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司命、石司非人設構想:和楓影子
採用設定──
事先說明:幾乎完全腦補,若官方未來補全人設,內容不同很正常。
石家雙生子之兄,名石司命,現任太湖石家家主。因經營刺客產業「悲歡樓」,江湖人敬稱其為樓主,封號「無義金燈」。
精通諸般武學,暗器、毒術與蠱術皆臻化境,尤以石蒜花造型暗器獨步江湖,手法變幻莫測,公認為暗器第一人。然其行事狠絕,素無仁義之名,故世人稱之為「無義金燈」。
石司命天資卓絕,心思縝密,性格彆扭而內斂,表面冷酷無情,視人命如草芥,從不示人以弱。連親子石崑亦無法諒解其作為,甚至誤認他弒妻殺弟。唯其雙生弟弟石司非,始終堅信兄長,從未動搖。
石司命此生最重者非子而是弟,然為石家未來,亦能以至親為棋。常走一算百,每一步皆深思遠慮,謀定後動,偶有衝動之舉,亦往往藏刀於笑──如當年強娶石崑之母蘇綾,便是一例。
他畢生之志,唯願石家脫離朝廷束縛,得永世自由。
然肩負產業、對抗追殺之餘,尚須應對至親誤解,終日行走於陰影與利刃之間。
世人多不可信,他唯一敢託付性命之人,唯有石司非。
曾與丘百壑、閻凰、鬼蠱、沐寒天都有過交集,甚至結盟行動,暗救性命。
曾與丘百壑、閻凰、鬼蠱、沐寒天都有過交集,甚至結盟行動,暗救性命。
石家雙生子之弟,名石司非。江湖自號「西山孤客」。
擅長掌法,自創《破心掌》,僅傳予侄兒石崑。
性格開朗,心直口快,若非石司命親弟,恐難在悲歡樓這等刺客組織立足。
深知自己遠不及兄長聰慧,因此始終聽命行事。
偶有爭執,也很快自省,自行領悟兄長難處,從不懷疑兄長的用心。
他天性仁厚,所行之道與悲歡樓格格不入,卻因石司命刻意養成,得以保全這份本心至今。
表面順從,暗中卻承兄長縱容,長年照顧侄兒石崑。
兄長不問,他亦裝作未知,默默將俠義灌於崑心。
曾為石崑尋藥,化名「非同右」,和楚天碧與道恆結交。
後依兄長之命假死,僅為使石崑決裂悲歡樓、踏上背叛之途。
亦是因有前述因緣,才能在詐死後,讓石崑拿著信件去找楚天碧收容。
此後易容多身,潛伏各處觀察石崑動靜,甚至化作低階刺客,在無人知曉之中,以另一重方式守護他。
假死之後,江湖再無石司非,再無「西山孤客」。
推測其名號出自明代李開先的《夜奔》:
登高欲窮千里目,愁雲低鎖衡陽路。
魚書不至雁無憑,幾番空作悲愁賦。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難渡。
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官方在不同劇情中,用了蠻多次林沖的典故,所以此推測應該大差不離。)
詩有句:「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難渡。」
「西山」象徵過往、失志之地,既是記憶中的故地,也是心中放不下的誓言。
「孤客」既是局外人,也是世道邊緣的踽踽行者。
身為刺客,卻不願濫殺,仁義在心,反為異類。
他非自甘孤行,乃因信念不被容納。
世人或敬或嘲,皆知此人難以馴服。
其所自號,既是自省,亦是對世道宣言:
他未忘本心,縱然孤月斜照,仍不墮江湖。
