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0-06-12 22:25

簡單易懂的軍事常識第四彈-槍械介紹-機槍篇(7/13二次更正)

作者:PLUS修正帶

 
Mk48 Mod 0輕機槍。
 
  機槍的英文是Machine Gun,德文是Maschinengewehr,日文則是重機関銃,它的定義是能夠長時間連續發射子彈的槍械,不過這某種程度上會把衝鋒槍和突擊步槍也算在內,因此機槍還有一些與前面兩者較為不同的特徵
 
  使用步槍或機槍子彈。
 
  彈藥供給裝置的容量遠比衝鋒槍/步槍來得大。
 
  通常會有支撐穩定用的雙/三腳架等。
 
  歷史
 
  最早的機槍和現代的機槍其實有很大的差異,第一種真正實用的機槍是美國的理查‧格特林在19世紀中葉研發的格特林機槍(Gatling Gun)。
格特林機槍。
 
  和現代以後座力或氣體驅動傳動系統來連續射擊的槍械不同,格特林機槍是靠轉動手搖轉柄讓機械運作和射擊,簡單的說,格特林機槍是以外部動力(人力/電力)來驅動射擊的。不過在更新型的機槍出現後,格特林機槍就沒落了,一直到二十世紀中才復興,加上電動機以高射速的載具用機槍/砲重新活躍起來。

天元突破級的老梗-M134,使用電力驅動擊發,現實裡是裝在直升機上而不是給兄貴手提的。

格特林機槍的射擊影片,因為這支是.22現代復刻版才會這麼小的,以前的實槍大到要用馬來拉...
 
  剛剛也講了格特林機槍終究只是曇花一現(起碼剛發展時是啦),真正和現代士兵手上拿的機槍概念相同的則是馬克沁機槍。
 
  19世紀80年代,美國人西拉姆馬克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用子彈後座力來運作和射擊的自動機槍,這項發明有著很重大的意義,此後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機槍都是採用和馬克沁一樣以傳動系統來連發射擊的設計。
 
  最早的馬克沁機槍很重,要像火砲一樣裝在輪子上用馬之類的來拉,很不方便。連續發射子彈時,槍管很快就會過熱,過熱的槍管不只會燙人,更會影響準度,所以需要用空氣或水來加以冷卻。跟現在機槍不一樣,馬克沁用水冷卻槍管,這方法比空氣冷卻有效得多,可是水卻很難攜帶。

馬克沁機槍,注意圓筒形的槍管,除了前面有突出來的地方是槍管外其餘都是水箱,另外馬克沁也最早引進彈鏈的概念,只不過是使用布來製做就是了。
 
  舊槍的歷史我懂得不多,這段基本上都是找維基的所以就不講了。總之呢,許多國家都裝備了馬克沁,在後來的一次大戰中,戰壕裡的機槍就不知道殺了幾萬個人,之後機槍繼續發展,演變到現在出現了許多種不同型態,大致上可以分成重機槍通用機槍以及輕機槍這三類。
 
  重機槍(Heavy MachineGun,HMG)
 
  重機槍基本上跟格特林或馬克沁這類要動物來拖曳的槍是同等級的,只不過威力更強。重機槍的口徑很大,比一般步槍口徑更大,通常是12.7x99(北約/美國)或14.5x114(華約/蘇聯)公釐這兩種子彈(但蘇聯也有12.7x108),可以射穿輕裝甲的車輛,也能輕鬆把人撕成碎片。


美蘇雙方的重機槍,M2(12.7x99)和KPV(14.5x114)。

  雖然重機槍口徑很大威力很強,但也因此後座力非常大,需要用三角架或輪架來支撐射擊,這也讓槍身重量大幅增加,這是因為子彈大,容納的槍身也得加大加厚以因應子彈的體積與擊發時的力道,槍管跟彈藥也會變重,已經不是步兵能攜帶使用的程度,所以重機槍也很常裝置在車、船等載具上。
  
 
  通用機槍(General Purpose MachineGun,GPMG)
 
