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機車駕照好幾年前就去考了,而直到今年我才因為親戚丟了一台車在我家裡,真正開始了一些些的二輪生活。
而也因為如此,我看到了以前不曾看過的台灣,也更能理解天下人,理解天下台灣人。
我的大學朋友至今沒有機車駕照,但大學期間他一直都騎著機車在風城亂跑。
他說:「我們鄉下都馬很早就會期這個,警察都認識啦。」
而我從小就不太喜歡被機車載,在今年之前我坐上機車的次數一隻手數得出來。
成年之前我在美國就有了學徒駕照,也第一次坐在駕駛座上。後來回台灣也是迅速的弄到了台灣駕照,一晃眼就好多年過去。
這麼多年我一直覺得機車在路上是個很麻煩的東西,畢竟會在路上鑽來鑽去,而且大多很小,不太容易在照後鏡上面定位到,很怕一不小心就磕磕碰碰。
但同時也會羨慕他們可以穿越車輛直接排到車流的最前端,覺得可以方便地找到車位以及便宜的停車費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反之,缺少車殼遮風擋雨以及安全性的問題相對地掩蓋了這些優點,讓我沒有對於騎機車這件事情有太高的期待。
畢竟我工作之後基本上就是兩點一線的生活,而需要機車跑跑跳跳的大學時光已經逐漸飄散在回憶之中。
然後我獲得了一台機車(長輩都不會騎,故自然就我來玩)。
這台機車讓我看到了一種新的生活角度,或者說,看到了機車族的生活方式。
自從開始騎機車之後,我就理解了為甚麼要不斷地穿行到車流前方,也知道為甚麼偶而機車會躲在樹陰下或者汽車照後鏡的死角,這些是某種生活習慣累積下來的交通經驗。
而當初我最震驚的事情莫過於:加油只要一百塊。
我第一次加油的時候是我朋友帶我去的,因為我沒有加過機車的油,甚至不知道怎麼打開機車的油箱蓋(今天我去加油的時候也差點沒弄好)。
然後結帳的時候加油員跟我說92塊錢可不可以的時候,我想說這個價格是不是少了一位數,但還是下意識地回答:可以(我其實不知道說不可以會發生甚麼事情,難道還會幫我折價嗎?)。
然後掏出紅色鈔票,他自然地收走,結帳開票。
我這輩子第一次加只要二位數的油錢。
而我目前大概只去過五次加油站左右,以我使用機車的頻率來說,機車的油箱比我想像中還要大——大很多。畢竟我上下班都還是開車,只有平日健身的時候會騎個五分鐘,而機車感覺也是非常省油的交通工具。
我覺得汽車應該越來越少,且應該增加運輸空間比高的交通工具(基本上就是說同樣空間可以塞更多人的東西,例如巴士或者腳踏車機車)。
台灣的城市規劃應該要把未來對於交通居住等想像一起納入考量,雖然我不確定有沒有開始這麼做了。而這個規劃應該是要跨越十年跨越二十年,讓我們的下一代可以共同認同的一個想像。
但我們的政策好像很多沒有辦法進行長時間的規畫以及預算保留,那麼我們還可以對這個世界期待哪些事情呢?至少,我會先來想,如果我要規劃一個都市的話,我會怎麼樣讓這個都市的交通跟居住能夠組成有機的生態。而甚麼是有機的生態,請看下面的補充閱讀。
就在剛剛,我健身回來,騎著機車。很快,很方便,大大降低了我出門運動的門檻。
我覺得這可以變成一種文化,也許以後他就會變成腳踏車,我希望腳踏車文化復活。
網路書店連結:好城市 一本十五年前出版的書,是我對於都市規劃的啟蒙。目前已經絕版,也許圖書館會有。但我認真覺得大家都應該去看看這些好的城市規劃的範例,至少,知道自己的環境可以有多好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