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1-04-11 19:28

杯酒釋兵權的利與弊,帶給後世的影響。

作者:任孤行

 
 
 
 
 
 
 
 
 
 
 
 
 
 
 
 
 
 
 

杯酒釋兵權發生歷史背景
 
這一次的政權交接是由一杯藥酒引起,因此史稱「杯酒釋兵權」。杯酒釋兵權:中國古代北
宋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防止出現分裂割據的局面,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以高官厚祿為條
件,解除將領們的兵權。
 
因為是在酒席上做出了決策,所以史稱「杯酒釋兵權」。杯酒釋兵權只是宋太祖為加強皇權
,鞏固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其後還在軍事制度方面進行了多項改
革。
 
「杯酒釋兵權」做為一個成語,逐步引申為泛指輕而易舉地解除將領的兵權。在結束五代十
國局面的過程中,北宋統治者著重考慮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
使唐末以來長期存在的藩鎮跋扈局面不再繼續出現;二是如何使趙宋王朝長期鞏固下去,不
再成為五代之後的第六個短命王朝。
 
建隆元年(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後的一天,召見趙普問道:為什麼從
唐末以來,數十年間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爭戰無休無止?我要從此息滅天下之兵,建國家
長久之計,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趙普精通治道,對這些問題也早有所考慮,聽了太祖的發問,他便說這個問題的癥結,就在
於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治理的辦法也沒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奪其權,制其錢穀 ,收
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趙普還沒說完,宋太祖就連聲說「你不用再說了,我全明白了」。於是一個重建中央集權專
制制度的計劃就這樣醞釀出來,並逐步付諸實施了。在北宋中央集權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權
,也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範浚在《五代論》中指出:「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這些話揭示了
唐末五代以來,在政治局面變換中,兵權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從小軍官到殿前都點檢,又從
殿前都點檢躍上皇帝寶座的趙匡胤,十分懂得軍事力量的重要作用。
 
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後周滅亡的教訓,加強了對禁軍的控制。建隆二年太祖鑑於當
時已控制局勢,就著手陸續採取了一些措施,把殿前都點檢鎮寧軍節度使慕容延釗罷為山南
東道節度使, 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罷為成德節度使。
 
因為殿前都點檢是宋太祖黃袍加身前擔任過的職務,從此不再設置。由石守信接替韓令坤任
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起初太祖以石守信等人都是自己的故友,並不介意,趙普就向他數次
進言說:「臣也不擔心他們會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們的部下貪圖富貴,萬一有作孽之人擁
戴他們,他們能夠自主嗎?」
 
這些話實際上是提醒宋太祖,要他記住陳橋兵變的事件,避免類似的事件重演。果然宋太祖
採取措施要解除禁軍高級將領的兵權。
 
杯酒釋兵權發生的經過
 
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時,宋太祖把石守信、 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來喝酒,當酒
興正濃的時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從嘆了一口氣,給他們講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說:「我若
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到不了這個地位的,為此我從內心念及你們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艱難
了,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我整個夜晚都不敢安枕而臥啊!」
 
石守信等人驚駭地忙問其故,宋太祖繼續說「這不難知道,我這個皇帝位誰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聽了知道這話中有話,連忙叩頭說:「陛下何出此言,現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
異心呢?」
 
宋太祖說:「不然,你們雖然無異心,然而你們部下想要富貴,一旦把黃袍加在你的身上,
你即使不想當皇帝,到時也身不由己了。」一席話,軟中帶硬,使這些將領知道已經受到猜
疑,弄不好還會引來殺身之鍋,一時都驚恐地哭了起來,懇請宋太祖給他們指明一條「可生
之途」。
 
宋太祖緩緩說道:「人生在世,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貴的人,不過是想多聚
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後代免於貧乏而已。你們不如釋去兵權,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
,為子孫立永遠不可動的產業。同時多買些歌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同你們
再結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
 