  在講到通用機槍前就不能不提提它的前身-中型機槍(Medium Machinegun),在通用機槍出現之前,它可以說是和通用機槍性質最接近的東西。

標準的中型機槍-美國的M1919A4。
 
  中型機槍基本上和重機槍很類似,只是體積、重量和彈藥都小了一號,外型上還是幾乎一樣的,考慮和步兵的共通性,中型機槍的彈藥多半是全尺寸步槍彈(請參考第一彈步槍篇),也就是中型機槍風行的年代(一、二戰)裡步槍所用的子彈。
 
  雖然比重機槍輕,可是中型機槍還是很重,更糟的是延襲重機槍的外型讓步兵根本無法隨身攜帶,比如M1919A4沒有槍托也沒有護手,更糟的是槍上沒有彈藥箱掛架(注意圖中彈藥箱放地上),步兵拿著不只沒地方支撐、打久了手還會被烤熟,多半是放在載具上(戰車車頂、轟炸機砲塔)或帶到定點架起來當支援武器(如上圖)。

M1919A4的改良型-M1919A6,增加了槍托和提把,不過槍管還是不能像步槍那樣握著,不然手會被烤熟,除非用布之類的隔熱。
 
  就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中型機槍的概念很快就沒落了(概念沒落跟這些槍還有沒有在用是兩回事),取而代之的是更輕、更好用的通用機槍。
 
  通用機槍的起源
 
  通用機槍的概念最早是從二戰時的納粹德國開始的,當時同盟國軍隊中步兵攜帶和部隊支援的機槍是不同的,而納粹德國用的是MG34/MG42,除了裝在載具上或陣地防禦外,也當做一般步兵攜行的機槍,火力比只有重管自動步槍的同盟國步兵強上很多,讓他們吃了很多苦頭。

MG42,很長壽的一把槍,相同的設計用到現在修改成MG3,也還在德國軍隊中服役。
 
  MG42有好幾個優點遠勝當代中型機槍,它只有11.57公斤(M1919重14公斤)、還有槍托、內建雙腳架(必要時可當前握把),除了接彈鏈之外還能把彈鼓掛在槍上(彈鼓裡也是彈鏈),這些設計都被後來的兵工學家奉為經典,也延用到很多作品上,像是M60。

MG42的50發彈鼓(其實是裡面裝彈鏈)。
 
  MG42除了步兵攜帶之外,也可以裝三腳架當陣地機槍、裝在戰車車頂(車體內不行),這是它之所以會被稱做通用機槍的原因,後來的人設計槍械也大多走一樣的通用路線,就不再使用中型機槍了。
 
  二戰後同盟國徹底了解通用機槍的強大和方便,紛紛開始研發自己的通用機槍,最有名的就是蘇聯的PK和美國的M60。



  一開始美國是希望將通用機槍當作步兵攜帶的輕機槍使用,不過最後發現,雖然通用機槍比重機槍/中型機槍輕了許多,但對步兵來講還是相當重,況且在步槍子彈口徑縮小後,使用全尺吋步槍彈的通用機槍子彈又不通了,所以最後還是取消了這個決定,改用FN的Minimi來當步兵班的輕機槍。此外M60之後也被淘汰,美國現役的主力通用機槍是FN的M240。
 
(至於蘇聯,他們沒想過拿通用機槍當步兵輕機槍,而是另造新槍,所以一直保持著同樣的武器配置)

美國現役的通用機槍M240B,大約比M60長十公分,多了兩公斤左右,步兵攜帶的方便性也比較差,帶有一些中型機槍的影子在。

  現在的通用機槍除了裝在車、船等載具當作固定機槍來使用外,在步兵方面則是編制為排用機槍,由步兵排(一排有四班,一班有十人)指揮當做一種支援性的武器。此外通用機槍一個重要的用途即為當作戰車的同軸(就是跟砲塔一起旋轉)機槍使用,通常這種版本會將槍托、握把和腳架拆掉,因為槍就固定在車體內,而且開槍已經不需要人直接操作了。

美國戰車用的M240G(7/13更正:原本是寫M240D,但D是裝在載具上人力射擊的機槍,G才是開關啟動的同軸機槍)。

俄國的PKT,T就是指Tank(坦克/戰車)。
 
  上面講到通用機槍用途正包含了守住陣地,不停開槍射擊來襲的敵人,但全自動射擊對槍管是很傷的,子彈和槍管磨擦的熱會累積得非常快,一下子槍管就會熱到可以烤肉。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樣子受熱嚴重的槍管,會對精準度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而且過熱的槍管也可能讓槍膛裡的子彈走火,更有可能膛炸,所以槍管的冷卻很重要。
 
  以前的機槍用水冷卻,但是用水既麻煩又浪費時間,水用完再找也不容易,所以後來通用機槍便改成空氣冷卻。但空氣冷卻效率明明比水更差,又為什麼要用呢?
 
