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錯棚了
自從 Intel 九代以及 AMD Ryzen 發售以來,CPU 進入了多核競爭時代,舉凡 2700X、9900K 都是八核心處理器,需要的供電瓦數自然與以往四核 CPU 不同,然而許多人高瓦數 CPU 配低供電主機板卻不自知,中文圈也沒有比較詳盡的教人計算主機板供電瓦數的文章,自從防毒科普文以來本人強迫症又發作,故寫此篇教學
這篇不會有太多深奧的電子學理論,僅快速帶入基礎知識和計算方法,只要認真閱讀這篇文章,就算是一竅不通的新手以後也會自己估算主機板大約的供電瓦數
1.主機板的相電構成
一相的供電能分成這幾個部分:
(1). PWM Controller (PWM 控制器)
讀取 CPU VCORE 來輸出 PWM 信號,控制每相的運作時間
有些控制器會內建 MOS Driver
(2). MOS Driver (MOSFET 驅動器)
接收 PWM 信號,控制上橋下橋導通時間,調節電壓
(3). MOSFET (一般簡稱 MOS 或 MOS 管)
承受電流和發熱量最大的地方,分為上橋和下橋,由 MOS Driver 控制。上橋導通時接收主
機板 12V 為電容和電感充能,此時電壓逐漸升高,當達到所需電壓時,上橋關閉下橋開啟,
此時將電容和電感的能量釋放出來給 CPU 供電。除了一般的獨立上下橋外,還有兩種 MOS
型式,一種是上下橋整合封裝在一起的 IC 晶片 (例如 TI NexFET 87350、Sinopower
SM7341EHKP) ,與兩個獨立的 MOSFET 相比具有更低的功耗損失 (如果原 MOSFET 效率
有 85~88%,那封裝整合可達到 88~90%);另一種 Dr.MOS 除了上下橋外還整合了 MOS
Driver (例如 SiC639、IR3553),效率更可高達 90~95%左右。封裝型 MOS 因為成本比較
高,只會用在中高階的主機板上,好處是功耗損失低 (效率高),節省 PCB 空間,還可以減
少線路上的電感數量
(4). 電容和電感
電感用來調節電壓,電容用來充能,起到穩定濾波,供電給 CPU 的作用
一相供電的完整定義:
擁有完整的 MOS Driver、MOS 上下橋、電容與電感,且不與其他相電處於同一工作時間
一相供電結構示意圖 (其實還有輸入部分的電容電感,為了方便就省略了,隨便畫的不夠嚴謹,大家看得懂就好)
接下來講解多相供電的情況,多相又分原生多相、倍相、並聯
原生多相直接由 PWM 主控控制每相的運作時間
原生四項供電
倍相器的作用是將一個 PWM 信號拆分成兩個
四倍相就是 PWM 主控輸出兩組信號,倍相器再將 PWM 信號拆分為兩個分別輸出至 Driver,因為拆分出來的每相都是獨立的迴路,所以可以做到接近原生多相的效果
四倍相供電
並聯的情況下,兩組 Driver 同時受控於一組 PWM 信號,因為是兩路同時運行,所以並聯的兩路視作同迴路 (只能算成一相)。並聯僅能降低等效電阻,無法做到接近多相的效果
兩相並聯供電
2.多相供電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能提高供電能力?
