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2-11-12 21:34

[達人專欄] 美國與日本動漫交流的黃金時期

作者:PO PO

請注意!!圖片來源版權雖然都是來自官方的網站,但在文章編寫上,

是透過我自己整理加上看過作品之心得感想,以及與同好交流而完成。

而在法律上,轉貼圖片但文章內容是自己寫的也算版權保護的範圍內,

為此即便圖片是官方的,但不代表這是小人可盜貼我文章的無恥理由。

所以還請轉貼我文章的人註明轉貼來源處,如果未貼上我小屋網址者,

那不論轉貼多少,就別怪我對你們這些厚臉皮的人用法律途徑來解決。

本人再鄭重強調一次,看不到我背後佈景者,請自行更換電腦瀏覽器。

或者自己調整畫面上的亮度,因為我自己和許多人也沒覺得有啥問題。

文章是每一個人的心血,千萬不要想不勞而獲,感謝各位支持和配合。

還有我巴哈小屋的朋友人數已經到達上限標準,請各位改用訂閱的方式




本篇文章前言


首先,我先強調一件事情,這篇文章的出發點,不是為了爭奪誰優誰劣,主要是告訴大家,日美動漫都是互相尊重的。可是反觀台灣,不是捧日漫捧到對他國動漫有偏見,就是說日漫世界第一。為此,為了不讓日本王道迷來這耍偏見弄成筆戰,所以我在這裡先貼出一些真實的資料和數據,證明歐美市場上還是以他們自己的動漫為主,並非是日漫。當然貼出這些資料,也不是說日漫很爛,因為我承認日漫在歐美市場上也有一席之地,可是別忘了美漫在日本也有一席之地。但一席之地不代表就佔領市場,如果真要這樣說,日本有賣美國漫畫的日語版,我是不是也可以說日本被美國占領?答案是不行的,各自有各自的實力,才會造成今天的結果。只是,日本動漫的優點我想台灣已經知道的很清楚,所以下面資料是對美國偏見和特色做解說。

首先,我先貼出美漫市場銷售資料的連結請點,這網站的資料已經證明日漫在美國還是佔少數,更不用提排他性比較強的歐洲。而為何歐美中超級英雄是主流,主要是因為他們能聊的話題比較廣,比方說蝙蝠俠和超人,就可以提到人性的黑暗和光明面,或者人們怎麼看待超級英雄的,又或者如何面對自己的問題。至於正義聯盟或者復仇者這類團體,不只能對比成員間的不同,更可以扯到國際問題,或者社會對於超能力者聚集在一起的看法。而X戰警則多了種族問題,神力女超人和索爾還可以扯到宗教問題,再透過共同世界觀的交流,更可以將這些主題串在一起。比方說在蝙蝠俠一個故事裡,就有一個專殺同性戀的連續殺人魔,他說到上帝認為同性戀是罪惡的,他才有此動機。而因為共同世界觀的關係,正義聯盟成員中有一個就是天使 Zauriel,蝙蝠俠曾跟這位 Zauriel 聊過這話題,對方說到上帝是愛世人的,不論你是完美還是瑕疵,他都會愛,如果上帝真認為同性戀有罪,那為何創造出有同性戀的人呢?所以這讓蝙蝠俠用這句話反駁那個殺人魔。如果不懂美漫的人,可以用日漫想想看,是不是也是這種較嚴肅的漫畫,探討的東西比日常或者搞笑性漫畫多呢?

還有,超級英雄最主要出現的原因,是希望有特別能力的人能改變社會,所以自然會跟真實社會作連結,不提超級英雄作品,你說藍色小精靈或者丁丁歷險記這類歐美作品,他們也會把社會時事給搬上去。我想日漫迷很清楚這點,因為日本動漫也會,只是那是符合日本,或者文化類似的亞洲區,才會有帶入感。同樣有帶入感,歐美人當然就會喜歡自己動漫居多,因為很簡單的一個道理,自己國家的動漫,一定會有符合自己國家本身的文化。更再者,會不會老梗,這也是偏見,因為美漫的角色大多屬於出版社,不是創作者的,為此今天一個角色,可以由不同人來編寫,主要是看重視故事主題是什麼,就會請擅長那類型的編劇。比方說想要寫蝙蝠俠的人際關係,就會請擅長描寫角色互動的編劇來編寫劇情,如果想要寫蝙蝠俠策略對抗敵人的部分,就找這人來寫,不過也不會讓蝙蝠俠這角色失去該有的本質。如果不懂美漫的人,可以試想日本超級英雄作品中,如超人力霸王、假面騎士和超級戰隊等,是否他們的出現也是因為製作者希望能改變社會某些情況,是否這些超級英雄過那麼久,也換過不同編劇和製作團隊在創作呢?

畫家也跟編劇一樣,會因故事風格來決定,比方說蜘蛛人的故事,如果今天是平行世界的印度版蜘蛛人,會請印度畫家來畫作,如果是要講蜘蛛人的愛情故事,會請女性漫畫的畫家來畫作,這是歐美動漫的特色。另外,電視和電影的編劇,也有很多會被找來寫漫畫,同樣地很多漫畫編劇,同時也是著名的電影和電視編劇。並且編劇和畫家,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如台灣的咎井淳,韓國的 Jim Lee,英國的 Alan Moore,日本的麻宮崎亞,為此你說風格只有美國人接受,但除非今天這些漫畫公司不想做生意了,畢竟美國是多種族的國家,只有單一風格的漫畫是搬不上檯面,就像金鋼狼在日本的很多故事,也有很多是由日本編劇家在進行編寫。超級英雄漫畫也從未替政府宣傳,或者捧美帝主義,因為就像我上面說的,超級英雄的出現就是為了改變社會,自然也會打擊社會的不公,而這社會的不公,又包含了政府的腐敗。比方說蝙蝠俠在正統世界故事,從自己連載對抗貪污警察,到正義聯盟對抗貪污政府,以及美國上尉認為自己保護的是美國良好的精神,而不是政府,所以他也會為了種族問題,直接保護X戰警對抗政府部隊。

著名的厭惡政府,且蠻憤世記俗的歐美漫畫家就是法蘭克‧米勒,他的四大作品-蝙蝠俠系列、機器戰警、萬惡都市和三百壯士,你都看得到他在這些故事中所描寫的政府機關都很腐敗。雖然日本作品的製作跟美國不太一樣,但是各位不彷想想日本動漫也有些刻意用美式風格的作品,因為作者認為美式風格可能比較適合他們作品氛圍。但這不代表文化侵略,這只是一種創作者創作想要用的風格而已,試問如果日漫王道迷說日式風格是最強的,美漫都會畫上去,那為何市占率最高的DC和驚奇出版社,主流漫畫還是走美式風格居多,迪士尼動畫上還是走歐美風格?如果日漫真得有占領全世界,為何 Newsarama 這個美國最大的動漫論壇,很少報過日本動漫的新聞?很簡單,就像我上面說的,有一席之地不代表當地就吃這一套。還有一個更簡單的道理,如果大家都愛日本動漫,為何我會小小有名呢?為何一堆人會因為電影喜歡鋼鐵人和蝙蝠俠呢?