  這是因為通用機槍的射手根本不必等槍管冷,而是直接換一根新的來打。
M60機槍更換槍管。
 
  直接更換槍管,不只省去攜帶水的麻煩,直接換上新的槍管也比繼續使用原本過熱的槍管好,不過缺點是有些設計不佳的槍管不能徒手拆要戴隔熱手套,而像M60這樣連腳架和傳動活塞一起拆下來也拉高了成本,但這些缺點在新式的機槍中並不常見,只有備用槍管價格比水貴的問題罷了www
 
 
  輕機槍(Light MachineGun,LMG)

FN Minimi輕機槍,雖然性能不是最好,不過卻是西方國家中裝備得最廣泛的輕機槍。
 
  輕機槍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當時同盟國軍隊裡出現了許多彈匣供彈,大小和一般步槍相近並可以全自動射擊的重管自動步槍,廣泛地裝備於步兵中,用來充當步兵班的支援武器,只不過這和當時德國用的MG34/42相較下,火力還是弱得可以。


二戰美軍裝備的白朗寧自動步槍,就是當時這類武器的典型。
 
  輕機槍的定義
 
  關於什麼才叫輕機槍,這個問題實際上一直都是爭論不休的,在大概是越戰之前,輕機槍的概念並不是很發達,步兵攜帶式機槍主要就是MG42一類的通用機槍,和前面說到的重管自動步槍(Heavy Barrel Automatic Rifle,HBAR,以下皆稱HBAR)。
 
  HBAR在二戰時算是蠻特殊的武器,因為步兵拿的都是栓式或半自動的步槍,裝彈量極少,而特別做出來要全自動、彈匣容量動輒二、三十發的HBAR,自然就變成像機槍般的存在了。
 
  但是現代有突擊步槍,每個步兵都能全自動射擊,大多數彈匣也都是三十發,HBAR的特色就沒那麼明顯了,目前的HBAR都只是將現有的突擊步槍加重槍管、加裝腳架並使用大容量彈匣/彈鼓而已。
 
  在二戰結束後,兵器開發者融入通用機槍的概念,套用它的一些設計,改用小口徑步槍彈使尺吋和重量更進一步的縮小,就成了現代的輕機槍。
 
  也因為這個原因,有些人認為擁有彈鏈、換槍管功能的連發武器才能叫做機槍,所以HBAR只能算一種強化型的步槍,基本上這算是狹義的定義。
 
  不過大多數人還是將機槍的定義簡單定為能夠長時間持續射擊的步槍,因此火力持久度相對比步槍長的HBAR,也可以算是一種廣義的輕機槍了。
 
※※※
 
  彈鏈式的輕機槍,最早出現的是蘇聯的RPD,它在1943年就設計好了,不過卻一直到二戰結束才開始生產並裝備。

RPD輕機槍。
 
  RPD用的是當時蘇聯制式的7.62x39公釐中間威力型槍彈M1943,和AK47/AKM用的是一樣的,鼓形彈箱裡有一百發的彈鏈,槍重七公斤,在那個時代的同級武器中可以說是很不得了的輕。
 
  但是RPD卻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就是它不能快速更換過熱的槍管,如果想要持續發射子彈,那槍管的冷卻是絕對必要的,但是戰場上沒時間等冷卻,槍管的不方便加上彈鏈不能和步槍彈匣互通,因此讓RPD的評價大打折扣。
 
  在RPD之後,比利時的FN兵工廠在1970年末也開發了類似的輕機槍,就是Minimi(Minimi是法文Mini Mitrailleuse的縮寫,「迷你機槍」的意思。