首先多數人都有個誤解:每相供電會同時供電
一個供電週期是 360 度,假設是四相,則每相只需工作 360/4=90 度
假設是兩相,則每相只需工作 360/2=180 度
四相 PWM 的波形圖
不管 MOSFET 輸出的電流量如何,脈衝寬度都不會改變,每一相會在一個時間周期內輪到一次
雖然在計算上會把每相的瓦數相加求得最大值,但實際上一個單位時間內,PWM 控制器僅會給一個 Driver 發出控制信號,其它未工作的相電則可以得到「休息」,最終實現穩定的電流
要知道影響 MOSFET 最重要的因素是「溫度」,在良好的環境溫度下能輸出的電流可說是兩個級別 (後面會解釋),所以相數越多,意味著每相工作時間越短,能得到的休息時間越長,溫度降低的同時自然能提高供電能力
相數越多,供電效率越高
如果是全部同時供電,會造成電流暴漲暴跌;如果是持續供電,供電模組 (VRM) 沒有足夠的散熱時間 (持續積熱),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每路依次運行,也可以得到更精細的輸出波紋
除此之外,多相供電對於降壓變換器而言(也就是輸出的電壓比輸入電壓低,例如電腦中 12V 降壓成 1.3V/5V 給 CPU、USB 等配備)可以直接提高電流負載量,因為連續導通下可獲得較好的輸出性能,以一個兩相的降壓器為例
上圖中,每一相各有一個交換週期,同一交換週期會有兩種操作狀態
第一個操作狀態為開關 Q1 導通,Q2 截止時,電感 L1 的電流會從初始值增加至最大值,使得 Q2 導通,Q1 截止時能提供負載所需的能量;當 Q1 關閉的同時在 T/2 的時間 Q3 會導通,因此電感 L2 電流也會從初始值增加至最大值,以提供 Q3 截止,Q4 導通時的負載能量。所以如果輸出電流 Io 是 60A,那麼每一相所提供的電流 I1 和 I2 就是各 30A,如此一來,可大大降低傳導損失和輸出漣波,提高效率,增強供電能力
每一相的電流波形及輸出波形
3.主機板規格解讀
有些文章會用 PCB 的近照圖教你怎麼從外觀判斷,但老實說這方法不適合新手,就拿華擎 B360M Pro4 這張板子來舉例好了
橙色為 VCCGT (內顯) 供電,一上橋兩下橋,一相一電感
白色為 VCC (CPU) 供電,兩上兩下,一相兩電感
藍色是 VCCSA 或 VCCIO ,是周邊設備的供電,不歸主 PWM 控制器管制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我不說,你可以單從圖片判斷出這些相電的用途嗎?
一般很難從主機板官網提供的圖片看出詳細的端倪,一來圖片的清晰度不足,無法識別 MOSFET、MOS Driver 詳細型號;二來 VRM 都有覆蓋散熱片 ,頂多知道曝露在外的電容電感的數量而已。如果想從 PCB 觀察,就必須找到網路上足夠清晰的開箱圖片或影片,而且主機板的正反兩面都必須入鏡 (有時候 IC 會放到背面),對一般人來說太麻煩,也沒有必要
所以這邊提供更簡便的方法,直接從整理好的 VRM Liste 判讀規格即可
基本上 Intel、AMD 晶片組改朝換代時,都會有國內外網友整理新售主機板的 VRM Liste,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們只要學會看懂這些規格表,就能快速掌握主機板的用料、相電究竟如何
以這代的 LGA 1151/ PGA AM4 舉例
LGA 1151 Z170 / Z270 / Z370 / Z390 VRM Liste
https://www.hardwareluxx.de/community/f12/lga-1151-mainboard-vrm-liste-1175784.html
PGA AM4 B350 / X370 / B450 / X470 VRM Liste
https://www.hardwareluxx.de/community/f12/pga-am4-mainboard-vrm-liste-1155146.html
