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從思維機制解讀性善説

城作也 | 2025-02-14 12:00:07 | 巴幣 674 | 人氣 201

人類思維預設為「相信自己是對的」

您是否曾經認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錯誤的?
很可能在大多數情況下,您都是以「我是對的」的心態度過每一天。
這其實是人類思維的基本機制。


為什麼我們會認為「自己是對的」?

人類的思維具有以下四個功能:
  • 接收資訊
  • 儲存資訊
  • 比對記憶
  • 不斷進步
其中特別重要的是「儲存資訊」和「比對記憶」這兩個功能。
當我們遇到新的資訊時,會將其與自己的記憶進行比較。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沒有「自己的記憶是正確的」這個前提,就無法進行比較。


當被指出錯誤時會有什麼反應?

當他人說「你這樣是錯的」時,心胸開放的人通常會:
  1. 「啊,也許我錯了」這樣想
  2. 試圖糾正自己的想法
  3. 努力恢復到「自己是對的」的狀態
這並非因為想要討好對方,而是因為人類的思維本來就帶有「想要保持正確」的基本設定。


每個人都具有相同的機制

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他人也同樣以「自己是對的」的心態生活。
因為每個人都相信自己的記憶和經驗是正確的,所以容易:
  • 認為「我的想法是對的」
  • 認為「與我意見不同的就是錯的」
這是一個在生活中很實用的功能,但正是因為這個機制,人與人之間才會產生意見衝突和爭執。
即使想要保持謙遜,也只是轉變為「保持謙遜是對的」這種想法,本質的機制並沒有改變。
因此,理解「不只是自己,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這一點,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6則留言

2025-02-16 14:52:37
我有時在想到什麼 或是在當下有了一個立場 我會先保持沉默

一如你在文章裡說的 很多事情都得好好思考 自己是不是對的 又該怎麼調整

這對我來說 在寫小說方面的態度也很受用
2025-02-16 11:42:31
這問題我有想過。思維的糾錯機制很重要。就像AI模型一樣如果一直出錯的話就不會有人用。同樣人類也是不斷透過碰撞後學習。學習的終點跟目的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那是因為人天生就有強化說服力的機制。有些人無法說服,就去找其它人說服,總有跟自己想法相同的人
2025-02-16 12:41:06
如果將傳達自己情感和想法給對方的技術稱為說服力,那麼我認為你的觀點是正確的。人的心靈就像聲納一樣,是通過對方的反射來塑造的。最開始時,會向家人發送大量訊息,這些反響會塑造自己。因此,若沒有來自他人的反應,維持自我就變得困難了。他人就是整個社會。社會不斷變化,因此當前自我的正確性也會在不經意間偏離。通常,我們能敏感地察覺到這一點,因此會與他人進行溝通來進行調整。
2025-02-14 22:06:41
自我無法完全控制外界的任何人或情況。想要改變外部環境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世界不斷變化。那麼,我們應該做什麼呢?
那就是問自己「我害怕什麼?」
當然,立刻會得出「我害怕死亡」這樣的結論。但不要就此止步,而是深入探討「為什麼會害怕死亡,何時、因為什麼經歷而產生這樣的想法」。
重點在於檢視自己的過去經驗,而不是導出大家都會這樣想的普遍結論。

這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採取的方法。如果你現在快樂地生活著,那就不必去做這件事。
然而,對於那些感到生活非常痛苦的人,這值得一試。
2025-02-14 20:13:12
我想探討的是
在現今以流量、聲量為王的社會
個人如果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護城河」
我們還會是我們自己嗎?
若整個社會都否定自己
那麼自己倒底算不算得上「正常」呢?
2025-02-14 18:50:14
我從小就都認為「一定是我錯了吧」,然後一直被PUA到20多歲身體整個都爛掉後,才突然意識到好像不對勁.......
煤氣燈效應被身邊的「親友」們玩得很溜......(遠望)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