石守信等人見宋太祖已把話講得很明白,再無迴旋餘地,當時宋太祖已牢牢控制著中央禁軍
,幾個將領別無他法,只得俯首聽命,表示感謝太祖恩德。第二天,石守信、高懷德、王審
琦、張令鐸、 趙彥徽等上表聲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宋太祖欣然同意,讓他們
罷去禁軍職務,到地方任節度使,並廢除了殿前都點檢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司。
 
禁軍分別由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和侍衛步軍都指揮司,即所謂三衙統領。在解
除石守信等宿將的兵權後,太祖另選一些資歷淺,個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擔任禁軍將
領。禁軍領兵權析而為三,以名位較低的將領掌握三衙,這就意味著皇權對軍隊控制的加強
,以後宋太祖還兌現了與禁軍高級將領聯姻的諾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給高懷德,後來又把女
兒嫁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
 
張令鐸的女兒則嫁給太祖三弟趙光美 。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的歷史意義與影響
 
通過這些措施,唐末五代的那種專制一方的藩鎮,在宋初就逐漸消失了。在官僚制度方面,
側重削弱宰相權力。軍政大權歸樞密院掌握,而財政大權則由三司使掌握,宰相所掌僅限於
民政了。
 
在軍、財、民三權分立中,樞密使與宰相「對掌大政」號為二府。皇帝利用這兩者間的異同
發號施令,獨斷專行。宋初不僅以三權分立的辦法削弱相權,而且設置參知政事 、樞密副
使和三司副使,作為宰相、樞密使和三司使的副手,與各部門長官發生製約的作用,以削弱
各部門長官的權力。
 
此外,宋初還在設官分職、 科舉制度等方面,也進行了有利於加強皇權的政策。宋初的一
系列改革措施,大大加強了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造成了統一的政治局面,為經濟、文
化的高度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但是由於「以防弊之政,作立國之法」,一些強化專制主
義中央集權制的政策和措施,轉化成為它的對立面。 「冗官」、「冗兵」和「冗費」與日
俱增,使宋封建國家陷於積貧積弱的局勢中。
 
歷史評價

「杯酒釋兵權」這個歷史事件是宋朝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反映,對其評價卻爭議較大。
有人認為:幾乎所有的開國皇帝都有殺功臣的行為,但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卻使用和平手
段,不傷君臣和氣就解除了大臣的軍權威脅,成功地防止了軍隊的​​政變,這是歷史上有名的
安內方略。
 
但是其歷史影響卻遠遠不是這樣簡單。也有人認為:宋太祖專力鞏固中央政權,「杯酒釋兵
權」含有對內嚴防的性質,直接造成內政腐朽。在外患強烈的背景下,削奪大將兵權也削弱
了部隊的作戰能力,原因是皇帝直接掌握兵權,不懂軍事的文官控制軍隊,武將頻繁調動,
致使宋朝與遼、西夏、金的戰爭連連敗北,無力解決邊患。
 
軍事積弱,還使兩宋亡於社會制度落後於自己的游牧民族 。宋朝確立的文人治軍的軍事制
度,其目的是為了徹底消除造成強唐滅亡的藩鎮軍制,其出發點是好的,結果是富有成效的
,思想也是先進的。
 
而兩宋亡於游牧民族原因則是多方面的,與兩宋朝對峙的先是遼、夏,再是遼、金,最後是
金、蒙,從作戰態勢來看,北宋面臨的是兩線作戰只能主守;更重要的是此時的游牧民族不
但具有勇猛強悍、靈活機動的特點,而且已經跨過農業社會門檻,實現了封建化,農業生產
力得到了初步發展,兼具游牧社會和農業社會的優點。
 
事件影響
 
宋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加強了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造成了統一的政治局面,為經
濟、文化的高度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但是由於「以防弊之政,作立國之法」,一些強化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政策和措施,轉化成為它的對立面。 「冗官」、「冗兵」和「冗费
」與日俱增,使宋封建國家陷於積貧積弱的局勢中。這也是宋朝最終滅亡的根本原因。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一事,歷來的史學家大都深信不疑,而且廣泛流傳。 但也有學者經
過考證,對這件事下了這樣的評價:故事性強、子虛烏有。
 