CPU VCC = CPU供電
SOC VCC = 北橋+內顯供電
Controller = PWM 控制晶片
括號的數字代表能控制的供電數,例如 (4+3) 就是有兩組供電,第一組有四相,第二組有三相,但主機板不一定會全部用上
echte Phasen = 相位
如果是 4×2 表示 4相完整並聯
Doppler = 倍相器
以 X470 Taichi 舉例,原生六相+倍相器 IR3598=實相十二相供電
highside MOSFET = 上橋
lowside MOSFET = 下橋
在沒超過上橋輸入功率範圍前提下,完整並聯與一上兩下能提供的電流基本沒區別,完整並聯的好處是能稍微減輕上橋與 LC 承受的熱量
4.從 MOS 規格計算主機板供電量
會數相數不稀奇,看得懂 MOS 規格並計算每一相的瓦數才是真功夫,狗了一圈沒找到講解這方面的文章,不然就是只教半套,本文應該是中文獨家教學了
有幾種算法,先介紹第一種
以 Z390 Taichi 用的 CSD87350 為例
先找到 CSD87350 的 PDF 資料,大部分的 MOS 都能狗到
假設使用的 CPU 是 9900K,9900K PL2 是 210W,華擎太極透過倍相器 (IR3598) 擴展共10相,所以 1.3V (電壓)×10 (相數)×16.15A (電流)=210W
由上表可知 16A 時每相約產生 1.6W 的發熱
剩下要計算晶片的溫度,以下為計算公式
Tj=Ta+θja×P
※ Tj:晶片(結點)溫度,Ta:環境溫度(℃),θja:結點與環境間的熱阻(℃/W),P:功耗(W)
同樣從 PDF 可找到熱阻值
25℃+(50℃/W)×1.6=105
代表達到熱飽和時,MOS 的溫度為 105℃
注意這個計算結果是晶片本身的溫度 Tj (結溫),晶片溫度 Tj 是周圍 (環境) 溫度 Ta 與晶片發熱量相加後的溫度,由於近年來的電晶體晶片是由樹脂密封的,當然就無法直接測得晶片的溫度。因此, Tj 基本上是通過計算來求得的。而一般軟體是透過北橋附近的 sensor 取得數值,所測得的溫度會比實際溫度還要低
散熱良好的情況下,Tj 可以取 125℃ 為上限,這也是多數 MOSFET 推薦的最大工作溫度,若是無風環境或使用水冷,建議抓 100℃ 以下比較保險
第二種算法以 ROG Maximus XI Hero 用的 SiC639 為例
同樣假設 CPU 使用 9900K,華碩 M11H 實相為四相,所以 1.3×4×40.39=210W
因為並聯的關係,每一相供電能力×2,40.39÷2=20.195
由上表可知頻率為 500kHz 時,20A 供電效率約 91% 附近,可推算 (210÷4) ×(1-91%)=4.725,也就是每相要承擔 4.725W 的發熱
再從 PDF 找熱阻值
25℃+(10.6℃/W)×4.725=75
代表達到熱飽和時,MOS 的溫度為 75℃
另外或許有人注意到了 θjc 這個值,而且與 θja 差距特別大
θjc 是節點與外殼表面間的熱阻,理論上在散熱片無限大的情況下,可以認為 θja=θjc
但這種環境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是一種很樂觀的算法,一般不會用此值去估算
以上是整合封裝型 MOS 的算法,上下分離的 MOSFET 就比較麻煩了,幸好安森美提供了計算機方便我們計算 (https://m.onsemi.com/support/documents?type=tools 關鍵字"EFFICIENCY")
以一上兩下 (4C10+4C06) 為例,華碩和技嘉的低階版很常見到這種配置
可以發現非整合封裝的 MOSFET 效率都很差,這個組合約 15A 就跌出了 90%,與 SiC639 (Dr.MOS) 24A 才跌出 90% 可說是大相逕庭 (就算完整並聯也沒多大改善,自己試試就知道了)
這還是開關頻率 300KHz 的情況下,如果用一般 Dr.MOS 的 500kHz 下去算效率會更糟,而開關頻率直接影響輸出波形的表現,下圖是 300kHz、500kHz 和 800kHz 電壓波紋的波型