剛才也說了,動漫或者影集和電影,喜歡的主要因素還是有帶入感問題,所以很多非亞洲區域的國家還是以自己國家動漫為主,像我為何說歐美,而不是單指美國,是因為歐美彼此的關係,跟我們中港台三地與日本關係一樣,就是文化較類似的國家。加上歐洲國家的漫畫創作和事業其模式,也跟美國差不多,以及在我超級英雄知識篇的文章,也有說到歐洲國家的主要漫畫還是引進美漫居多,我給各位的聯結,也有相關的數據可以查詢。改編電影由於是宣傳給非看漫畫的民眾,為此會盡量用世界共通文化的元素,不可能用單一國家或漫畫文化太深的東西,再加上時間限制,所以才偏向特效爽片。但近年來,很多電影導演也是看漫畫長大的,所以決定將原作內涵的一面給拍進去。還有平行世界,平行世界只是美國創作自由衍生出來的東西,讓編劇和畫家可以脫離正統世界的設定,來幫角色創作自己想要的設定,而且我看美漫時間也不算短,但我從沒看過多重世界會影響故事的觀看程度。因為如果牽扯太深,這樣兩方的創作團隊製作故事,還要顧慮對方的創作方向,反而影響彼此創作品質,也違背創意自由。所以就算牽扯上,都只是簡單出現在背景,或者幾名角色互相交流,因此平行世界絕對不是一個故事的重心。會說平行世界複雜,是影響觀看的重大缺點,這也是偏見,就好像你看近年來一些假面騎士的電影版,是不是跟電視版為平行世界的關係,那請問會影響你看兩邊的版本嗎?同樣我看美漫,只要有去看,我也自然就分得清楚什麼世界和什麼世界。

關於世界觀和平行世界,引用我朋友的一段話"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很多人對美漫有很大的誤解,很多人都覺得美漫的世界觀太大很難明白,要讀美漫就要先了解世界觀,這種想法﹐我不得不說這根本是錯誤的概念。讀美漫跟日漫根本沒差,當你對一本漫畫有興趣﹐你就找來讀,你可以從最新的單行本或者連載開始讀起,如果對某角色有興趣﹐想了解那角色過去經歷哪些事,那你就找回舊的單行本或連載來做進一步了解。如果你覺得很麻煩的話,但還是有興趣,那你就從你看的那期開始建立你對那角色的認識。和日漫不同的是美漫同出版社的角色是處於在一個共同世界觀,可你仍可以透過你所閱讀的角色慢慢了解那角色所處在的世界,而不是把那世界觀的神或什麼的背下來﹐才開始讀,試問像制裁者這一類角色的連載跟宇宙神連上關係的可能性有多高。再來打個比喻,這就跟認識一位外國朋友一樣,試問你會去查那位朋友的過去之後才來當朋友嗎?日子久了你和他熟了之後也漸漸了解他的為人,也會慢慢的通過他了解到他國家的文化和環境,也知道更多他以前的經歷。所以說穿了想讀就找來讀﹐不要以世界觀龐大來當藉口。

因此,歐美雖然比較重視在世界的設定,但他們也知道讀者不可能有錢買所有連載,為此就像我朋友說的,編劇一定會讓你用這角色了解世界觀。我自己也常說搞不懂角色沒關係,但搞不懂世界觀不行,跟上段話其實也沒有矛盾。因為當你開始接觸一個角色時,你雖然可以透過這角色了解這世界觀,但你要搞清楚同樣一個角色是否是處在你要看的世界觀。可這也不難,就拿蜘蛛人來說好了,現在最主打的就是正統世界和 Ultimate(終極品牌),出版社也為了不讓人混淆,終極版蜘蛛人的漫畫封面一定有大大的 Ultimate 字樣,因為一個商業公司怎麼會不知道品牌的重要性,所以與其說世界觀,不如說懂品牌。因為終極世界觀,走得就是跟正統世界不一樣,給編劇和畫家自由創作知名的 Marvel 超級英雄,且有長期連載來發展架構。很多人看過我終極世界觀的上下篇,也知道跟正統世界差很多,這就是代表兩者品牌的不同,所以商品走向也不同。

還有超級英雄為何不殺人,那是因為超級英雄不論是幕後的創作,或者是處在虛構世界觀中,超級英雄都是被塑造成社會的模範,也因此不能做出不符合社會觀感的事情。當然有一部份幕後原因,我也不否認是反派的名氣所導致,但是如果超級英雄會私自殺人,那麼既然是一個模範,是否社會大眾會效法之,到時善惡標準都是那人說得算,到時每個人殺人都有自己理由。就連蝙蝠俠這種遊走在法律外的,他也只是用法律之外的方法來幫助法律,因為個人暴力是改善不了整個環境的治安,最後還是得靠法律。所以會殺人的,通常會稱之為反英雄,就代表他們不是主流的超級英雄,可是連制裁者本人也不希望別人像他一樣。當然有些作品,是設定成超級英雄是警察或者政府機關的士兵,那類有公權力的,他們是可以在一定限度下的規定去殺人。再來就是超級英雄既然希望能讓自己變成表率,就不會想讓人民害怕,這樣民眾不支持他們所做所為,那誰會跟他們一樣站出來改變社會,他們才會覺得自己更要遵守法律,變成社會的一份子。這些要素已經聊太多次了,最主要是因為上面也說過,超級英雄是被塑造成如何改善現實中的社會,為此超級英雄漫畫的題材,才會有很多社會要素來進行探討,才會有共同世界觀融合這類題材。黑暗騎士歸來,天國降臨和內戰,就是探討社會以及政府,與超級英雄的關係其最佳證明。但是偏見者常拿種梗在說話,好像美漫這樣是假道學,或者是美漫從來沒有把這當作梗,以為是自己發現,卻不知道動漫已經用過太多次梗,更不知道背後所帶出來的效應。

也謝謝大家耐心看完我打那麼多前言廢話,因為這篇文章我得說是為了讓大家知道日美動漫是和平交流的,我不希望日本動漫王道迷來破壞,也希望就算你不喜歡其中一個,也不要用不是事實的資料來評論你不喜歡的東西,因為這是尊重。而我在前言只幫美漫講話,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日漫在台灣動漫圈較多人看,所以不需要我幫忙說話,第二個是因為我很久沒看日本動漫作品,所以我的言論可能有點有失公平,但各位也可以看到我幫歐美動漫講話時,並沒有批評日本動漫,而是批評王道者。為此請大家來往下看文章內容吧~




互相交流歷史


根據日本與美國一些知名動漫部落客,透過其裡面文章的內容中,兩邊分析都推測正式交流的大致時間是從二戰後開始,也就是美軍入駐在日本開始。而交流的黃金時期,大多數人都是認為在七零到九零年代這二十幾年之間,但也有不少人是說是從六零年代晚期開始。先說一下,我個人沒看日本動漫很久了,而歐美動漫中,我個人比較偏超級英雄的,加上我是男生,其他作品大多是戰鬥和冒險取向的居多,對於完全女性向的作品不是很熟。因此這篇文章可能在資料上,是比較偏男性向或者超級英雄那一類的,但不代表日本只喜歡美國的超級英雄,美國只喜歡日本的超級機器人,只是就男性市場上來看,日美交流比較多的就是這兩者。

另外,這篇文章講得是交流,言下之意是指日美作品直接互相影響創作的,所以我不會寫出作品去國外紅的程度,畢竟這篇文章不是分析文。比方說美國的A作品影響到日本的B作品,或者美國的A作品被改編成日本文化版,我才會寫出來,就像等下文章提到的蜘蛛人和蝙蝠俠。如果是A國作品在B國很紅,可是卻沒有啟發B國任何作品的創作,我就不會寫,反之亦然,如七龍珠和神奇寶貝在美國很紅,但美國並沒有改良成自己版本或者推出相關的美國動漫,也沒受其風格影響推出什麼美國作品,那就不在我這篇文章討論範圍內。

還有我剛在上面也說了,我沒接觸的資料,我也不會寫出來,因為我不像某些人,不透過正確的資料,只為了裝懂和狂捧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亂說話和說謊,為此可能不完全。因此如果有人要補充,歡迎透過這篇文章的留言來講解,因為我還是得說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讓大家理解日美是互相和平交流的。當然我舉的例子,也是透過日美兩邊的知名部落格其資料完成,應該不會有失公平。


日美交流的黃金時期,認為是六零年代為開始的人,是由於在一九三三年的黑白電影金剛問市,隨後日本東寶公司買下金剛的版權,接著就在一九六二年推出金剛大戰哥吉拉的電影。當時的導演為本多豬四郎,特效監督是円谷英二,而且這兩大怪獸在這電影之前所登場的媒體,都是黑白電影,所以這部合作故事是兩者第一部彩色電影,也讓日本得知金剛,美國得知哥吉拉,故有許多經典歷史意義。而認為是七零年代開始的人,則是因為日本要宣傳超級機器人到歐美,於是在七零年代後期,美泰兒玩具公司代理超級機器人玩具,並推出英文語言版的卡通,只要是七零年代或者之前年份的作品,都不分公司全被美泰兒授權卡通進來。順帶提一下,在六零年代早期,美國就有引進鐵人二十八號,雖然有造成轟動,卻不是超級機器人在美國紅的推手。


原本日本就有引進許多歐美的動漫創作,只是到了六零年代晚期引進更多,而蝙蝠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原因是替蝙蝠俠當時打下世界市場的,是靠六零年代改編的歡樂影集(據我外公所說,當美國發明了電視,美國影集就引進世界各地,台灣還是引進日本代理進來的,可見影集比動漫創作的交流還早很多)。可這時的美國漫畫也進入白銀時代,蝙蝠俠漫畫劇情已經恢復以往的黑暗深度風格,讓許多日本民眾看了原作,驚訝到跟影集的大大不同,不過也開始知道漫畫能講出社會文化的真實性。

