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安靜是種超能力:寫給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話不多,但大家都會聽你說

尹弦 | 2023-12-02 19:33:46 | 巴幣 10 | 人氣 285

內向與外向並不是截然二分法,而是一個連續體,每個人都有內向、外向兩種的體系同時運作,差別只是在哪個體系較佔優勢、較常使用而已;社會主流文化仍然偏好外向,致使外向成為教育及社會化的「理想性格」,從幼稚園老師到菜市場阿嬤,每個人都會用各種方式跟你說要外向一點,就連高等教育、甚至職場上也一樣。

   人會去羨慕別人身上的特色,而這特色就是自己沒有的;想要擺脫「內向」的標籤,就得費力打造一副盔甲、戴上一副面具,把「理想中」的標籤-活潑、開朗、充滿活力一一的往自己身上加上去,因為可以保護自己,可是這盔甲、面具反而越來越沉重,忽略了追求這「理想中」的樣子,是社會主流價值的單一性,卻忘了自己原本的條件。

在刻板印象的標籤中,「內向」給社會大眾的迷思或多或少都會聽過:耍孤僻、膽小害羞…,「內向不是害羞,害羞是無法承受社會眼光」,是外界的刺激過多,讓內向者需要一個獨處的時間來回復自己的精力;而「內向」一詞,也不是拿來推託的擋箭牌;人在一生之中,後天因素所佔據的狀況包括成長環境、社會期待、教育方式、職業需求,這些狀況可能將一個人訓練更傾向外向或是內向。

也就是說沒有人可以明確告訴你,你一出生來就這樣,可以確定是有些人的基因卻具有內向特質,而內向造成的成因並不只是因為基因;人的個性就如同光譜,在極端的內向、外向之間,比例分配的不同,所散發出來的光也不同,這些光就是造就了現在的特質。

   社會文化是需要平衡,要有內向、外向,陰陽的調和,人朔型也是如此。內向的特質也是一種特質,重要的是與自己相處,
發覺自己的特色,去截長補短,而不是「因為我內向,所以我怎樣」,以偏概全的論述不僅危險,也會大大限縮發展的可能性


了解自己的個性,但不要被束縛。越理解自己時,越要更有意識的去突破自己的極限,不要被外向或內向這種標籤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創作回應

尹弦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312/28ca82f382e9b13fbcbc6df526e7bdd9.JPG
2023-12-02 19:35:42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