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是在我代表作《伏魔傳》創作困難的時期,為了轉換心情而寫的。
這部作品採用了接近第一人稱視角的第三人稱敘述,強化了與主角的共鳴,這一點與《伏魔傳》有所區別。
此外,我也能夠密切描寫安史之亂的開端。
當然,雷梧是虛構的人物,但安祿山在擔任節度使時確實可以自行任命將軍,因此或許當時真的有非常年輕的將軍存在。
當時的長安可以說是一個充滿多樣性的世界帝國都城,來自各個國家的人民各自發揮特點生活著。
沙姐妹雖然同樣是虛構角色,但我認為像她們這樣的舞姬是真實存在的。
我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假設這些人在戰亂中相遇。雷梧究竟是生存還是死亡,我在寫作過程中非常掙扎。
因此,我設置了生死兩種可能的情節,並描繪了敵人逼近、時間緊迫的焦躁感。
這樣的情感是否成功傳達出來,我自己無法判斷,但如果讀者能告訴我他們的感受,我將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