這裡解釋一下,這段話不是說當時的日本沒有出版這類作品,而是指同樣為虛構的娛樂作品,日本通常都用暗示性的,比方說用現實社會沒有的怪獸和組織,來暗喻人類自大,或者核威脅,不然就是政府的腐敗。而蝙蝠俠這角色雖然本身是虛構的,但裡面就可能用警察,或者政府,不然就是黑道這些真實社會有的組織,來表達社會問題,我個人認為文化不同,所以表達方式有差。而這也影響了一九六八年的鬼太郎和一九七三年的怪醫黑傑克,藉由妖魔鬼怪和醫生的角度,使得它們變直接點名社會文化的頭兩個日本作品。所以我常聽到現在台灣讀者,居然瞧不起鬼太郎和怪醫黑傑克,只是因為畫風不現在化,畢竟美漫我早就因為不好接觸,聽到雖然生氣但還能理解,可同樣是日漫居然也有這種膚淺的意見,真得是不禁搖頭

一九六六年,DC授權給日本自己創作的蝙蝠俠漫畫,是配合影集在日本市場的策略,主作者是桑田次郎左邊的圖是漫畫封面,劇情風格比較偏向科學小飛俠(科學忍者隊),為此是介於影集歡樂和漫畫嚴肅兩者風格之間。劇情主要對抗的敵人是個邪惡秘密組織,每回都會派個怪人來對抗蝙蝠俠和羅賓,右邊是同時期的韓國動畫,叫做黃金蝙蝠。據我日本動漫的同好說,日本第一個超級英雄叫做黃金バット(黃金蝙蝠),原是個紙芝居作品,後來被改編成漫畫和動畫。所以韓國這個作品,主角本身造型是直接引用蝙蝠俠,顏色改成金色,身邊的好人配角參考其他美國作品,英雄稱號和敵人設定直接拿日本黃金蝙蝠作品來用,至於車子直接採用蝙蝠車,飛機則是火鳥號,等於是混合美日的盜版作品。


另外,各位英文能力不錯的話,可以找找一本叫做 Bat-Manga!: The Secret History of Batman in Japan 的書來看,是由美國 Pantheon Books 出版社在二零零八年所發行。裡面收入了當時創作的所有日版蝙蝠俠漫畫,以及蝙蝠俠漫畫和影集,是怎麼衝擊當時和現在的日本其分析,甚至還收入了因受日本影響的中國和香港,藉此製作的一堆盜版蝙蝠俠商品照片,當然也有講解這個盜版文化。至於韓國的黃金蝙蝠有沒有被收入講解,據我有買這本書的美國朋友說是沒有,我個人私怨認為是不削收入吧XD


由於DC開啟了日美合作的先例,於是在一九七零年,講談社的漫畫雜誌月刊別冊少年マガジン,開始連載池上遼一畫作的蜘蛛人漫畫。除了跟美國原作版一樣,探討年輕超級英雄的心理,以及跟美漫一樣的探討社會時事風格,但此版本的主角和周遭的人都改為日本人,探討的時事也變成跟日本社會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有關(上面提到的黑傑克和鬼太郎對日漫的影響),比方說學生運動和日本政府對於越戰的看法,之後的故事畫風更加入池上遼一他本人的現代化風格。前六回的編劇是小野耕世,劇情上較輕快一些,且帶出一些原版蜘蛛人系列的好人和壞人角色,當然起源和設定都變成日本文化版本。第七回開始則改為平井和正做為編劇,所以後期故事比較多諷刺日本社會和其政府的腐敗,甚至蜘蛛人對抗的不再是反派,而是日本戰後社會的環境。還有要特別留意的一件事情是,當時美國的原版蜘蛛人故事,剛好進行到女友關被綠惡魔殺死的劇情,於是平井和正也將日版的女主角給賜死。這裡講個幕後,原本講談社是打算將整個驚奇世界觀,改編成日本版,但發現到日美漫畫創作文化上的不同,最終還是決定只改編日本比較喜歡的蜘蛛人。


接著分別於一九七七年一九七九年,哥吉拉和超級機器人給予驚奇出版社發行漫畫,但兩邊都要求希望能與旗下超級英雄互動,所以哥吉拉以及勇者萊汀超電磁機器人康巴多拉V惑星ロボ ダンガードA,都被設定在驚奇的正統世界 Earth-616 中。驚奇漫畫中的哥吉拉,是在日本附近的海洋深處長期沉睡著,但是到了一九五六年,被聯合國一個氫彈實驗所帶來的振動給喚醒,導致憤怒的哥吉拉出現在日本造成重大破壞。雖然說是可怕的威脅,但哥吉拉好像也認為日本是他個人領土的關係,所以常保護國家對抗侵略過來的外星人和其他突變怪獸,為此有時卻又像人類的救世主一樣。後來在七零年代末期,哥吉拉在日本已經消失好幾年,直到近年才在阿拉斯加發現它在一座冰山中(發現的眾人以為它處於長眠的狀態)。

很快得,哥吉拉就開始在美國大肆破壞,而專門處理這類危機的神盾,馬上就開始執行相關的作戰計畫,成立了以神盾副指揮官 "Dum Dum" Dugan 為首,組成夾雜日本科學家,和對抗怪獸專家的哥吉拉小隊,還為此開發出一台超級機器人 Red Ronin,以及專門對抗哥吉拉的神盾天空戰艦 Behemoth 號。除了神盾有開發專門對應的超級兵器外,哥吉拉也對抗過驚奇世界眾多的巨大怪獸和超級英雄團體。
但久而久之,有些人類角色開始會同情它,像是神盾副指揮官 Dugan,從一開始只執行追捕和毀滅的任務,最後都改成只要讓它離開美國才是最主要的目標。還有一位日本科學專家的孫子 Robert Takiguchi,他因為看過哥吉拉大戰過其他怪獸,而認為哥吉拉是一個英雄,在漫畫裡常被描寫的像哥吉拉唯一的人類朋友。

所以在最後一回,哥吉拉與驚奇四超人和復仇者,以及神盾部隊進行壯烈的戰鬥,最後就是這位人類朋友哭著勸退哥吉拉,於是哥吉拉就游回大西洋,而趕來的蜘蛛人則拍下哥吉拉回歸的照片(第二十四回封面)。往後驚奇沒有哥吉拉版權,是不能提到哥吉拉這個名詞,所以在漫畫裡只能用客串或暗示性的對話(通常是用失落時代的恐龍),表達哥吉拉仍存在於驚奇世界觀中。但如果要在劇情上演出,這時畫家會畫一個類似哥吉拉的怪獸,暗示哥吉拉的出現。而驚奇官方則宣稱理論上來說,這些類似哥吉拉的怪獸的確是哥吉拉,只是某些邪惡科學家或者反派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控制哥吉拉,才導致身體會有點突變。


至於美泰兒將超級機器人中的三個,給予驚奇發行相關漫畫來宣傳,連載標題叫做 Shogun Warriors。跟哥吉拉與原作還有點關聯的起源不同,超級機器人的故事全被改寫,畢竟用原作設定很難融入驚奇世界觀裡。在漫畫的設定裡,敘述兩個外星種族 Lumina Myndai,侏羅紀時代就在地球互相鬥爭,最後 Myndai 被打敗,形成假死狀態,而 Lumina 則也進入假死狀態,預防敵人甦醒。在近代,Myndai 果然甦醒,而他們的新領導者叫做 Maur-Konn,Lumina 也跟著甦醒,自稱是 Followers of the Light(聖光追隨者),建造了三個巨大的超級機器人,讓三位地球人做為駕駛員。故事中間,所有的 Lumina 都戰死,而 Myndai 、Nanda 和 Lem 三族外星聯軍向地球進攻,最後三大機器人與驚奇四超人合作擊退他們,隱形女則用力場能力抓拿 Maur-Konn。在驚奇失去版權後,用驚奇四超人第二百二十六的故事來解釋其後續發展,一個叫做 William McLaughlin 的超級惡棍,他駕駛一個巨大機器人 Samurai Destroyer 在城市進行破壞,李德馬上推測出這機器人可能跟聖光追隨者有關,因為只有他們才有製造巨大機器人的技術。結果原本的三個駕駛員也來找驚奇四超人求助,因為他們的超級機器人都被這位反派摧毀,於是七人在日本阻止這架邪惡的機器人。不過雖然勝利了,三位駕駛還是感到空虛,但最後也接受失去機器人的事實,決定從超級英雄事業退休,去過自己原本的生活。


