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明代也曾有大撒幣?多民族帝國的樣貌(二)

坪圳氏共和國人 | 2020-04-15 23:04:29 | 巴幣 24 | 人氣 444



  
「東亞」漢人社會紮根於儒學思想的政治體制,儘管一直都有「思想體系未能充分反映社會政治現實」的問題。(白話:想像中的認同成就,跟現實狀況比較根本兩回事。)

    然而幸虧中國有黃河、長江兩大河域,以其為中心的強大農業生產力與工商業基礎,成就比同時代其他地區更亮眼的經濟與文化,使得身為「華」的人們得以保持驕傲。
 
  特別是長江流域,不僅氣候溫和、降雨豐沛合宜,也有適合稻作的廣袤肥沃平原,更省產茶葉、桑樹等高經濟價值作物,自古以來就是絲織品、陶瓷等輕工業的盛行之地。作者認為,以上這幾點就足以說明,長江可是「東亞」的財富寶庫與集散地。

 
  與之相比,黃河流域雖然曾是孕育出漢字文明的「中原」地區(嚴格來說是秦嶺山脈與淮河流域以北),據說在遙遠的古代,這裡更是一塊被蒼鬱森林所包圍的大地,甚至在黃河還有飼養大象的紀錄(註1.)。然而,經過人們以「文明」為口號的濫墾濫伐,黃土高原逐漸失去水土保持力,造成全華北地區氣候劇變,產生嚴重的乾燥化現象。在這過程中,淮河以北仍然持續生產麥、高粱、玉米等作物,但是產量甚至不足以帶來經濟剩餘。
 

  不過即使如此,「中原」地區並沒有因此失去重要性,反而成為政治勢力的角逐點。導致這一點的原因是,生息在蒙古高原至東北亞廣大的草原中,擅長馬術的遊牧狩獵民族,這些民族為了更富裕的消費生活,謀求漢人地區生產的貨物,經常起兵南下或東進。而華北,正好就是他們的必經之路。
 
 
 
  元末時期,在反叛者有如狂風橫掃的淮河流域中,有一人從中崛起,重新建立了漢人主導的帝國「明」,他就是朱元璋。他從小生活在矛盾最為集中的地區,強烈執著於奪回被蒙古人搶走的漢人文化的榮耀,實現真正「中華」的理想。
 
  這個目標並非只是恢復漢人社會的安定而已。既然漢人的「華」是要透過道德的統治而獲得繁榮,讓周邊的「夷」歸心,藉此恢復一切事物應有的狀態,使得「天理」傳遍天下,那麼各地屬於「夷」的人們,就應該歡迎蒙古的統治走入歷史,支持「正統」的明帝國成立,並歡欣鼓舞地奔走至皇帝身邊才是。(筆者os:叫你們跟著老大哥一起狂歡,就對了。
 
  所以朱元璋頒發詔書,命令所有周邊國家前往新朝的首都南京朝貢。到了十五世紀國力恢復,著名的鄭和下西洋,一位出身雲南的穆斯林宦官率領數量龐大艦隊一路航向南洋(今東南亞)、阿拉伯半島周邊甚至非洲東岸。也是為了宣揚國威,要求這些國家前來朝貢。
 
  此外,朱元璋亦積極促成內亞對明的朝貢,並把重點放在西藏身上。這是因為明原本處在馬匹不足的狀況,且在驅逐了元之後,持續與蒙古高原的遊牧勢力產生對立,因此西藏產的馬對於明帝國來說相當有魅力。另一方面,對於居住在高原、缺乏維他命營養來源的西藏人來說,漢人地區生產的茶葉,也是不可或缺的物產。
 
  不過,雖然明一直試圖保持在四川、雲南進行的茶馬貿易的交換比例,但是因為它剛剛建立,西藏擁有軍事上的優勢,因此馬匹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於是明向他們宣傳說,若西藏人──特別是各宗派、氏族教團的高僧──肯向明進貢的話,明保證他們能得到元統治時期的八思巴高僧一樣的待遇。
 
  結果,明的朝貢國、朝貢僧的數量不斷上升,南京和之後的北京裏頭,開始出現各種服裝的使節形成熱鬧的景象。
 




 
  朱元璋創造出「中華」及其支配天下的理想,將前來朝貢的各國與各集團吸納於其中後,大體上便按照以下方式,產生同心圓的階層構造,或者說是世界帝國的秩序。
 
 
一、作為成功推動易姓革命的勝利者,朱元璋以「有德之士」的身份獲得天命,實現了「理」。他以天子的身份向天祭祀,成為君臨天下的皇帝。


二、敬佩且服從皇帝權威、向皇帝展現出恭順之意的朝貢國,皇上會封其支配者為「國王」,並給予「印」作為象徵,讓他得以自稱「國王」(朝貢國的國王自稱「皇帝」、或者只用一字皆為僭越之舉,原則上受到禁止)。

三、命令朝貢國奉正朔(皇帝訂定的年號)。如此一來,朝貢國也跟隨了「天」與皇帝意志運作的正確時間秩序


四、朝貢國遵守皇帝所訂定的間隔(以「幾年一貢」的形式)定期朝貢,而皇帝則依循《中庸》裡的「厚往而薄來」原則,給予其數倍的「恩賜」。透過這樣朝貢貿易,皇帝的恩德充分傳達到了朝貢國,如此更能期待「夷」對「華」的仰慕,積極吸收「華」的文明成果(此既「華」對「夷」的和平「教化」過程)。


