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標題寫那樣,但是,個人還是很支持和佩服願意公開說出來的人。
2024年10月10號,補充:
原影片已經不可視(還是會怕哦?還是被施壓了?),下面補一個其他人的補檔,要看的可以往下拉,看看那個不知道可以活多久的補檔。
不要以為他說的只是某國的影視平台,是【全部影視平台】,會下架的(或施壓他下架),基本上就是此地無銀的心態,目前幾乎是全平台下架。
這年頭,哪來的言論自由,很多地方的網絡環境早就不給說真話了。
很多人是居住在不需要按量付費的地方,所以,並不知道,存放影片和傳送影片資料(包含刷短影片,其他上網或下載行為),都是需要持續消耗金錢的,就好像要放置物件而租用的倉庫一樣。
雖然個人並不是影音工作者,但是,IT底子的關係,很早就知道是哪些企業在為這些買單。
電驢和BT下載為什麼只有在某些地區流行,除了信息封閉需要另尋渠道獲得一些網絡內容,在那些按量收費的地區,當年下載一整套MP3的流量消費已經高過或接近購買正版光碟。
同樣的,那些廣告打很大的VPN公司,提供的【N個月免退費期的使用體驗】和【N個月過後的正式體驗】,一前一後,可以說是天差地別的。都是常見套路了,反正再怎麼弄你,你也必須等使用期限後,才可以退出。到時候,又會有短時間的甜蜜期,讓人感覺,這服務怎麼突然又可以了?

當然,那些娛樂和非必要消費還是可以選擇的。最大的影響,還是多年前某時期,某版的window強制更新,直接造成那些地區的用戶,每次更新就要承擔巨額網費,更嚴重的是,window有一段時間,更新頻率有點頻繁,1星期幾次更新,在那些地區根本天怒人怨。
除了影響辦公進程,公司還需要對全公司N架PC的龐大網絡流量,支付超額用量的網費。
在當時,window還沒內網分享更新的功能(簡略說明:同內網的情況下,其中一架PC更新後,同LAN環境的所有電腦可以從那邊取得更新內容,無需另外下載)。
也因此,當用戶錄製了龐大的影音內容,要上傳到影音平台時,傳輸用量(創作者的一次性上傳也就算了),和存儲空間,都是一筆持續性消費的開銷。
雖然影片內Tim只說了影片相關,但是,真是如此嗎?
音樂平台就沒暗改嗎?不好說,也不好發現。今天也許沒有,未來呢?
租用的網絡空間平台,尤其是提供在線播放服務的平台,高清影片存上去,哪天再下載回來,還會是同樣品質嗎?
在放棄廣告收益,讓用戶包月的情況下,平台就真的做到收支平衡了嗎?
就算可以收支平衡,就算還有盈利。試問,那些追逐利益的企業會滿足嗎?
也許今天動到的只是部分大用量的個案,哪天會輪到誰,可不好說。
任何東西,能力許可的話,個人還是會選擇留在自己手上,無論實體還是數碼。
2024年10月17日,補充:
今天Youtube又推給我舊影片,就趁機回過頭再去看6年前。
一樣的人,當年可以平淡的談碼率,對比現在,不勝唏噓:
不知道可以活多久的補檔01:
不知道可以活多久的補檔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