在一九七七(哥吉拉)和一九七九年(超級機器人)之間的一九七八年,東映跟驚奇買下蜘蛛人版權,打算用日本特攝的風格來碩造蜘蛛人。作品標題為スパイダーマン故事是敘述年輕的摩托車賽車手山城拓也,發現到一架飛碟墜落到地球,於是身為博士的父親就來調查,卻沒想到被打算企圖征服地球的怪物教授,和底下的鐵十字軍團給殺害。於是拓也就從蜘蛛星人加利亞那邊得到的蜘蛛防護服,藉此變成一個擁有蜘蛛般超能力的蜘蛛人,和操作巨大機器人雷奧柏頓,開始粉碎怪物教授所有的邪惡計畫。這部日本蜘蛛人是歷史上,第一個有超級英雄駕駛巨大機器人這項概念的作品,這也讓驚奇和東映接下來再度合作,創造出第一個八手三郎團隊的超級戰隊バトルフィーバーJ/Battle Fever J。這個戰隊有受日本版蜘蛛人影響,於是變成第一個有巨大機器人的超級戰隊,而成員角色的設定也受到美國上尉許多啟發。


一九七零年,當時叫做 Takara Takara Tomy 買下孩之寶招牌商品,美國士兵公仔的 Combat Joe 其日本發行權。但後來發現日本小孩不喜歡大兵類的玩具,於是 Takara 將其改造,最後就推出了名為微星小超人的玩具系列。之後微星小超人系列的延伸,帶出了能變形成簡單飛行器的機器人,在往後的背景設定上,微星小超人則變成更像機器人的生化人,更可以轉變成各種日常用品,如顯微鏡、手槍、小型家電.......等。Takara 隨後想將變形的概念跟機器人更為融合,推出了 Diaclone(戴亞克隆)機器人玩具系列,裡面有分成可以變成車子和各種生物的機器人。一九八四年,孩之寶將前幾年買來的微星小超人和戴亞克隆一部份商品版權,給融合在一起,形成變形金剛系列,並開始與合作夥伴 Takara 合力製作。這裡我要說台灣維基很要命,他裡面寫說變形金剛是 Takara 將兩系列融合,以變形金剛的名義給孩之寶推廣到美國,這其實錯很大。我看了日美兩邊的維基百科和所參考部落格,都說是孩之寶買了戴亞克隆和微星小超人部分的玩具版權,然後為了配合美國文化將其融合,創造出 Transformers 這系列。所以變形金剛當時等於是美國文化版的微星小超人和戴亞克隆,就像現在的變形金剛玩具那樣,只是分成日美版本這種等級的不同而已,不過最後才決定獨立出來,由孩之寶負責商業推廣策略,Takara 負責機器人造型的設計。


一九七九年孩之寶將 Microman 改成 Micronauts 做為名字推廣於美國,並請驚奇出版社發行漫畫,來執行故事設定。原因是孩之寶想用驚奇的知名角色帶動自己產品,所以希望微星小超人能在驚奇正統世界觀活躍,也因此驚奇順勢帶入不同的自創外星角色,跟微星小超人一起冒險。設定中,微星小超人跟驚奇為這漫畫所自創的角色們,都來自於一個叫做 Microverse(微星宇宙)的地方,是地球的平行空間(不是平行世界),由一名叫做 Wayfinder 的時空旅行者,藉由 Sword in the Star(星辰之劍)創造出來的,主要是給流離失所的宇宙種族居住,所以有各式各樣的外星人,那個宇宙的居民只要讓自己身體縮小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來到地球。初次登場於美國上尉的連載,後來驚奇四超人和初代螞蟻人也拜訪過這世界,於是微星宇宙的戰爭也捲入地球。除了驚奇四超人和螞蟻人外,X戰警和 Cable 也是他們熟悉的戰友。在驚奇失去版權後,只有原創角色還可以繼續在故事中使用,因此團體也從 Micronauts 改名為 Enigma Force。版權角色則被解釋為厭倦戰爭,離開去尋找新的家園,或者跟某些原創角色一起戰死。另外,Enigma Force 的 Bug 也是 Guardians of Galaxy(銀河守護者)的成員之一,其團體的改編電影也將在二零一四年上映。


在變形金剛出生的一九八四年,孩之寶找來漫畫盟友-驚奇出版社,請他們再次替旗下產品發展故事設定,同時為了更能推廣玩具,這次也找 Sunbow Productions 推出卡通。有鑑於之前的合作,驚奇一開始也打算將變形金剛設定在自己的世界觀中,於是在第三回帶出神盾和蜘蛛人(從蜘蛛人的黑服裝來看,可以估計這時的驚奇世界觀剛經過 Secret Wars 大事件不久)。不過這次孩之寶卻打算將變形金剛弄成一個獨立世界觀,根據日本部落客的說法,是由於變形金剛外型的設定,有很多是 Takara 一些其他系列玩具的庫存所改良,甚至為了彌補一些設定上的不足,Takara 還買下其他公司的機器人玩具其版權,融入變形金剛系列中。因此這有很多不確定性在,所以才取消同世界觀的設定,這也是驚奇第一個版權作品沒有設定在 Earth-616 中。像之前介紹的王者之劍,這篇的微星小超人、超級機器人和哥吉拉,以及 Rom The Space Knight 都是授權且為設定在正統世界觀的作品。不過變形金剛有漫畫之前,孩之寶已經先改良過自己的 Combat Joe 的玩具,改弄成超級英雄風格的 G.I. Joe(特種部隊),也是請驚奇發行漫畫,而設定上與變形金剛為同世界觀。


由於變形金剛版權是屬於 Takara 和孩之寶兩邊的,為此在作品設定上是由日美共同製作,可也因為遠距離合作的關係,導致很多細節都沒有談好,G1系列就演變成日本和美國兩種版本。在日本版G1系列的變形金剛作品中,以變形金剛V跟美版差最多,裡面故事的地球小孩與變形機器人的互動,還有合體風格等這些繼承日本超級機器人的元素,也在日本變形金剛GI系列玩具線結束後,被 Takara 推出的新玩具-勇者系列(著名例子為勇者達剛,太陽勇者和勇者王等)其動畫故事直接引用。所以這也是為何有些勇者玩具跟變形金剛玩具是同模組,尤其是七合變體魔王跟 Sixshot,雖不是同模組,但概念類似害我不准兩支都買。

一九八四年Tomy 為了因應老對手的變形金剛玩具市場,於是成為東京迪士尼樂園的最大贊助者,同時也擁有迪士尼商品在日本發展的權利,也就是說當你看到日本迪士尼商品,就是 Tomy 負責,然後外包給適合的第三家廠商製作玩具、周邊和電玩等。也參考變形金剛其要素,啟發出藍光人系列(絕對無敵雷神王,元氣小子等)二零零六年,Takara 因為戰鬥陀螺玩具的失敗,被 Tomy 合併,變成迪士尼更有力的亞洲盟友。最近美國就有在傳迪士尼下一步就是買下孩之寶,兩者共同的盟友 Takara Tomy,就被日本認為是搭起兩家公司談論合併的牽線者,因為這樣它就能得到更多商業上的利益,現在謠言已破除。


一九七九年,日本推出不是超級系機器人的機器人作品-鋼彈,開始奠定了真實系機器人的基礎,而鋼彈的作品中融合了許多歐美科幻劇的設定。如 MS 發展的概念,就是來自於 Starship Trooper(星際戰將)一九五九年原版小說中登場的動力裝甲;新人類的意象則參考了一九六一年的波蘭科幻小說 Solaris(索拉力星),以及一九六八年的英國科幻小說 2001: A Space Odyssey(二零零一太空漫遊)和其續集;至於武器設定和戰艦戰術,還有不同種族間政治與交流的部分(鋼彈改成地球居民和宇宙居民,而非彼此為外星族群),則參考了一九六六年 Star Trek(星艦迷航)一九七七年Star Wars(星際大戰)。上面也說到美國當時迷日本的機器人,是從超級系機器人開始。因此鋼彈的出現,對於美日衝擊,不外乎都是不同於超級系機器人設定是完全虛構的,而是以真實科技的延伸,和機器人卡通也有深度的劇情這幾點。至於鋼彈也是第一個將不同創作弄為共同世界觀的日本作品,如UC世界觀就是由許多不同故事構成,只是活躍在不同年代或不同角度而已,而用 MSV 來補充機體和角色的設定,也類似於歐美的 Expand Universe 其概念。


