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大,你是我的第一個留言,寫文也是希望在這條路上不孤單。 希望彼此都能活得更舒適一些。
碩士畢業後的日子,比想像中還要空白。
以前總覺得畢業是一個終點,到了那天,之後再想辦法就好——可能是找到一份正職,開始存錢,人生進入新的階段。但當真的畢業了,才發現現實並不是這樣運作的。
原本在學期間學校的工讀工作快結束了,我把存款打開來看了一遍,盤算著接下來的生活,算是勉強夠用一陣子吧,但我沒有揮霍的餘地。
其實我知道,我還是得工作,因為錢是活下去的手段,這點我從來不懷疑。
出社會是什麼意思?我好像不想這樣。
我目前還是有在打工,雖然不是每天,但還是有一點收入,覺得這樣至少能讓自己過得不至於太緊繃。只是,我好像真的不想踏入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雖然那對許多人來說習以為常,但實在失去太多自由了,這兩三年更認真的接觸宅文化,我發現自己真的很想投入時間欣賞這麼多作品。
有時候會有點焦慮,會想著「這樣的生活是不是不太對?」但同時,我也不想過太積極的人生。
所以現在的計畫是很簡單:過得省一點,努力存一些,然後留住我真正喜歡的生活。
早餐跟漫畫
前幾天早上,大概10 點左右,我帶著新買的漫畫,走到家附近的麥味登,點了一份早餐。
這個時候,學生已經去上課,上班族也早就進公司了,店裡的人不算多,但還是有一些客人。有點好奇——他們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呢?自由業者?退休人士?還是跟我一樣,因為「還沒找到社會的位置」而坐在這裡。
說「還沒」找到,其實有點心虛,因為我其實沒有很想找。
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翻開漫畫,開始讀。
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這麼簡單的事,竟然能讓人這麼快樂。
早餐店的氣氛很輕鬆,沒有人催促,沒有課業壓力,也沒有工作的緊迫感,只有我自己,和這本書。世界依舊運轉,我只是選擇慢一點,選擇在這個角落做著不妨礙人,但卻很開心的事。
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但這個早晨,是有代價的
我還是吃了大概一百元左右。(希望有人推薦我更省錢的吃法)
如果一個禮拜來個兩三次,這筆錢其實不算少。但是買下了一段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
「不知道這個早晨要多少錢,但我想買下來」
我知道我還是得工作,因為這樣的日子不會憑空持續下去。生活是現實的,賺錢是必要的,我不可能一直躲在這個角落裡不面對社會。
但至少,在還能這樣選擇的時候,我想保留這樣的日子。
所以,我會努力存一些錢,努力讓自己過得不那麼拮据,然後,買下這樣的快樂早晨。
原來家裡蹲,其實也有努力的目標,只是很平凡。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
大家總覺得畢業就該趕快找正職,穩定賺錢,才是「正確的選擇」,但老實說,我會想著——如果我的目標是自給自足的家裡蹲呢?
這種生活方式好像不太常被記錄,可能是因為它不夠像個成功的人生吧。
所以決定開始寫這個系列,記錄一下這條路到底能不能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