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上的撞擊事件是指地球或其他行星和小行星、彗星等其他天體互相碰撞的事件。根據歷史記載,有數百個在特定地區造成死傷以及財物損失的小型撞擊事件(包含火流星爆炸)被記錄下來。在海洋發生的撞擊事件可能造成海嘯對海洋和海岸造成損害。
最近的一次重大撞擊事件發生在公元前的愛沙尼亞卡里,形成卡里隕石坑。
自從撞擊事件研究成為現在科學界的顯學後,在許多科幻作品中撞擊事件是重要的情節和背景知識。
避免小行星撞擊是指人們採取各種措施阻止小行星或近地天體撞擊地球並將之引向遠方。一個足夠大的小行星或其他近地天體與地球撞擊後,可能會引起大規模的海嘯或大面積火災,而且大量粉碎的岩塵和其他碎片流入平流層後阻擋陽光進而引發撞擊冬天。
6600萬年前,地球與一個大約10公里長的小行星碰撞後產生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並引發了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科學界認為這一事件導致了大多數恐龍的滅絕。
人們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除非採取防禦措施,否則小行星還是有可能撞擊地球。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2013年車里雅賓斯克小行星撞擊事件以及哨兵系統追蹤到的小行星已經引起人們對小行星威脅的警惕。
2018年4月,B612基金會表示:"我們百分之百肯定會被一顆毀滅性的小行星擊中,但我們並不百分之百確定什麼時候。"
同樣在2018年,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他的最後一本著作大問題的簡要回答中,認為小行星撞擊是地球面臨的最大威脅,並介紹了幾種避免小行星撞擊的方法。儘管如此,2019年3月,科學家們報告說,小行星可能比人們設想的更難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