一九五八年,日本集英社推出達夫吉田的漫畫連載,作品叫做マッハGoGoGo,隨後在六零年代被龍之子改編成動畫。在七零年代漫畫和卡通共同引進美國,標題改稱為 Speed Racer,隨後在一九九七年,龍之子為了再次推廣,將動畫版權給予DIC娛樂公司,重製一九六七年的原版日本動畫,自此美國動畫版權就落入在DIC手中。二零零二年,龍之子跟DIC一起製作新版的 Speed Racer X,可卻因為官司問題,美國只中撥放到十一集就被迫腰斬。八零到九零年代這中間,Speed Racer 陸續被改編成美國影集、漫畫和電玩。隨後到了二零零八年,Speed Racer 為慶祝五十周年慶,由導演沃卓斯基兄弟製作成真人電影,並由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發行,自然華納旗下的DC漫畫出版社,也藉由自身旗下品牌 Wildstorm(韓籍漫畫家吉姆‧李在 Image 出版社剛成立時的工作室,隨後賣給DC,除了出版自己原創的超級英雄故事外,也替DC出版社發行戰爭機器X檔案、佛萊迪、十三號星期五、鬼娃恰吉....Etc 等版權作品)發行了故事是全新原創的 Speed Racer 漫畫,封面和故事畫作都由台籍美國漫畫家咎井淳負責,編劇我不知道。


到了八零年代,鋼彈和六零七零年代的超級機器人不再是美國主流,超級系新主流是一九八一到一九八三年之間,東映所製作的百獣王ゴライオン機甲艦隊ダイラガーXV光速電神アルベガス等三部作品(以下簡稱聖戰士三部曲),真實系新主流是一九八二到一九八四年間,龍之子所製作的超時空要塞マクロス超時空騎団サザンクロス機甲創世記モスピーダ(以下簡稱超時空三部曲)。在一九八五年,東映和龍之子都想把自己的機器人作品弄進美國市場,為此分別給予 World Events Productions(WEP) Harmony Gold(金和聲,HG)兩大公司在美國發行的版權權利,並讓各自的三部曲弄 Voltron(聖戰士世界觀)系列和 Robotech(太空堡壘世界觀)系列。根據我美國同好說的,因為當時兩邊都是三個作品同時引進,東映和龍之子又希望在短時間的熱潮期內將三部作品宣傳完,於是美國才用成同世界觀。

另外,聖戰士系列要注意的事情是,由於前兩部已經在市場上發揮極致,尤其是第一部的百獣王ゴライオン,根本就是聖戰士系列的代名詞,導致第三部光速電神アルベガス雖然有出玩具,可是卻沒有將動畫撥出來,這讓萬惡且錯誤的台灣維基認為聖戰士只有兩部而已。還有為了不影響畫作品質,WEP請原公司東映額外製作了百獣王ゴライオン和機甲艦隊ダイラガーXV 其 Crossover 的二十集故事,讓兩個本來就是不同世界觀的作品做連結,但沒有在日本上映。而超時空系列,雖然金和聲將三部都弄成同世界觀,但設定上很難融合,因此將其改成同世界觀但不同時間點,比方說超時空要塞的故事,是發生在此世界觀一九九九年到二零一一年的事件,超時空騎團是發生在二零二九年到二零三零年,機甲創世界發生在二零三一到二零四四年。此外,金和聲和龍之子間,也替太空堡壘系列製作原創的電影,來補足中間時間點所發生的故事。

金和聲也改編超時空三部曲之外的作品メガゾーン:23 其第一部情節,來講述太空堡壘世界觀二零二七年的故事。當被改編的日本動畫版播完後,百獸王ゴライオン 就被WEP的澳洲子公司發行CG動畫版,二零一一年又有新版的動畫,現在由 Dynamite Entertainment 發行聖戰士漫畫,是以百獸王ゴライオン系列為主。太空堡壘目前也由DC的 Wildstorm 發行漫畫故事,以超時空要塞為主。還有一點要注意,因為林明美設定上是中日混血兒,所以她名字仍跟原版一樣,其他亞洲名字的角色則配合美國文化改名。


一九八九年,Tomy 為了在日本更推廣迪士尼,於是找來日本電玩公司任天堂SEGA科拿米卡普空四家廠商,分別改編本家的米老鼠,或者如阿拉丁和白雪公主等童話故事的遊戲,開啟了這四個日本電玩廠商積極改編歐美動漫的作品其熱門風潮。藉由迪士尼和其他歐美動漫改編遊戲的成功,之後四家公司開始買超級英雄作品版權來改編,由於太多所以我就最著名的幾個,科拿米的X戰警:大型電玩,SEGA的蜘蛛人(裡面可以選鷹眼、奈摩和黑貓),卡普空的制裁者(2P是選擇神盾領導者尼克‧福瑞),不過這些都是2D橫向捲軸,也就是每一關打小兵,最後對抗頭目的那種遊戲。至於DC漫畫的部分,則有SEGA和科拿米改編的2D橫向捲軸的提姆波頓版蝙蝠俠第二集,SEGA為了配合CBS的閃電俠影集在日本上映,藉此所做的動作破關遊戲,以及為了配合蝙蝠俠卡通在日本撥放,由科拿米製作的相關電玩。

一九八九年,Dark Horse 漫畫出版社在 Dark Horse Presents 第三十四回到三十六回,推出了第一個異形大戰終極戰士的故事,隨後一九九零年終極戰士二的電影裡,出現異形的頭骨做為終極戰士的戰利品,雷利‧史考特於幾個月後,編寫了第一個AVP故事而造成轟動(但他不喜歡改爛的電影版)。接著任天堂被找來推出第一個AVP遊戲,隨後卡普空將其改編成2D橫向捲軸遊戲,SEGA則將異形第三集改編成大型機台的射擊遊戲,使得漫畫也開始引進到日本,讓AVP系列更受歡迎。還是那句老話,異形或者終極戰士迷都不討厭AVP的優秀原作漫畫,只討厭改編的爛電影而已。同樣是在一九八九年,任天堂製作了第一個忍者龜電玩,但是改編自原作漫畫版,之後科拿米製作了改編自一九八七動畫的2D橫向捲軸遊戲(我們小時候玩的就是這款的第一作)和其系列作,然後再製作格鬥遊戲版,SEGA也有製作一些忍者龜電玩。

一九九四年,卡普空製作了X戰警的格鬥遊戲-X-Men: Children of the Atom,採用造形是吉姆‧李的畫風,並有豪鬼做為隱藏角色客串。隨後,卡普空不再局限於X戰警系列,推出 Marvel Super Heroes 這款有其他驚奇系列英雄參戰的格鬥遊戲,這故事改編了日本當時引進的美漫中,最受歡迎的驚奇大事件,也有可能是復仇者二電影主要改編故事 Infinity Gauntlet,因此在遊戲裡會有無限寶石來協助戰鬥。然後卡普空用X戰警系列與自己的快打旋風系列進行 Crossover,接著就開啟了 Marvel vs. Capcom 一系列作品。


一九八四年,幻影工作室推出了忍者龜漫畫,而帶動忍者龜世界市場的,是一九八七年的動畫版,這使得日本開始喜歡忍者龜。後來在一九九七年,日本忍者龜的玩具代理商,為了推廣他們替忍者龜製作的原創玩具,所以製作了與一九八七動畫版同世界觀的兩集OVA,稱為忍者龜:超人傳說篇。在這故事裡,忍者龜會得到特殊的力量,變成類似超級英雄的狀態,也會獲得類似聖鬥士星矢風格的裝甲,甚至四人還能合體一個有翅的巨大化忍者龜,至於電玩請看上段。還是要說,忍者龜原作漫畫不是給小朋友看的,要注意喔。


