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網內人》── 復仇的雙面鏡

千晴 | 2018-03-15 22:52:28 | 巴幣 12 | 人氣 1340

  這本書最大的問題就是主角第一次出場我就非常討厭他,除此之外它只有兩個問題,所以可以稱得上是一本很優秀的小說。

 書名:網內人
 作者:陳浩基
 類型:犯罪推理、社會議題
 出版:皇冠
 時間:2017 年 08 月

  還是先來說優點吧?這本書的結構可以分為比重相當的上下兩半部,前半寫相依為命的香港庶民姊妹阿怡和小雯,小雯因為地鐵性騷擾案,在網路上被指為誣告者,最後跳樓自殺,阿怡因此找到「偵探的偵探」阿涅,揪出逼死妹妹的真兇;下半部則是阿怡繼續委託阿涅,對真兇的復仇;中間交錯八卦網站工程師抓緊大公司併購注資的機會篡位的故事,當然最後一定跟主線有關係。

  剛翻開來的時候,我想到宮部美幸,陳浩基用史筆將區雅怡一家的經歷迅速帶出,一路經過香港的難民、勞工、公屋等議題,讓濃縮庶民苦難的這一家與讀者站在一起,作為接下來讀者跟著阿怡尋找妹妹死亡真相的基礎,足見前一本《13 67》對歷史舉重若輕的手法。

  小雯的死源自網路上的爆料與圍攻,追查真相自然也得借助網路技術,不過推理小說的樂趣倒是沒有因為「機械性」詭計而減少,因為到頭來判斷的依據依舊還是人性,而技術本身的應用也是有炫學的樂趣,我對這方面並沒有很了解,至少看起來挺有一回事。

  不過就是那個阿涅,第一次出場時,阿怡接受其他偵探的介紹,來到他的住所,想委託阿涅調查在網路上發文抹黑妹妹的人,阿涅總是要擺擺主角的架子,先說句「這太簡單了,不接」,然後當阿怡說要去委託其他人的時候,又說「全香港能做到的只有十位,祝妳找到其他九位」,看到這裡我雖然火大,但還不至於對這本書不滿,可是接下來阿怡在劇情發展中,一路都扮演負責驚異、讚嘆阿涅的角色,換作是我聽到那句話,馬上就拿菜刀來威脅阿涅辦事了,反正什麼沒有就是爛命一條,把那個生活單純的阿怡殺了,誰不會懷疑最後接觸的人?偏偏阿怡不如我偏激(?),看得我很悶,一度想棄書,靠著想知道網路抹黑的真相和阿怡最後有沒有好好扁阿涅一頓,才撐下去。

  剩下兩個缺點要分析起來,就得涉及謎底,先照慣例,推薦這本書給:對五花八門的網路犯罪有興趣有宮部美幸對人物的耐心想探討冤冤相報何時了的人。









  首先,阿涅的真實身分社經實力太雄厚,他對施仲南的手段大量利用到金錢與地位,導致駭客的技術變得廉價,好像只要有錢就能辦到他的復仇。而最後用香姊的話,把他的目的從拿錢辦事的復仇代理人轉化成貫徹自身正義的黑暗騎士,把一開始確立的壞蛋形象全數破壞,角色反倒變得無味。

  另外,揭示阿涅身分的手法也很突兀,整本書雖然是第三人稱,但主線從頭到尾都是阿怡視點,卻在最後幾頁突然用全知觀點寫出阿涅部分的真相,好像故事掰不下去了,作者只好直接跳出來把人設塞給妳看,好看就算了,偏偏卻是前述的敗筆。

  第二個缺點是「真兇」杜紫瑜的背景設定,比起區家故事精彩的手筆,或許杜紫瑜偏離庶民的背景包含更多陳浩基的「想像」,所以斧鑿痕跡深一點,有些不太合理的地方,譬如杜紫瑜怎麼跟被母親拋棄的哥哥取得聯絡?杜先生既然重視繼女到要阻止她與哥哥聯絡,為什麼刻意假日自己上餐廳、不與繼女一起用餐?

  不過劇情上有一點我欣賞的是,最後揭露杜紫瑜抹黑區雅雯的動機,同時對阿怡狠狠一擊──她的委託從頭到尾都不是為了了解妹妹,我很同意復仇向來只是為了活著的人,但更欣賞陳浩基抖出這一面的手法。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