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ONLYLOVE21發言(雖然已經自刪了)來回覆一下好了
他認為有不少工作都丟給CPU(因為GPU架構造成的),所以低階CPU用AMD會更好NV更差。
HWS和SWS是指warp指令排程器的工作,將其轉移並利用編譯器完成(由於實際上是固定週期算術指令沒必要『特別』去硬體執行時排列緊湊),而這發生的時間點是在編譯,而編譯發生的時間點在載入時,一般不會在遊戲場景可以行動的狀態下一半對著色器載入並編譯。
而NVidia在之前和現在多少都有驅動開銷較高的地方,不過比較顯著的地方在DX12,讓DX12所謂的節省CPU並提高幀數成了『笑話』。
可以發現到在CPU瓶頸的情況下,AMD可以將幀數從原本DX11對比會輸的情況下拉高到跟NV一樣的幀數並且1%最低幀更優。
在Vulkan的情況下也是一樣,只是Vulkan於CPU上是正向提升的,但是在1400和9400F上DX11仍然是NV贏,不過5600X的情況下反過來6800XT贏過了3080,但是在Vulkan的情況下1400和9400F反而是輸給AMD,在5600X差不多扯平平均幀,1%最低幀反而贏了。
2060vs5600XT在DX11和Vulkan的成績可能是受到GPU限制了,在R5 1400上兩個GPU於Vulkan都是進步的但是9400和5600X反而是退步或停滯的。
基本上可以發現DX12/Vulkan在CPU瓶頸的情況下AMD會贏過NV,但是DX11的時候則不一定(而且差異很小),NV不一定換DX12/Vulkan能獲得CPU提升,且影片內對DX12/Vulkan測試不同RAM頻率與時序,仍然能獲得顯著的幀數提升
在Ada發布的時候驅動522.25版本就處理了這個問題,在CPU瓶頸(1080P)的情況下提昇會較明顯,例如3090ti在瓶頸情況下最高提高約24%而3080ti提高21%之類的(Assassin's Credd Valhalla)。
這種問題不透過很多profile和相關知識是沒辦法去真正知道問題的,這種問題可不是做個評測或是寫個shader研究遊戲引擎就能知道,因為未必能真正接觸到shader編譯和具體讓GPU追蹤資源完成工作等是怎麼做的,但由於NV驅動並不開源,有很多時候文件對於微架構或部分特性實踐進行修改並沒有公開,都是許多人自行測試出來並公開討論的,但根本沒什麼人願意關注關心這種事情,只有在有熱度順帶討論才把自己看過的東西拿出來講而已,但缺乏更加準確的工具和驗證能力是很難真正知道問題在哪裡的。
尤其profile看到一些函數(NV自己的工具)在CPU上跑你只能知道跟那些功能有關係而已,至於具體他是什麼真的很難測,你拿CPU profile抓到NV driver開銷你根本壓根子沒辦法透過反編譯他驅動抓到這些函數幹什麼,你只能看到鬼。
如果真的是什麼GPU架構的問題,那NV是怎靠驅動改版本就節省了CPU開銷了?
另外如果RDNA隨便堆CU就能屌打NV市場上的GPU,那早就能做了,沒有什麼因為為了遊戲機市場特製什鬼之類的事情。
另為回覆一下這標題的主題,首先黃仁勳所謂的早期承諾是指讓高端的技術可以普及到消費級上,光線追蹤這些就算是,從來沒說過將高端GPU便宜普及到消費級上這種事情,而且更多講的是碰到的各種挑戰,我真的不懂技術普及跟高端GPU要便宜是兩回事吧,能在影片下無視影片內容發出留言的已經夠多了,更別提一堆連影片都不看的,完全只看標題虛空打稻草人。
這個例子用麵包比例就是古時候的麵包非常粗糙不是精細的白麵包,而技術普及就是讓每個人吃上白麵包,但是其中的高檔白麵包還是那麼貴,並不會變得很便宜,這就是差別。
然後每次拿通貨膨脹指數算裡所應該的價格很離譜,通貨膨脹是個平均或均方根值,實際品項自然有高有低,雖然GTX590和RTX4090都象徵90這個階層,我們把他當定價標準或通膨程度,但絕不是你拿已經算出來平均的結果去限制他應該要怎樣。
比如過了20年,一些東西漲2倍4倍8倍1x倍,平均下來4倍之類,你不能隨便拿這個4倍的值去要求說6倍8倍1x倍的,你們亂漲一通,雖然有房價這個例子,房價也漲得過於離譜,但也有非房價的例子...不過如果真的仔細用台灣CPI算的話...
台灣CPI過去40年前(71年12月 vs 111年12月)是59和108,相當於成長83%。而20年(91年12月)是85,相當於成長27%左右,然後你自己把這數據套在現實很多東西上,你都會得到一個結果...
怎麼全部都漲到超過通膨指數還高的倍數了? 幹!!! 想也知道哪裡不太對勁吧 20年前科學麵茶葉蛋這些日常生活吃的還有飲料怎麼想隨便都超過27%啊,更別提電腦零件漲很多倍了。
所以拿通膨指數哪怕是快科技中國的你都要想一下合不合理,說不定有美化過...,認真說通膨有許多種類型,成本型就是其中之一,真的沒必要拿一個通膨指數去限制說他應該賣多少或一點都不能漲什麼鬼的,不然你日常生活所有東西都要這樣了。
快科技許多文章看看就好,一堆編輯炒作製造爭議罷了,偏偏新聞記者很喜歡節省自己力量用機器稍微轉一下就轉載過來了,然後輕鬆不用自己炒作只要轉載就能獲得大量收益,真是輕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