一九八九年(看來日美交流發生最多的都是在這年= ="),英國的 Bluebirds(藍鳥)玩具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口袋玩具,那就是 Polly Pocket。結果此系列賣得非常好,於是藍鳥玩具公司替男生市場,額外開發了一個叫做 Might Max(萬能麥斯)的口袋玩具支線,後來還衍生出場景玩具。為了宣傳,藍鳥玩具找來美國動畫公司製作萬能麥斯的四十集動畫,在世界各地造成迴響,開始了口袋玩具和場景玩具風潮,如星際大戰、忍者龜和提姆波頓版(非他本人執導)蝙蝠俠第三集,以及日本的哥吉拉,也都藉由不同玩具公司推出同類型產品。另外,萬能麥斯就跟變形金剛一樣,玩具會分成日美兩種包裝版本。


一九九三年Saban 娛樂跟東映買下超級戰隊改編版權,從恐龍戰隊開始了 Power Rangers(金剛戰士)的系列。由於改編成美國文化版本,所以金剛戰士傳播地很快,也讓 Saban 開始策劃,將其他日本特攝英雄變成美國文化版。首先是將超人機メタルダー時空戦士スピルバン宇宙刑事シャイダー三者融合,並於一九九四年推出的夢幻戰警假面黑騎士RX Masked Rider,以及將重甲ビーファイタービーファイターカブト兩者融合的 Big Bad Beetleborgs。這些作品的出現,讓美國認識更多特攝英雄類型,尤其是金屬英雄,變成美國第二個喜歡的特攝英雄系列。另外,不同於 Saban 都跟東映合作,DIC娛樂公司則跟圓谷公司合作,改編了電光超人。Saban 當時為了讓假面騎士影集在撥出前,先讓觀眾認識一下這個角色,所以特地用金剛戰士三集讓RX客串來宣傳。當金剛戰士改編到電磁戰隊時, Saban 剛好這時有自己的忍者龜影集,所以也讓他們跟金剛戰士 Crossover 來打廣告。不過要注意,美國自從RX後,有一陣子沒有改編假面騎士,直到龍騎才有新的改編作品,還有美版戰隊某些原創裝備,也有回流給日本原版。




黃金時代之後

黃金時代結束後,日美仍然有作品在互相交流,但比較少新系列進行改編的交流,只有金剛戰士和哥吉拉那類從黃金時代開始流行的作品才繼續,現在最多就是彼此作者跑去對方那邊畫作,或者概念上有交流而已。根據我美日朋友共同的分析,美國比較喜歡日本七零到九零年代風格,是因為那時作品風格跟美國文化比較合,再者也比較沒有刻意賣肉賣萌,日本這邊則是不論是哪種文化,都想要趕快脫離美國的包袱,也因此導致兩邊越來越獨立。所以各位會看到美國流行的日本動漫主流,都是從黃金時代的七零到九零年代那些引進的作品和同系列的新作,比較少九零年代以後被創作的作品在美國紅,同樣的日本也是這樣。當然一開始也說仍有交流,這裡舉幾個例子,另外怕有人找碴,我這段話是說跟黃金時代比起來,不代表現在日美不流行雙方作品。而且萌的文化在歐美是有人喜歡,但一樣不是主流,這是文化習慣的問題,光從歐美動漫仍不這樣畫就知道了,何況歐美和日本都是尊重文化的國家,所以也會尊重自己文化,不會將他國文化當成自己國家主流。


一九九五年,Image 的 Top Cow 工作室推出超級女英雄 Witchblade(魔女之刃)這作品,在二零零六年,日本GONZO買下改編版權,但完全脫離原作和 Image 共同世界觀的設定。其實要說脫離原作是還好,起碼魔女之刃這個武器的設定,跟美國原版設定是一樣的,只是主角變成日本女人而已。隨後日本版故事,就由日本漫畫作品魔女之刃丈琉接續,但劇情並有沒有連結關係。


一九八九年,士郎正宗推出攻殼機動隊,其概念影響了一九九九年駭客任務三部曲,而駭客任務於二零零三年在日本宣傳第二集時,發行公司的華納則宣布日本、韓國和美國,三國將要一起完成駭客任務動畫。這個動畫包含了九個短篇故事,除了解釋第二集和第三集之間的情況,也解釋了駭客任務整個世界觀中,人類被機器人(電腦)統治前的歷史和戰爭,以及幾個不同角度的小故事來探討世界觀氛圍,也奠定華納往後與日本合作動畫的基礎。後來諾蘭世界觀的蝙蝠俠故事,也在二零零八年黑暗騎士快上映時,跟六個日本動畫室,分別製作出六個短篇故事,並集結成 Batman Gotham Knight(蝙蝠俠:高譚騎士)。照理說這些短篇故事時間點,應該是設定成開戰時刻和黑暗期士之間,不過有些工作室也承認,某些故事是不符合諾蘭世界觀其 Canon 準則的,甚至反而是連結到DC正統漫畫世界觀中。二零零九年,微軟的 Halo(最後一戰)系列,也由美國跟日本合作,推出九個短篇動畫故事,並命名為 Halo: Legend,講述了最後一戰世界觀許多戰役和補足一些相關設定,由華納發行。二零一零年,華納將旗下影集 Supernatrual(超自然檔案),第四度跟幾個日本動畫工作室合作,發行了超自然檔案的動畫版,補足角色過去和影集劇情部分。

這四個華納動畫系列,參予的工作室有:
STUDIO 4℃日本,參予製作的有駭客任務、蝙蝠俠和最後一戰。
MADHOUSE-日本,參予製作的有駭客任務、蝙蝠俠最後一戰和超自然檔案。
DNA-韓國,參予製作的有駭客任務。
Production I.G-日本,參予製作的有蝙蝠俠和最後一戰。
SQUARE USA, INC.-美國,參予製作的有駭客任務。
Studio Bones-日本,參予製作的有最後一戰。
東映動畫-日本,參予製作的有最後一戰。


二零零零年,驚奇出版社發行了 Ultimate(終極品牌),這品牌是指將旗下的知名超級英雄,跳脫為了配合大眾市場的正統世界,改用更現在化和比較黑暗寫實的地方,重新碩造相關設定和故事,而且也不同於大多數的平行世界故事,是幾個短篇就簡單結束,終極品牌是用長期連載來發展世界觀。這掀起了重碩造熱潮,如競爭對手的DC出版社,就推出了類似的 Earth-One 系列。孩之寶和 Takara 則各忙各的變形金剛品牌,雖然某些故事彼此有連結,但製作上都分別獨立進行。二零零二年,鑑於驚奇的終極品牌其成功,兩間公司再度美日共同製作變形金剛故事 Unicron Trilogy(邪神三部曲),將每個G1變形金剛角色其造型和設定,都重新碩造成比較現在化,為此邪神三部曲可以說是變形金剛的 Ultimate 版。


二零零零年,日本藝術家天野喜孝與歐美小說家尼爾‧蓋曼,將DC的 The Sandman: The Dream Hunters(睡魔:夢境獵人)給共同完成,故事牽扯到日本神話,也讓DC世界觀的日本神設定奠下基礎,這故事更開啟天野喜孝在美漫的事業。二零零二年,天野喜孝與驚奇出版社的漫畫編劇 Greg Rucka 合作,推出了以金鋼狼和幻影殺手為主的畫冊故事-Elektra and Wolverine: The Redeemer(幻影殺手和金鋼狼:救贖),這故事是設定在驚奇正統世界觀早期,發生在幻影殺手被靶眼殺死並剛復活後不久,也講述了幻影殺手與金鋼狼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情形,然後藉此產生感情,所以兩人有不錯交情的設定,就是從這故事帶出的。二零零三年Blame! 的作者貳瓶勉,也替驚奇出版社發行了一個金鋼狼故事-Wolverine: Snikt,故事是敘述金鋼狼在散步時,被一個叫做 Fusa 的少女帶到二零五八年,希望能夠拯救他們的世界。在這世界裡,人類為了對抗污染的毒素而開發一個細菌,但細菌卻暴走了,還產生意識將生物和機器給吞噬融合,形成一個名為 Mandat 的生命體。當然最後就是金鋼狼殺暴對方全家,接著就被 Fusa 傳回去正常世界,此故事不是設定在正統世界。由於貳瓶勉是最後一戰粉絲,事後他也幫 Marvel 繪製最後一戰的漫畫故事。