正如詩末所言:「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
他之信念,至今尚存──故仍為孤客。
兄弟羈絆與情仇:
二人從小就知道自己的未來,石司命心有成算,石司非卻一直難以接受,試圖突破桎梏。
為護石司非,石司命以隱諱的手段,讓石司非只須執行刺殺「惡人」的單子,在維護石家傳統的同時,又維護住石司非的善良。
唯有一事曾讓二人走上差點決裂的地步──石司命娶蘇綾為妻,卻不曾善待。
後發現此事又是一樁兄長難以言說的苦衷,石司非甘願化身為刀,任憑兄長操使,斬出一片生路。
石家:
雖人口眾多,血脈卻混雜,嫡系凋零,今僅存石司命、石司非與石崑三人,其餘皆為旁支。
旁支是維繫石家運作的骨幹,自幼被灌輸「護嫡為尊」之念。
嫡系則以財富與武力作為庇護回報。
雙方在微妙的依存與敬畏中,維持著平衡。
蘇綾:
石司命之妻,石崑之母。
原是唐三長之女,在被滅門時驚嚇過度,被石司非所救,得名蘇綾,原名不可考。與石家雙子青梅竹馬,直到石司命開口求娶,才知道自己喜歡的一直是兩個人。
產下雙生兒,長子石崑,次子石峋後,因蠱毒影響心智,瘋瘋癲癲,親見石峋在解蠱過程中夭折,再不復清醒。最終因無法承受的疼痛與精神壓力,懷著對石司命的愛與誤解,主動請求其親手掐死自己,以求解脫。此幕恰為石崑撞見,成其一生心結。
悲歡樓:
表面上是隸屬石家、四大世家之一的普通刺客組織,實則暗通皇室。
平日可自行接單,唯有當任務與皇命衝突時,必以皇令為先。
在朝廷默許下,悲歡樓得以研製、試用最先進的火炮科技──雖數量稀少,成品皆存於兵部倉庫,設計圖則交由工部封存,樓中僅得少量留作任務之用。
歷代樓主皆由石家嫡系繼承,卻受皇帝以蠱毒控制,身不由己。
此秘辛除當代家主外從未外洩,世人所知不過是:悲歡樓樓主心狠手辣、十惡不赦,相信人命遲早一死,故一視同仁,任誰出得起價皆可下單──甚至親人也不例外。
樓中奉有兩條不殺門規:一不殺樓內門客,二不殺石家中人。
歷來每份刺殺單皆須經樓主親審,石崑叛逃後,石司命為與其劃清界線,破例通過皇帝所下刺殺令,形式上等同親手撕破門規。
然而明裡暗裡,他從未真正下殺招,所派者非弱於石崑的低等刺客,便是熟知石崑性格的石司非,明為追殺,實為護航。
刺客體制:
悲歡樓刺客地位低微,常被視為一次性耗材。
其來源多為江湖棄嬰、乞兒、滅門遺孤,甚至人口販子手中的買賣品。
其中「自賣入樓」者如古劭今者,極為罕見。
這些孩子懵懂無知,被洗腦為殺戮之器,無懼死亡,只重任務是否達成。
極少數能以鮮血闖出生路,攀上「門客」之位。(例如煙雨孤蝶寧楚楚)
門客來源四途:皇帝賜與、樓主延請、自願投效、刺客向上躍升。
與低等刺客不同,門客多有心計,不會為一次任務輕棄性命。
石司命利用此點,令他們擔綱諜報、評鑑、潛伏等任務。
其代表作便是《江湖評判帖》──由門客暗中試探江湖人物,再據其實力與樓主主觀排名繪像成冊,蓋有經手人與樓主印鑑,以證權威。
此書每年更新,銷往大陽朝各地,購者多為江湖人、說書人及富家子弟,既為評價自己,也為探知他人。
書本收入可維持石家三年以上的富裕生活,即便不接單、不營業,也能自給自足。
潛伏、背叛與「影子」:
悲歡樓亦執潛伏任務,依密令安插暗樁於各門派、朝官、財閥家中。
然人心難控,偶有叛逃者。此時石司命便會親派人抹除,以防機密外洩。