  在中間威力型槍彈後,突擊步槍進入小口徑步槍彈的時代,Minimi也理所當然的搭上了這股風潮,它用的是西方通用的5.56x45NATO彈。
 
  Minimi就像一把縮小復刻版的通用機槍,彈鏈給彈、快換槍管等功能都一應俱全,而在Minimi推出的時候,美國也記取了越戰的教訓,開始引進輕機槍的概念,在1984年正式採用Minimi,定型號為M249 SAW,SAW指的是Squad Automatic Weapon班用自動武器。
 
  除了彈鏈供彈和快換槍管維持長久的壓制火力以外,Minimi也有加入和步槍兵一起作戰的彈藥共通性,除了可以用彈鏈供彈外,在彈鏈進彈槽下方還有一個彈匣插口,可以裝上M16步槍的STANAG彈匣來用。

Minimi的進彈系統,左邊是用彈匣,右邊是用彈鏈。

位置圖,畫質有點爛不過應該還看得到。
 
  雖然設計者很用心的考量到機槍和步槍的共通性,不過這個設計並沒有得到士兵的好評,一個原因是多一個零件就多一分維修保養的麻煩,也會增加重量,其次則是,都說了是機槍,那拿步槍彈匣來用時也差不多沒救了,倒不如多帶幾條彈鏈比較實在,所以在之後的改良版Mk46中也移除了這個設計。
 
  但是就在彈鏈輕機槍的設計蓬勃發展並得到許多國家的大量使用時,身為輕機槍概念先驅者的重管自動步槍也是有在繼續發展的,其中最知名也最大量使用的就是蘇聯的RPK。

RPK輕機槍(在這邊採廣義輕機槍的定義)。
 
  蘇聯原本使用的機槍是前面講的RPD,不過也因為前面講的問題所以被請下台了,於是由設計出AK步槍的卡拉希尼科夫設計,並在1959年裝備了新的RPK輕機槍。
 
  RPK的外型跟AK非常像,像到只有槍托、槍管長和多了腳架三處不同而已。沒有錯,和AK長得一樣,和AK一起使用,就是它的設計初衷。它只重4.8公斤,和RPD、Minimi等彈鏈式輕機槍比起來真的輕太多了,使RPK射手隨步槍兵一起衝鋒、轉移射擊陣地和舉槍射擊都比彈鏈式輕機槍更方便更快速。
 
  RPK一樣是使用7.62x39步槍彈,但從AK的普通彈匣改為使用40發的長彈匣,也有使用75和100發的彈鼓,跟RPD完全不同的是,機槍手彈藥用完不必擔心,直接跟步槍兵拿彈匣就可以繼續戰鬥。

使用75發彈鼓的RPK輕機槍,值得一提的是,那形狀特殊的槍托是要讓機槍手長時間射擊時,以非慣用手扶持而這麼設計的。
 
  之後1974年蘇聯換裝AK-74突擊步槍,在此同時也一併裝備了RPK-74輕機槍,RPK-74和RPK差不多,只是子彈配合AK-74而改成5.45x39步槍彈,所以彈匣容量也變大了,變成45發,但可惜的是RPK-74沒有RPK那種75發的彈鼓,雖然有做出來,卻一直沒能投入量產。

RPK-74輕機槍,跟AK-74一樣使用了新的塑料彈匣。
 
  RPK/RPK-74也跟一般俄國步槍一樣,有S(折疊槍托)、N(夜視鏡)、M(換裝塑料護手與塑料折疊槍托)的各種版本。
 
  機槍的供彈方式
 
  機槍的供彈方式基本上有三種:保彈板(strip magazine),彈鏈(Belt),以及彈匣/彈鼓(Magazine/Drum Magzine)。
 
  保彈板(Strip Magazine)
法國在一戰中使用的哈契基斯(Hotchkiss)機槍,使用30發保彈板供彈。
 
  保彈板是種很有意思的東西,它的歷史在機槍中是最早的,格特林機槍就是用它來填充子彈。  

就像這樣。
 
  基本上保彈板可以說是彈匣的前身,只不過它只有單排,也沒有推彈彈簧,只是個放彈匣的盒子。體積大,使用方式也受限,一戰後在歐美國家很快就落伍了,可是日本卻一直沿用到二次大戰結束。