二零零零年,動畫身分同時也是本名的菊池通融,他擔任人物設定的超音戰士受到美國注目,於是以漫畫作者身分麻宮騎亞,開始替美國漫畫產業工作。因為小時偶像是蝙蝠俠,所以他第一個繪製和編劇的,就是正統世界的蝙蝠俠故事-Batman: Child of Dreams(蝙蝠俠:孩提夢想),接著還有驚奇出版社繪製X戰警正統故事和一部分平行世界故事,幫 Image 出版社製作過一個短篇漫畫,然後替 Dark Horse 編繪了一個地獄怪客的短篇和一些星際大戰漫畫。他不像韓國的吉姆‧李、台灣的咎井淳,和英國的艾倫‧摩爾是入住在美國的外國動漫創作者,所以能夠參予美國漫畫出版社四巨頭的創作,實在是一個創舉。

麻宮騎亞讓蝙蝠俠融入日本社會的設定在市場很成功,使DC決定跟國外漫畫出版社繼續合作於是在二零零三年香港玉皇朝也跟DC共同推出了 Batman: Hong Kong(蝙蝠俠:香港)的故事,同樣是作者邱福龍小時候也很迷蝙蝠俠的關係。這也影響邱福龍往後自己推出的作品,也就是龍神其主角造型,甚至香港當時還有電影,和港劇都有類似或參考蝙蝠俠造型的角色出現。二零零八年夏目義德也參予了蝙蝠俠漫畫的創作,原因也是想替小時候偶像創作劇情,作品叫做 Batman: Death Mask(蝙蝠俠:死亡面具)

但要注意的事情是,這三個外國出版社所製作的蝙蝠俠故事,不是像以前一樣是改編成自己文化版本的,而是將美國原版設定的蝙蝠俠,將舞台移到創作者所在的國家,所以都發生在正統世界中。還有一個地方較不同,通常美漫故事裡,如果外國將是故事核心舞台的話,比方說發生在日本,那就會請出版社旗下的日裔美國人,或懂日本文化的人來擔任編劇。但這些故事反而是請當地漫畫出版社合力製作,根據我日本同好說,主要是因為用自己國家出版社發行大家所喜歡的國外作品,會非常有親和力。


九零年代,華納請布魯斯‧提姆主導DC動畫世界觀,其中他的左右手就是日裔的 Glen Murakami,擔任此世界觀的藝術總監,之後也是動畫世界觀的未來蝙蝠俠,其電影小丑歸來的編劇之一。接著 Glen Murakami 發現少年泰坦漫畫在日本年輕讀者中很受歡迎(可能主角是少年的關係),開始興起了製作日式風格的少年泰坦動畫其念頭,於是在二零零三年Glen Murakami 創作了美日風格合併的少年泰坦動畫版,還請了日本搖滾女子樂團 Puffy AmiYum(帕菲亞美由美)製作主題曲。原本帕菲亞美由美在世界各地都蠻有人氣的,透過此動畫更加深了知名度,於是少年泰坦動畫的另一個創作者,同時也是華納卡通頻道的創意總監 Sam Register,就藉此推出以她們為藍本的卡通 Hi Hi Puffy AmiYumi(嗨嗨帕菲亞美由美),評價雖不錯,卻因 Sam 離開華納而取消,兩部作品都有透過DC出版社發行相關劇情補完漫畫。


二零零九年,美國漫畫大師史丹‧李決定要用日式風格呈現自己的美式作品,一個是他提出概念,並由通靈王作者武井宏之負責畫作的機巧童子。另一個是由他創作,並由日本公司 Bones 製作動畫故事,太田多門負責漫畫故事的 Heroman ,後者偏超級英雄。兩者在日美都有不錯的評價,史丹‧李也是老樣子,一定會在他參予製作的作品裡客串角色演出,不過我沒看就不好評論太多,有看的人來補充吧。


一九九八年,日本 Sunrise 公司推出了 Cowboys Bebop(星際牛仔)此動畫作品,其中 Bebop 原意是指爵士樂中的分流比波普,為此動畫中的配樂都帶有比波普的風格,加上融合美國文化的科幻和牛仔兩大文化,被世界譽為融合西方文化的日式作品其先驅,Trigun(鎗神)就是繼承精神之作品。吸血鬼獵人這類娛樂文化,從歐美傳到日本時,造成非常大的轟動,因此一九八三年誕生出了菊地秀行和天野喜孝的吸血鬼獵人D,不過吸血鬼獵人D帶有的是歐洲動漫風格,而第一個帶有美國動漫風格的吸血鬼獵人作品,就是一九九七年平野耕太Hellsing(厄夜怪客),不過這本漫畫非常優秀,居然在美國最喜歡的日漫票選中輸給火影忍者,可能是日本文化中忍者較受美國喜歡,以及加上動畫版評價差的關係。

一九九九年,一個集合歐美的黑色電影、蒸氣朋克和偵探警察影集,以及日本東寶怪獸電影風格的超級機器人作品-The Big-O 登場(OP也有超人力霸王等特攝片風格),不過日本收視率不佳,卻因為深受美國喜愛而有了第二季,並在隨後推出改編漫畫,其分鏡酷似於美漫。二零一零年,由 Gainax 推出的 Panty & Stocking with Garterbelt(吊帶襪天使),裡面動畫會隨著劇情,從歐美跟日本風格來彼此轉變,相當有趣,正符合美國動漫什麼題材適合什麼風格其文化。一九九九年,岡崎能士推出的漫畫 Afro Samurai(爆炸頭武士),應該可以說是首個融合美國黑人文化的日本作品。由於武士也是美國喜歡的日本文化,於是在二零零七年,好萊塢巨星山謬‧傑克森就提出合作,並擔任執行製作人和配音員,隨後就發行改編動畫,動畫OP就是以黑人搖滾樂作為配樂。二零一一年Sunrise 製作做了 TIGER & BUNNY 這動畫作品,由於人物設定是由蝙蝠俠迷的桂正和負責,所以故事裡的角色,偏向歐美風格(但個人認為比較像以前的特攝作品電腦警察),但劇情還是以日式風格為主。此外,和月伸宏的作品其角色外形,也都有參考和直接引用歐美動漫的人物。


鑑於美日合作的實力,加上二零零八年鋼鐵人電影的熱潮,Animax 與驚奇共同製作了 Marvel Anime 系列,隨後在二零零九年的聖地牙哥動漫展釋放預告片。作畫的是 Madhouse 工作室,分別有鋼鐵人、金鋼狼、X戰警和刀鋒戰士四個系列被改編,而依據驚奇國際部門的總裁 Simon Phillips 說到,這四個故事是同一世界觀,但跟漫畫或者其他系列都沒有關係。作品主要是將驚奇英雄以日式風格重新碩造,金鋼狼是唯一四個系列都有登場的主角,不過作品彼此關聯性也不高。此系列從二零一零年開始撥放鋼鐵人,到二零一一年將刀鋒戰士給撥完做為結束,二零一二年底宣布二零一三年將會有個動畫電影 Iron Man: Rise of the Technovore,將會帶出此世界觀的神盾、鷹眼、戰爭機器、黑寡婦和制裁者等角色。


一直以來,壽屋製作了許多跟超級英雄和其他歐美作品有關的 PVC,尤其比較跟DC的蝙蝠俠有關,藉此建立不錯的合作關係。到了二零一零年,壽屋想要將DC知名女英雄變成日本版(看得出來比較類似九零年代,也是美國比較喜歡的日式風格),所以進行了 Ame-Comi 系列的策畫,而DC也發行相關漫畫進行背景故事的設定。在這世界觀裡,只有女性超級英雄和惡棍,所以像羅賓和小丑這類男性角色,也會是女性。隨後,壽屋也跟另一個常合作的盟友驚奇推出一樣的系列,但目前沒有配套漫畫的推出。


二零零零年,驚奇出版社推出 Mangaverse 系列,這是一個以日式風格和原作,所推出的多重世界故事,世界編號為 Earth-2301二零零五年推出續集。這個系列集結所有美國喜歡的日本文化和動漫風格,所以如果想要知道日本哪些風格和文化是美國主流,其實看這個系列就知道,是美國七零到九零年代引進的日本作品。像鋼鐵人和她妹妹分別都有一套類似無敵鐵金剛(魔神Z)GP03的裝甲,制裁者是一個女歌舞伎殺手,蜘蛛人和瑪莉珍是蜘蛛流派的忍者等,此世界觀蜘蛛人也有登場在遊戲蜘蛛人:破碎空間裡。


