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書籍】《FAB:MIT教授教你如何製作所有東西》

陸坡 | 2016-02-22 02:49:29 | 巴幣 20 | 人氣 1652

要什麼東西自己來做,自造者時代來臨
有誰知道一門實驗性的課程竟然可以引發全球自造的旋風。在一九九八年麻省理工學院開啟了一堂嘗試性的課程,名稱叫:如何製造任何東西。這堂課已每位選修的人想製作的個人用品為主軸,讓你學習自己想製做出來任何東西的機器使用方法和製造流程。《FAB:MIT教授教你如何製作所有東西》這本書說明關於「自製與自造」的重要性,和為什麼需要這樣的概念,這概念可以產生什麼樣的商品和對於世界造成什麼影響,是本書最主要的重點之一。



在小時候我們都曾經有過「自己動手做」或「動手玩創意」的經驗。用我們的小腦袋瓜和隨手可得的物品,做出簡單的玩具或道具。像是紙飛機如何飛更高,小船如何在水上更久。那時我們用的工具可能只是簡單的折紙和剪刀,因為我們只有接收過學校傳統美勞課的訓練,而自己做出來。相信以前學校美術老師除了叫你畫畫外,鮮少要你做彈弓或娃娃這些你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我們也可能做不出自己想要的,例如:一台會炫風衝鋒龍捲風的四驅車之類的。但是有沒有這種可能,如果我們在當時之道一台四驅車的原理,也許我們真的可以作出一台炫風衝鋒?這就是書籍裡所講的關於自造時代的主要原因。

只要我們學習邏輯與製作方式,或數學和編輯軟體程式的方法,可能就真的可以製作出你所希望的東西。當然太超現實突破現在科技所限的還是無法。不過在麻省理工中「如何製造任何東西」這門課程,學生們的想法的實踐或是這堂課延伸到各地偏鄉或城市的一般民眾,對於自己動手做這概念,都有著不錯回響。有些點子甚至超越麻省理工教授的想像,在東西完成讓人大吃一驚。我們可以把這個當成一個小小的專案,經由這些專案結果會發現,有時候可能只需要一個實作和教學使用工具,一般人也可以不透過專家自行製造想要的產品。



《FAB:MIT教授教你如何製作所有東西》裡面的章節很簡單的分為三章:「過去,現在,未來」。在過去章節講述關於文藝復興時代和工業革命的時代的產品製作,第二次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跟建築師除了繪製雕塑許多國家和宗教需求的作品,也有部分是製作自己想要的物品。這種不透過交換已自己欲望為主的自我創造,在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下喪失了一些關鍵性。工業革命中生產滿足大部分人的商品,但是卻忽略個人化的部分,而在資本主義下更是如此,市場決定製造的商品,導致太多東西在市場因素考量後,永遠不會被納入生產的行列。

人們開始走向「自我需求」,試著靠自己的力量,去學會如何製作出能滿足自己的產品。這是《FAB:MIT教授教你如何製作所有東西》書中關於「現代」章節所提到的。在這章節中用案例提到許多「個人製造」的商品。像是讓鸚鵡可以玩的電腦、能夠在街上放聲大叫的袋子、配合自己身材的腳踏車等等。製作的人都非專業人員,而是有著自己的需求所製作屬於自己的產品,不管是鸚鵡電腦、尖叫袋子、可以隨意配合身材的自行車。這些東西所需要成本和市場性都不是企業所願意生產的商品。



既然無法買到,那就自己做吧!這就是自造者時代的所要給的概念,也是現代主義進展到後現代主義的概念之一。在《FAB:MIT教授教你如何製作所有東西》書裡每當講到一個案例就會配合說明關於材料和製作機械甚至程式語言的部分。可惜的是每個章節講的知識有時候非常專業,如果不知涉及產業或有基本該領域常識的一般讀者實在很難去理解書中所舉立出來的知識內容。其中書中也提出許多最常在製作物品會使用到概念:像是硬體的使用、加減法虛實空間的所求、立體模型結構材質、程式運算和網路電腦語法。這些在現今普遍的知識其實在一九九八年麻省理工這課程中就已經都被提出過。

在台灣往往有重視工科輕視文科的偏質出現,但是麻省理工學院確驗證出,文科教育其實是一個社會上重要的一環。會使用一台機器但是卻完全沒有使用的原因,也就只是台肉身機器罷了。而在未來和現代社會中通才教育視一個重要環節,在過去東西方的教育也是以這想法為重。注重綜合知識和技能,偏重個人格性養成和人文質素。專才教育和通識教育,在當今社會理學習自我專業領域時,也得時時注意社會上的變動和科技知訊的變化,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事情,而不是等著人來解決,這就是成為自造者的第一步。


更多動漫畫電影書籍資訊請參照個人網站
可以點選網站內廣告給予作者小小的支持
喜歡的話請到粉絲團電影書籍回收桶按讚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