保彈板細部圖片。
 
  彈鏈(Belt)

美國愛用的分離式彈鏈,這種是M60和M240所用的7.62公釐M13彈鏈。
 
  彈鏈在機槍的歷史中僅晚於保彈板,而且非常成功,從十九世紀的馬克沁機槍到二十一世紀的MG4機槍都在用彈鏈,只不過是形式上的差別。
 
  最初的彈鏈是布製的,就像前圖的馬克沁以及M1919,不過之後就轉為金屬彈鏈,也是今天的使用主流。
 
  金屬彈鏈還可以細分成兩種:分離式(Disintegrate)不可分離式(Non-Disintegrate)這兩種,前者最主要是美國使用,好處是夾住子彈的彈鏈會隨子彈擊發而分解,換言之整條彈鏈打完就少了一整條彈鏈的重量,此外因為每一個彈鏈夾都是分離的,所以彈鏈長度可以自由調整

M249輕機槍的射擊,黑色的碎片就是彈鏈夾,不愧是美式作風,真的很浪費......順帶一提美國的5.56彈鏈是M27。
 
  當然它也不是沒缺點的,正因為彈鏈夾的設計特殊,所以彈鏈要透過配給,自行裝填子彈非常麻煩,此外彈鏈夾用過就丟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和成本的耗損。
 
  和分離式彈鏈相對的,自然就是不可分離式彈鏈,這種設計出現較早,MG42就有在使用,也是現在歐、俄系機槍的設計主流

PKM通用機槍,槍左邊那一條黑色較細的就是打完出來的彈鏈。
 
  不可分離式彈鏈基本上和分離式完全相反,優點就是省資源可以自己裝彈,缺點就是用完彈鏈的收納不便,還有彈鏈長度固定等。

  此外有些機槍上裝有類似彈鼓的東西,但實際上那只是放彈鏈的箱子,跟真正的彈鼓(Drum Magazine)是不同的,MG42就屬這種。
 
  彈匣/彈鼓(Magazine/Drum Magazine)
 
  彈匣這在我上一篇就已經講過了,而且彈匣容量少,HBAR會用的其實不多,所以沒什麼好提的,比較值得講的應該是彈鼓。

RPK彈鼓再一張。
 
  彈鼓有分兩種,一種是只有一個鼓的單室型,另一種是兩個鼓的雙室型,都是靠鼓中間的撥彈輪撥動子彈進槍膛,單室型比較早出現,二戰時就有了,雙室型則出現較晚,大概在1980年代左右,雙室型最有名的就是美國Beta公司的C-Mag(Centry Magazine,「世紀彈鼓」的意思),有9、7.62和5.56三種不同口徑的版本,裝彈量一百發。
 
  一個一百發裝5.56彈鼓(以CMAG為例)大約等於四個5.56彈匣共裝100發彈匣的重量,不過彈鼓卻不必換四次彈匣,但也因為這樣,彈鼓的彈簧力道很強,裝彈困難又很花時間,還有可靠性的問題,所以實際上的軍事應用並不多。

M16A2重槍管型裝C-MAG彈鼓,外觀黑色代表這是初期型,後期是半透明灰色以方便查看子彈量。
 
文章的最後,照簡單易懂的軍事常識慣例,放上幾張賞心悅目的好圖:

M60 GPMG~

H&K MG4,參考FN Minimi研發而成,一些設計比Minimi更好。
 
 
  感謝名單:
 
 
Wikipedia(English&Chinese)
 
Civilian Gunner
 
灰騎士-斯巴達711
 
智庫館長-冥想先知
 
從德國來的白騎士-Lancelot

厲害的畫師兩位
 
所有圖片版權皆屬原作者
如有侵權還請告知.......誰幫我把這句翻譯一下啊

61

91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代理人

Сухой Су-35( Su-35) 多用途戦闘機 手繪軍事素描插畫

[達人專欄] 以黨訓政到清黨期間的國民黨軍閥裝甲火車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