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2021年中華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

KANASHIMI | 2021-12-19 18:23:49 | 巴幣 2 | 人氣 243

我們投票選擇的不該是選項,而是其帶來的結果。所以我們應該先辨明每個選項可能造成什麼結果,才有辦法來依照自由意志揀選。遺憾的是,在臺灣,我們的選舉幾乎都變成單獨挑選選項,不顧後果。而下決定的原因,看似受所支持的政黨或意見領袖左右?很少深入理解後持有自己主見,且能據理力爭、對於反駁都能講出番道理的。連這次本來與黨派無關的公投,也被操作成藍綠對抗、黨派之爭。光是看四個選項皆同意或不同意的比率如此接近,不禁讓人懷疑多數人都聽從四個不同意或都同意的「指令」。而政治人物眼界又不夠廣闊深刻,甚至為著自己人(自己派系或所屬政黨)而非全體民眾的利益。我始終覺得臺灣的選民與政治環境還不夠成熟,只是人微言輕,不想說什麼。當然我的標準或許太高,畢竟我還覺得連美國民主都不夠完善。

既然這次結果已出,只能接受與想辦法因應。相較於部分國家考慮以核能為減碳良方,民進黨政府看來似乎想以天然氣作為主要過渡能源、完全排除核能,藉以轉換到清潔能源(或者更該說永續能源)。天然氣排碳量大概不會多環保,僅能期待政府加緊腳步讓過渡期短一點,空氣汙染少些,別因天然氣供需不穩而出錯。可惜先不說理論上能不能做到(有些再生能源不適合當作基載電力),就當前政府「2025非核家園計畫」的進度,實在令人有些擔心。假如過兩年停電更頻繁,那不只企業出走,民生用電、經濟也會受影響。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