二零零二年,太空戰士(最終幻想)和勇者鬥惡龍的公司-Square Enix(史克威爾艾尼克斯),與迪士尼共同合作,發展出 Kingdom Hearts(王國之心)系列的第一個作品,隨後就陸續發展許多續篇,兩邊都有為數不少的作品參予遊戲演出,主要是讓原創主角索拉,帶著唐老鴨法師和高飛戰士,到各個迪士尼電影和卡通作品的世界去冒險。二零零九年,古墓奇兵和殺手47的公司 Eidos Interactive,被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收購,兩者最新作品的角色設定和故事風格,多少有一些部分被日系風格影響。


二零一零年IDW成為發行哥吉拉美漫的最新出版社,不過由於IDW出版社其知名漫畫,如變形金剛、特種部隊、星艦迷航和超時空博士等,都是版權作品,所以不能隨意跟哥吉拉共同演出。因此東寶也做出讓步,給予IDW其他怪獸版權(以前只有哥吉拉這隻怪獸的版權,有給那些美國漫畫出版社),目前也正考慮將其他東寶特攝作品給IDW,希望能弄出一個東寶共同世界觀出來。




失敗的作品們


當然互相合作,不見得每個都很成功,近年來批評聲浪最多的,應該就是這兩部。一個是對美國人來說也為經典的七龍珠,在二零零九年,被福斯電影公司改編成成電影 Dragon Ball: Evolution(七龍珠:全面進化),一開始就有人在嫌選角,不過這還不打緊,因為後來大家也體認到日式動漫的風格比較不像真人,所以自然對真人像不像就沒放在心上,加上好萊塢的特效,照理說應該還可以期待。就如同我和美漫同好以前常說的,改編電影時間有限,所以只要電影有符合原作精神就行,設定怎麼改倒是其次。可七龍珠電影居然將最基本的原作氛圍給破壞,甚至連角色個性也不像原作,再者劇情也有是漏洞百出,一點都不嚴謹,自然評價就很差。再來就是 Image 的 Spawn(閃靈悍將)在日本也有造成轟動,所以日本的月刊電撃コミックガオ雜誌,也在一九九八年跟 Image 購買版權,發行日漫版的 Shadows of Spawn,跟原作氛圍很像,但就敗在劇情上。


也有一種交流是非常失敗的,那就是太強調某一方風格,導致外形上失去原作精神。近年來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在二零零五年,由日本漫畫家山中あきら推出的 Spider-Man J,以及 Madhouse 的金鋼狼。Spider-Man J 也是將蜘蛛人弄成日本文化版的故事,而且跟池上遼一的蜘蛛人漫畫比較不同的是,裡面有出現其他驚奇世界觀的人物,當然也是整個改成日式文化版本。不過我前面文章也說了,美國和日本,已經比較不流行把別人作品改成自己文化版本(除金剛戰士這些例外),加上那一雙大眼珠,根本就是被批評最多的地方。





附上相關影片

哥吉拉對抗大金剛的電影預告影片

美泰兒引進的日本玩具其廣告影片

日本東映改編的特攝版蜘蛛人OP

美國版超時空系列的太空堡壘OP

美國聖戰士系列互相合作故事OP

者龜超人傳說篇其OVA的OP

美日合作的駭速快手X其動畫OP

風格融合美式文化風格作品其OP

少年泰坦(悍將)動畫作品其OP

嗨嗨帕菲亞美由美動畫作品其OP

鋼鐵人之日本動畫電影版的預告片




補充資料連結

介紹歐美動漫其他類型的同好-藉此得知歐美不是只有超級英雄是主流
其他國家漫畫主要出版社的生態-藉此得知美國漫畫在其他國家地區的成長情形
美國娛樂發展演變(上)-藉此得知美國娛樂自己的發展仍跟自己文化有關,而非日本
美國娛樂發展演變(下)-上面文章的接續,主旨也是一樣
某些知名歐美搞笑動畫其梗的舉例-藉此得知歐美與日本的梗較不同之處
日本亞馬遜賣超級英雄漫畫的分頁-也可透過分類找尋其他類型歐美漫畫,日語版證明市場
法國最大電玩網站-藉此可以得知歐洲仍是以歐美娛樂為主流




最後的共勉之


看完大長篇的前言分析,和日美動漫交流的歷史,有沒有發現兩者文化是不是有不少類似的地方呢?甚至你還會發現日本王道者對美國動漫的偏見,其實在日本作品本身也看得到。我英文也算不爛,曾在許多美國動漫討論區看過充滿對於日本動漫歧視的話語和諷刺圖,這種人在台灣中一般稱之為美帝至上主義,意指發表不尊重他國文化言論,來凸顯和誇張的稱讚美國好。同樣在台灣和日本,也有認為日本動漫世界最強,卻刻意用偏見批評他國動漫的人,我不知道日本怎麼稱呼這種人,但這種人被日本人罵得更重。就因為日本是動漫大國,所以正常情況的粉絲,會去理解他國的動漫文化,欣賞對方的特色,如果是用偏見而非事實批評他國文化,他們認為自己沒有那種動漫大國的風度。反觀那些台灣的日本王道迷,不斷說日本動漫多優秀,卻只會用非事實的偏見來笑他國動漫,卻沒有學到日本動漫粉絲的優點,在我看來這種人請不要自稱是日本動漫迷。

另外,如果各位有看過日本做的美國動畫,以及日本做的美國電玩,你就知道日本有很多人,比我們台灣更了解美國動漫和其相關劇情,反之美國也比台灣更多人了解日本動漫的創作,不然他們彼此交流的作品是弄不出來的,就算是太空堡壘那類的原創合併,也是要知道原作要素在哪,才知道要如何弄出原創發展來連結,像華納那四個與日本合作的動畫系列,也是要真有接觸和真有市場才做得出來。這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因為他們彼此尊重彼此欣賞,不像我們台灣很多人看了一個就瞧不起另一個。很多人常說,一個偉大的創作者,是不可能用不是事實的資料,隨意對與自己類似的創作亂下定論,反而是用客觀的角度,來吸收自己看到的對方優點,避開或改良對方缺點,讓自己作品更完美。這也是為何,日美兩國他們動畫能發展的更優秀,經濟和風氣當然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可是最重要的就是他們不會刻意歧視的心態。畢竟接受不同風格的東西,只會讓自己更開眼界,開了眼界創作技術才會上升,那麼偏見者是不是井底之蛙呢?

為此,最後我要說的事情是,你喜歡日本動漫而不喜歡歐美動漫,這沒關係。因為每個人都會因自己環境而有不同喜好,但是不要為了捧自己喜好的東西,去刻意貶低其他東西的價值。就好像日漫王道迷,常說別人用宅講他們是偏見,那為何要跟那些人一樣,用偏見而不是用資料看待其他事物呢?難不成就像我朋友說的,是自卑心作祟?因為被人偏見,就找更不受歡迎的族群出氣?但別忘了,不要用台灣的視野看世界,歐美動漫在世界各地也都很受歡迎。當然內心對討厭的東西自然有偏見,這也是人之常情,我現在也不喜歡日本動漫,你們想像得到的日本動漫偏見,我敢說我自己私下一定都講過,但我可以將自己認為討厭的地方,當作事實來批評日本動漫整個文化嗎?答案是不行的,因為這有失公平。

因為這種話發佈在公開的討論區,對喜歡的人是不尊重的,也不要跟我掰說是言論自由,你會在公眾場合隨意批評一個人事物嗎?你一定看到什麼不順眼的東西,都小聲跟自己親朋好友說。同樣的,論壇就是網路的公開場合,網路講什麼是跟現實要付一樣的責任,何況喜歡的人自然知道,你的意見是不是真有接觸才發表的。再者自由不能造成他人困擾,所以你可以不喜歡我喜歡的東西,但是請有同理心和尊重,不要因為沒接觸就用道聽塗說的資料亂評論。更不要像某位替官方亂發言的紳士、認為自己觀點是可以超越有研究專家的XO,以及某個只想表達自己也很懂的 Zoom 團體,而且這三者只用電影來評論原作,結果被人指證,只會惱羞說不是要聽你宣傳,或者講對方用專業壓人,卻不覺得自己沒接觸就隨意亂講是很糟糕的下流行為。

194

123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動畫《【我推的孩子】》釋出母親節視覺圖和特別影片!

【輕心得】被動式收入-《黃金經驗值》

【蔚藍檔案】腳指甲油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