開關頻率越高 Ripple 越小,可以減少濾波器的體積,節省電路板空間,所以低階版故意塞滿滿,不會看的人還以為真的用料很好,我也是好笑
計算機可調整的地方很多,條件都可以自己設定,裡面內建了一些 MOSFET 和 Driver 的參數,但就算裡面沒有要的 MOSFET 型號也可以自己建立,下圖中 4C029 就是我自己打上去的,輸入好按 Refresh MOSFET List 就可以更新資料,有興趣的自己玩玩看
接下來講第三種算法,上面都是算 MOS 最終會達到的溫度,也就是電晶體因施加功率而升溫,隨著時間持續上升,當經過一段時間後,會出現溫度恆定呈現熱飽和。要知道 VRM 長期在高溫是有風險的,PCB 的玻璃纖維耐用值約 120~130℃;MOSFET 125℃;電容超過 100℃ 就會影響其壽命 (推薦工作溫度 70℃ 以下)。但現代主機板都有 OTP 過熱頂多降頻,如果因供電不足導致 OC Fail 斷電,那麼通常跟溫度沒什麼關係,下面就教怎麼看供電模組的最大負載能力
就拿 4C10+4C06 舉例吧
我們先來看上橋 4C10 的數據
最大額定 30V/46A,很多人就以為真的能提供這麼大的功耗。其實對,但也不對。不管是 1V 還是 30V 最大額定電流都不能超過 46A,而前面提過 MOSFET 在良好的環境溫度下能輸出的電流可說是兩個級別,這邊安森美有兩組 Continous Drain Current (簡稱 CDC),分別是良好的散熱環境 Note1 和較惡劣的環境 Note2
Tc=25℃,CDC=46A,剛好是標示的最大輸出能力,但是我說過這種算法不現實,Tc 只是電晶體封裝表面的溫度,外殼要維持 25℃ 已經很難了,更遑論使 Tc 等於 Ta。一般而言 Ta 更接近日常生活中的環境,所以最終得到四組數據:
Note 1
Ta=25℃,CDC=15A,12V×15A=180W
Ta=80℃,CDC=11.2A,12V×11.2A=134.4W
Note 2
Ta=25℃,CDC=8.2A,12V×8.2A=98.4W
Ta=80℃,CDC=6.2A,12V×6.2A=74.4W
就算在最差的情況下 (不考慮積熱),一個四相板也有 297W 的輸出,就算對付 9900K 也不是問題,看似很美好,我們繼續看下橋 4C06 的數據
Note 1
Ta=25℃,CDC=20A,1.3V×20A=26W
Ta=80℃,CDC=14.9A,1.3V×14.9A=19.37W
Note 2
Ta=25℃,CDC=11A,1.3V×11A=14.3W
Ta=80℃,CDC=8.2A,1.3V×8.2A=10.66W
最理想的狀況下只有 26W,當然因為有兩個下橋的關係,所以有 52W,一般的四相板勉強可摸到 200W;但在更糟的 Note 2 卻只剩 84W 的輸出。這也是為什麼典型的低階板都是一上兩下的配置,以及完整並聯與一上兩下沒太大差別的原因,因為真正的瓶頸在下橋,兩顆下橋與完整並聯提供的電量幾乎是一樣的
5.太麻煩了,不想算怎麼辦?Z390/X470 主機板供電懶人包
AMD 只要知道 8 core 以上的 CPU 必須搭配六相以上的板子
B450 除了 ITX 全是四相 ,所以請直接從 X470 挑選
Intel 請參考下面這張表
9700/9900K 這類 200W 以上的 CPU 建議拿綠色和藍色區域的板子
供電不足 200W 的主機板都有過熱/降頻的可能性
這張 Z390 天梯圖是綜合了 VRM、PCB 用料、有無熱管/散熱片,是否有背板 (背板是否覆蓋 VRM 也會影響) 各種因素換算出來的結果,再加上國外論壇網友提供各種實測數據不斷修正該表格,那邊也有不少板廠 RD 參與討論,因此這張表的數據我認為相當準確
本文一定程度上也是參考了表格作者的算法,雖然這篇文章只算 MOS 的部分,因為 MOS 直接決定了整張板子的關鍵供電能力,剩下兩成的其他變因也不至於讓結果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