的提問與解說我已經沒有記得很清楚,但當時我們連不能邊投票邊開票的機制都設計了,在邏輯上基本上可以做到跟現實投票一致且理想。此外還加上了平方投票這種酷機制(但相較於投票系統本身來說,這個技術難度可以忽略不計)。以成果來說,我們掃了可以達到的絕大多數獎項,拿到了一筆可觀的獎金(有一說一,區塊鏈圈的獎金是我看過最慷慨的)。
但我知道,我們其實並沒有解決電子投票的問題。
電子投票的問題依然存在在人與人之間規模的幅員上,我甚至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研究
例如為甚麼我們能夠相信谷哥表單為我們做決定,而到多少人或者多大的規模之後我們會逐漸不相信這樣的機制。
但當這樣的投票又變成了更大更廣泛的規模,例如餐廳的評價的時候,又會變成另外一種討論的狀況。也許我們都還沒有真正理解各種意見的表述方式,以及去理解公共領域中對話的機制。
而也因此,我覺得這個時代也還沒有真的理解代議制度與直接民主的涵義,我們的社會也還沒有準備好要帶給人民這些東西。在一切政治議題之前,我們都應該先理解自己,然後將其擴展到社會上。例如我是否認同某種社會觀,進而是否認同目前的國族議題。但我們很少去我下思考這個問題,多是先用標籤跟表面的問題把大家劃起來,然後餵這些人相應的資訊。
緊接著,我覺得比民主的崩潰更早發生的,會是我們對自我認同的危機。
一種我也不會說的,在資本時代中失去靈魂的危機。
這個系列並不一定都會是達人專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追蹤一波,如果有想要交流的小屋也可以打招呼,有興趣的話就會回追。
有想要看的主題也可以說,如果我寫得夠快的話就有機會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