認為「杯酒釋兵權」實有其事的論者,主要依據是北宋中期以來的一些史籍的有關記載。
現存「杯酒釋兵權」的最早記載,是北宋丁謂的《丁晉公談錄》(以下簡稱《談錄》)和王
曾的《王文正公筆錄》(以下簡稱《筆錄》)。
 
《談錄》記述了趙匡胤與趙普關於此事的一段對話。趙普對趙匡胤說,禁軍統帥石守信、王
審琦兵權太重「皆不可令主兵」。趙匡胤聽後不以為然,認為石、王這兩位老將是自己多年
的老朋友,決不會反對自己。趙普則進一步做工作,說石、王這兩位老將缺乏統帥才能,日
後肯定制伏不了部下,後果將不堪設想。
 
趙普終於說服了宋太祖,罷了兩人的兵權。《筆錄》則更明確地記述道:相國趙普屢以為言
,宋太祖「於是不得已,召守信等曲宴,道舊相樂」,最後讓他們「自擇善地,各守外藩,
勿議除替」。
 
事隔半個世紀的司馬光 ,在《涑水紀聞》(以下簡稱《紀聞》)中,對此事的記載更為詳
細,稱宴會的第二天,趙匡胤的部將個個心領神會,「皆稱疾,請解軍權。上許之,皆以散
官就第」。但是仔細考證會發現,上述三種記載,矛盾百出,很不可信。
 
而《筆錄》記載罷去兵權的宿將,除了石守信、王審琦外,還有其他幾位將領,並增添了太
祖設宴與宿將「道舊相樂」的情節。後世所謂「杯酒釋兵權」一說,基本上都出於此。《紀
聞》則稱石守信、王審琦等皆被罷軍權,以散官就第,而又大事鋪張設宴道舊情節,繪聲繪
影,恍如身歷其境,明顯不可能,距離當事人的時代愈遠,記載卻愈詳,越是不可信。
其次,三書都說此事與趙普有關,但說法卻不一致。據《談錄》,罷石守信、王審琦的兵權
是宋太祖聽了趙普一次談話之後就決定的。據《筆錄》,則是太祖在趙普多次苦諫之下才不
得已而罷去他們的兵權。
 
據《紀聞》卻是太祖、趙普兩人共同謀劃的結果,如此矛盾的說法怎麼沒能成為史實,蓋棺
定論呢。第三,上述三種史料,對石、王被削去兵權後的出路,說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只說
「不令石、王主兵」,有的說他們「尋各歸鎮」,有的則說他們「皆以散官就第」。
 
第四,關於釋兵權的內容史學界也說法不一,有的說是指罷石守信等四人典禁軍,有的則認
為主要是為了削弱藩鎮勢力。 另外杯酒釋兵權這樣一件大事,在北宋史官修的《太祖實錄
》和《三朝國史》中,不見一個字。元末,根據《太祖實錄》、《三朝國史》編成的《宋史
·太祖記》,對此事也不著點墨,有學者認為這說明這件事發生過的可能性非常小。
 
 
感想:這是從百度轉來的,大概跟筆者看的內容差不多,所以大家可以看看,不要以為中國的歷史資料是不值得信任的,相反的、他們歷史資料的豐富,絕對是我們的幾百或是數千之多,也相當考究。
 
杯酒釋兵權這一個行為,是影響歷史最深的政策之一,兩宋的積弱也許有關,但不得不得,因為唐末五代十國的藩鎮割據,只要有兵權的人就能稱王稱帝,所以是必須要有的作為,但過正就會兵權疲弱。
 
 
 
 
 
 

46

34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汴京行】二十二、重歸於好

【汴京行】二十三、春風得意

【汴京行】二十五、疑雲重重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