五、皇帝為了讓朝貢國在朝貢中確實獲得利益,從而感受皇恩,因此實施嚴格的海禁,禁止私自出海與貿易行為。
 
 
 
  然而,這種伴隨著極大對外出超(筆者:尤其是後面兩點,根本大撒幣)的朝貢貿易,勢必需要經濟上的後盾。而當時支撐帝國的,正是建國後高速的經濟發展,尤其是美洲大陸與日本盛產的白銀大量流入,使得這樣發展得以實現。
 
 
  不過,如此的「中華帝國」秩序,終究只是執著於「中華正統」的皇帝想法與朝貢過程,所描繪的出的模型罷了。實際朝貢的各國人們,是否認真看待並實踐這種同心圓的關係,完全另當別論。
 
  只是,像是朝鮮、琉球國都是徹底遵守朝貢禮俗,也因此獲得巨大利益的國家。特別是西日本的武裝商業集團,在吸收朝鮮半島以及部分漢人海商、遊民後成為「倭寇」,大舉擾亂了「東亞」海域世界的商業秩序。於是,明透過給予朝鮮、琉球等國擔任仲介角色的特殊優待,並實施嚴格的民間海禁,打擊倭寇。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國的確獲取龐大的利益與繁榮景象。
 
 
  不過事實上,真正由衷地承認自己與明帝國之間從屬、朝貢關係的國家只有一小部分。足利義滿進行了朝貢(一四零七~一四一一年),但旋即又斷交,即使後來恢復了外交關係,日本採取的也不是正式朝貢關係,而是始終堅持「互市」這樣有限制的貿易方式(筆者猜測:這跟日本文化尊嚴不願低頭有關?)。
 
  另外,當時的西藏處在各種宗派及氏族集團相互對立、陷入混亂的狀況中,要擴建自己的寺廟,強化宗派的物質基礎,再也沒有比參加朝貢更好的機會了。畢竟他們能從朝貢貿易中獲得各種「國師」的封號,以及最少三倍以上的回賜。且許多明代皇帝皆對藏傳佛教為之傾倒,這也代表西藏僧人有大量獲得破格禮遇的機會。於是前去明帝國朝貢的西藏僧人連年增加,到了一四五零年代後,更是出現每年高達三千人的數字。
 
  然而,具有宗教名聲的高僧不可能有如此數量,這說明其中大量比例,都是俗人假扮僧侶的「假朝貢」;甚至據說裏面包含了以巨大經濟利益為目的而學習藏語、佯裝成僧侶的漢人。既然是「假朝貢」,那麼這些人連表面上對皇帝的恭順都令人質疑,他們在前往北京的途中,往往濫用使節的特權,不斷作惡。面對如此事態的科舉官僚們也不免發出哀號:「蠻夷的淫俗破壞了華夏的美好風俗。」
 
  如此的假朝貢,也同樣出現在實施海禁的海域世界中。就算有國王正式署名公文的朝貢使節,也經常在船上混入商人,超過限定人數。明帝國試圖以「中華」拼命打造的理想階層秩序,最終仍在人們追求經濟利益的動向中被迫改變。而且作者認為:高額且不惜代價的回賜所造成的國庫空虛,更是縮短了明的壽命。
 



 
  朱元璋自始自終都憎恨元的支配,努力恢復所謂「中華」的原貌。政變奪權的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永樂帝),為了給予蒙古決定性的打擊,更是舉行了數次遠征。然而不僅未能獲得顯著的成果,明成祖本人還在遠征中於蒙古去世。作者平野聰教授認為,作戰失利的原因有二:第一,明太過抗拒於北方蒙古,完全不理會蒙古為雙方之間的新關係所提出的互市需求。第二,明缺少構成機動性的馬匹。
 
  於是,基於華夷思想而對蒙古產生的抗拒與隔離政策,最終變成「難以根除蒙古」的恐懼心理,並且引發負面循環。明特地從南京遷都至元首都的大都,並更名為北京。再將該處作為監視北方的軍事前線據點,便是此種心理的展現。但是這並不代表明具備了足以對抗蒙古的騎兵兵力;重啟與蒙古瓦剌部的交易,也僅維持很短的時間。之後就是一四四九年,著名的「土木之變」更是爆發,讓明迫切的修築起長城。
 
  即使後來到了一五七零年,明自發性的與蒙古新興勢力俺答汗和解,過於嚴重的財政惡化,已經讓明的體制疲憊不堪了。
 
  如此內外相耗,明最後侷限在「保住『華』的顏面,即便這會讓帝國持續衰弱」或是「在華夷思想中邁向自我滅亡」的兩相選擇的混亂局勢裡,也給予了另一個全新可能性──清帝國的誕生。
 


 

 
 


上一章:

何謂大清?誰是中華?:多民族帝國的樣貌(一)


下一章:

儒和佛衝突?殖民還是中華?多民族帝國的樣貌(三)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大漠倉鼠
完美繼承了要臉不要命的優良傳統XDD
2020-04-16 07:34:55
坪圳氏共和國人
真的,除了極權主義手法,CPC跟前代明根本沒有兩樣
2020-04-16 08:11:17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