樓中藏有《桃花千面》原典,能製「影子」,用以代主赴死,或行難以明說之事。
顏無常便是一例,只是他後來刻意遺忘自己只是影子,真把自己當顏無常看待了。
江湖觀感:
刺客為江湖所厭,非因其殺人,乃因其無底線。
下毒、蠱術、背刺、雙面間諜,凡能達成任務者,無所不用。
這等「不問手段,只看結果」的行事風格,使悲歡樓成為江湖最陰冷之所在──即便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卻又不得不承認:若想了結一人,無人比悲歡樓更快。
與朝廷的關係:
石家與朝廷的關係,起初源自一場盟誓。老祖宗早年結識先帝,立下密約,自願以身飼蠱,助皇脈穩固,以悲歡樓之力掃清陰患,換來太湖一隅由石家自理,名為封賞,實則監管。自此悲歡樓看似隸屬石家,實則亦受皇命驅使,名義雖未寫入朝綱,卻有一紙暗令長存皇中。
歷代石家家主皆知此事,卻多半選擇低調隱忍,以維血脈與勢力延續為先。有人視之為祖訓,不敢輕動;亦有人心有不甘,卻終未生變。
直到石司命當家,情勢已有不同。
他察覺皇室對石家的懷疑與防範日增,悲歡樓雖仍得皇恩庇護,實則逐年限權:殺單需覆審、火器限量分配、暗樁任務漸重──太湖雖仍是石家地界,卻早已有百目千耳暗中窺伺。
石司命知這非恩賜,而是籠中餘地;非自由,而是可控的放任。
歷代家主多數選擇沉默,他卻選擇布局。從強娶蘇綾、刻意養成石司非的仁義,到放縱石崑背叛悲歡樓,每一步都隱藏著長久的謀算。他深知反抗不能明起,必須如同陰水潛流,避開視線,在無聲處破局。
他這一代的石家,已不再求朝廷憐憫──而是靜候時機,奪回選擇命運的權利。
未採用設定──
官方透露的噁心美學,以及二人生平線索太少,直接捨棄石司命過於冷血、純黑的設定。而是將腦補內容,調整成和遊戲內所有惡人的「惡」一致:非純惡,有苦衷,沒有選擇,甚至很多時候能算善的一方。
附註:關於雙胞胎──
雙胞胎在現代看似稀奇,實則自然機率並不低。根據醫學統計,自然懷孕產下雙胞胎的機率約為 1/90;若曾生育過雙胞胎,下一胎再生雙胞胎的機率會明顯上升,可達一般人的 3 至 4 倍。
在古代,由於醫療條件落後,即便懷上雙胎,要兩子平安出生、順利長大亦極為困難,往往需家中資源充足、照護得當,方有可能一對雙胞胎都順利存活至成年。
因此歷史記錄中雙胞胎雖非絕無僅有,但仍屬少數。多見於王侯將相之家,或大族名門。
主線故事中,明確知道王家兄弟是雙生子,而主角與阿凌在玩家推斷中,應是龍鳳胎。
但把石司命與石司非、石崑與石峋設為雙胞胎,確是作者私心腦補。但放入上述背景之下,並未超出合理範圍,數據亦在正常值中。尤其在同一家族中,曾出現雙胞胎的情況會遺傳,使得後代雙胎出現機率上升,亦為現代醫學所證。
至於古人對雙胞胎的看法,視地區與時代而異。在部分民間風俗中,雙胞胎曾被視為「異相」或「不祥」,特別是若雙生一男一女,常被視為陰陽混亂、違逆常理,甚至有人會把其中一胎偷偷送走、或不予登記入族譜。
亦有記載指出,若兩子同生,長幼排序不清,會引發家族繼承上的困擾,故需由占卜者指示誰為長、誰為幼。更有極端者以「先出者為弟、後出者為兄」倒置排序,以避命理衝突。這也成為古代雙生兄弟情結常見題材之一。
不過在大族中,雙胞胎亦可能被視為祥瑞──象徵多子多福、血脈興盛。這種解讀尤其在北方遊牧文化與南方部分苗蠻傳說中較常見,與主線中石家所處的武林環境不謀而合。
