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寫小屋文惹哇~
最近朋友們似乎對耳機圈有興趣
向小妹請教很多藏在產品背後的聲學基礎
每次聊這話題小妹就很擔心nerd out一堆人
久違得能暢所欲言讓小妹終於提得起勁寫些小屋廢文(┐「ε:)
總之先補上小妹去年的年度專輯~
回到正題
主要講一下小妹擁有或接觸過的CS431系列的小尾巴都是怎麼設定的
搭載這顆芯片的小尾巴價錢普遍比較親民受眾很多
希望能用小妹完全不嚴謹的經驗給大家做參考

線材
基本上所有小尾巴都會附贈一條C to C的OTG線
小妹認為沒有必要多花錢替換 除非線材用料特別差不然小妹聽不出任何差異
但如果就是手癢想折騰的話小妹一律建議買雷電4或USB4的線材
這一小條線能讓小妹的螢幕輕鬆跑滿4K144Hz
拿來接小尾巴傳遞訊號肯定是綽綽有餘惹
濾波
首先附上應該是AK提供的文檔(?) 有興趣的也能去找CS提供的更為準確
每種濾波聽感差異都很大 這點小妹在用DX300時感受非常明顯
線性相位慢速滾降的IR最為完美 跟小妹一樣懶的話建議直接選這個就是最佳設定惹
這裡附上小妹持有或接觸過的CS431XX設備中APP的具體濾波名
品牌 |
型號 |
濾波 |
水月雨 |
水解2Ti, Dawn Pro |
Slow Roll-off Phase compensated |
iBasso |
Macaron |
D4 慢速滾降 |
Tanchjim |
LUNA |
帶相位補償慢速滾降 |
樂彼 |
W系列 |
SLOW |
(吐槽一下
樂彼LL是低延時縮寫 小妹第一眼看到以為是線性什麼東東
)
大概4醬 沒有在上頭的型號自己摸索一下就能找到
然後希望各廠家能在命名上統一一下…
增益
一律先用低增益 音量不夠用再把增益開高
也有一說是如果音量達到80%以上就能開高
小妹也不是很瞭解 請留言幫小妹補充or矯正(┐「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