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遊戲《末日危城:亞蘭納傳奇》遊玩心得淺談

金手錶 | 2025-02-11 22:46:21 | 巴幣 168 | 人氣 326




中文名稱:末日危城:亞蘭納傳奇
英文名稱:Dungeon Siege:Legends of Aranna
主機平台:PC
遊戲類型:角色扮演
遊戲語言:繁體中文
遊戲發售日期:2004-01-09
製作廠商:Gas Powered Games
台灣代理:微軟


小時候家人幫我在微軟官網下載到末日危城的試玩版來嘗鮮後,
那一整個叫做興奮與震撼,宛如暗黑破壞神的3D版,
完全無接縫的地圖,進出室內外或走進洞穴都不用讀取,充滿著身歷其境感。
而且可以一口氣操控多名角色,自由養成各種能力的特色,
打造出一支由戰士、弓箭手、法師、補師所組成的隊伍。
童年時觀看完魔戒電影後,一直都很希望在單機遊戲中體驗到如同魔戒遠征團的冒險氣氛,
末日危城可以說是首度幫我實現了這個願望。

而末日危城有許多細節在2002年時也是很棒,喝藥水時會有啜飲的動作,
很實在的打擊感,射出的箭矢會很扎實的插在怪物身上,
相當具有層次感的地形場景,可以從高處射擊敵人。
怪物被炸開來的屍塊也會有物理效果,即時光照的陰影,讓影子會有長短的變化。
加上作曲家Jeremy Soule的交響樂(上古卷軸等知名遊戲也都有他參與配樂)
都讓這款2002年登場的遊戲成為歷久不衰的經典。



 


 
之後相隔一年推出的一代資料片亞蘭納傳奇(Legends of Aranna)
將冒險舞台放在了不同於主程式的亞蘭納島嶼,
呈現出雪地、叢林、沼澤、古文明遺跡等新場景。

不過資料片並不是將主程式的人物主角延續到新地點,
而是需要創造新角色從頭開始。
整體而言感覺上亞蘭納傳奇更像是獨立資料片,
以內容來講,除了有套裝系統、新敵人、新的法術技能以及半巨人種族,
除此之外與主程式相比新增加的內容並不多。
亞蘭納傳奇資料片的封面也與一代設計的很相似,
都是橘色頭髮的女戰士手持一把火劍,只是改了背景。

感覺上當年亞蘭納傳奇資料片在台灣上市後,人氣熱度也不算高,
大概是那時大家都在著迷線上遊戲,而玩的單機遊戲也是都以世紀帝國2、暗黑2、魔獸3為主。
但凡是那時期微軟代理的單機遊戲,都做得蠻用心,
有很精緻的大包裝跟印刷精美的彩色說明書,
遊戲內容的中文化更是做得很徹底,配音也都是中文的。
有趣的是,亞蘭納傳奇資料片也包含了主程式內容,
也就是只要買了資料片,就也有主程式可以玩。
不像其他遊戲的資料片都一定要搭配主程式才行,
個人是比較喜歡這樣的作法,
畢竟在2002年那時,有些人可能不太曉得資料片到底是啥意思,
買回家後要安裝才發現到原來還要有主程式才能玩,心情會很嘔。



 







 
如今要在網路上找到亞蘭納傳奇的實體光碟也幾乎是不太可能,
當時生產的產品包數量似乎不多。
所以假如已經弄丟了光碟,就只能從Steam平台上購買,
只不過Steam版的末日危城並不包含微軟的繁體中文版,
但玩家們還是可以找到中文字幕、語音檔來替換。

另外的缺點就是Steam版的末日危城1依然是2002年的舊版,
並沒有針對後來的作業系統或寬螢幕解析度去處理。
更糟的是居然只有主程式內容,不包含資料片,
所幸這些問題還是有解決方案。
只是我個人在4K螢幕上玩時,解析度調整後畫面會整個跑掉,
只能無奈地用1024X768的粗糙畫面去玩。
優點是穩定性方面還是很不錯,在Win11上玩並沒有碰到什麼太大的問題。

而末日危城1的程式優化功力確實是很頂尖,
最印象深刻的是乘坐一種漂浮平台快速移動到遠處的過程也都很順暢,
兩名人物分隔很遠的距離也都能零讀取無縫切換畫面,
不像有些遊戲連從一樓走到二樓都還要讀取。







 
 
完全專注在戰鬥體驗的末日危城,
確實是相當難得一見的角色扮演遊戲。
經過這麼多年後想要找類似的作品,還是不多,
畢竟這種可以控制多名角色的遊戲,可能都還是著重在劇情與人物互動方面,
比如說較偏向龍與地下城類的闇龍紀元等… …。
而非像末日危城般完全將故事情節或各種繁雜系統給簡單化,
一路上幾乎都是用很快的步調可以讓玩家們無間斷地殺掉源源不絕的敵人,
並且感受到角色升級成長、換裝備的樂趣。
可以單手用滑鼠操作,旋轉鏡頭,也是超級好上手。
又像是在玩即時戰略遊戲那樣控制部隊殺敵,不斷往未經探索的迷霧前進,爽快感也是十足。

希望未來也能有高畫質重製的末日危城1、2。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