作者吐槽總結:
石司命不長嘴,而且頗有些惡趣味,喜歡看人對他氣得半死又沒轍的樣子。石司非長了嘴,但太聽哥哥的話,就差沒把「我哥說」掛在嘴邊。
總之一句話就是:兄長是冷面殺神、嘴毒刀快,弟弟是忠犬碎碎唸、滿腦子哥哥。
外觀設定:
兩兄弟容貌幾近一致,可由石崑的外貌逆推而得,然衣著風格與氣質截然不同。
石家嫡系皆佩玄鐵護符,此為唯一共通之物。
石司命長年著正裝,衣飾繡有「石」字變體紋,此紋僅現任家主與指定繼承人方可使用,線條繁複,方便藏匿暗器。氣質冷峻、舉止嚴謹,鮮少離開太湖,坐鎮悲歡樓、遠控全局。因行事一貫,幾無換裝需求,其衣櫃所藏,往往是數十套樣式一致的袍服。
石司非則性格明朗,笑口常開,舉止親切,服飾亦隨性。雖為石家嫡系,卻未具繼承資格,故衣著從無「石」字變體紋。詐死之後行蹤飄忽,需長期易容,化身各色人物,甚至常扮作低階刺客潛伏其中,衣著風格變化極大,無固定形貌可尋。唯在兄長面前偶現哀傷與脆弱,餘時總以輕鬆笑語示人。手上套著黑鐵護手,特殊設計既能承受《破心掌》的猛勁,亦能輕易運使暗器。
人設圖繪師:辛(Shin)
底圖與細節調整:東方才悔
圖一:約莫是兩人二十來歲時。
(←)左:石司非;右:石司命(→)
(←)左:石司非;右:石司命(→)
***
作者聲明:
同人內容與官方設定不同。但人物版權依舊屬於官方,僅有故事與私設內容屬於和楓影子。
是從官方創作基礎上,按照時間軸調整、移除矛盾與BUG後植入,其餘時期皆為作者私設,純屬腦洞,官方確切內容不可考。說不定官方未釋出的完整內容中是沒有矛盾與BUG的,當然毋須調整。
官方內容可能是為了避免搶主角風頭,刪減極多,僅能從些許邊邊角角中推敲,衍生出諸多屬於私設的同人內容。
個人覺得這些留白就是俠之道的魅力之所在,玩家可以任意填空,想像一個屬於自己的江湖。
***
※官方有原設定圖的,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台灣 授權條款。沒有原設定圖的,根據狀況不同採用3.0版本或4.0版本。但兩者皆限定轉發分享時,須註明連結與作者「們」。若無額外說明,皆為4.0版本。發文是為了分享快樂,絕對禁止將素材用於營利。※
※重新整理人設是為了未來的偽史書做準備。※
***
※後續巴哈延伸討論※
石司非自號西山孤客,可能暗藏這幾層含意:
一、自知終將孤身行於江湖。
他知道兄長算無遺策、佈局千里,也知道自己終有一日要成為那一枚被推往懸崖的棋子。
所以提前命自己為「孤客」,不是對兄長無情,反是自我認命。
二、拒絕「金燈」的影子,自塑俠名。
石司命是「無義金燈」,石司非卻自號「西山孤客」,一個金燈照盡生死,一個孤月映照山路——一明一暗,一冷一孤。
他是在說:我非兄之影,我自有路行。
三、不願成為背負石家宿命的工具。
「西山」是他最後能回首的地方,「孤客」則是他知道,當命盤落下時,他可能會是那唯一站在兄長對立面、卻仍不恨他的那個人。
這名號既可是一種哀嘆,也可是一種吶喊。
那句「天涯孤客真難渡」,不是在說自己可憐,而是在說:我願意走這條難渡的路,就算兄長早替我選好了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