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屋創作

日誌2019-05-18 11:09

「煩惱是助道的因緣」—— 聖嚴法師《人行道》

作者:文月

為自己的苦難找到意義,什麼苦都可以熬得住。」——聖嚴法師為一代名師,其相關著作很多也非常結合生活、人生,以下為聖嚴法師著作,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78376
 
  我們會覺得有煩惱、有苦難,是因為不明狀況,不瞭解原因;倘若瞭解煩惱和苦難生起的源頭,我們就會明白,煩惱是庸人自擾,而再大再多的苦難,都是可以接受的。可是一般人處在安樂之中,多半不太會想到追究煩惱和苦難的根源;非得經過一番椎心瀝血的痛苦折磨,才會想去尋找答案;或者激發前所未有的潛能,以求突破困境。因此,苦難的磨鍊往往造成柳暗花明的人生轉機。所謂「憂以啟聖」、「文窮而後工」,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次大戰期間,猶太少女安妮在德軍佔領區下,過著非常人所能忍受的囚禁生活,但是她用完全不同於別人的觀點,以豐富的感情,看待自身的苦難,並展現苦難中的人性之美。她的日記書流傳後世,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她的觀點,不但讓自己得以離苦、也讓眾生分享了人性的光華。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另外,有一位修行者,在獄中三十幾年,受過無數苦刑。他怎麼熬過來的呢?他說,眼看熬不住時,只要轉念一想,這正是修忍辱行的好機會,也正好趁此機會為眾生受苦、為自己消除往昔業障。當然,他也並非就此打消求生的意志,最後他還是不辭辛苦,輾轉逃到西方世界。
  
  所以為自己的苦難找到意義,什麼苦都可以熬得住。當我們面對苦難的時候,能拿出方法脫離苦難,固然很好;倘若盱衡局勢,無法改變現狀,那就用最健康的心態來面對它,不怨恨、不絕望,也不是逆來順受。那才真正能從苦難中,吸收超越與成長的養分。
  
  雖說煩惱是助道的因緣,但這不意味著我們要「自討苦吃」,親身感受痛苦的滋味,那太愚蠢了!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前,並沒有親身受過生老病死之苦,但是,他從別人的體驗中,覺察到生老病死之苦,是無人可以免除不受的,因而走上悟道之路。所以,我們若能以感同身受的慈悲心,體察別人所受的苦,也可以成為自己悟道的因緣。

0

0

LINE 分享

相關創作

【東方Mix】2% Touhou EDM MIX

【書語】事態每況愈下,觀眾著迷下注「簡輯」

【yotoo】240610

留言

開啟 APP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