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便當之旅是我大概十年前就制定好的目標之一,主要是受到漫畫影響,讓我對阿宅中看來特別無害的這一票人特別有好感,也十分樂於複製他們的生活方式。這不難實現,飛往日本也不過三小時,但我卻一直沒下定決心,因為我不習慣離家太遠,再加上家裡前些年有太多事要忙。
後來想想,扣除一些突發狀況,懶應該還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我也建議各位,要嘛多看點相關影片試著研究,不然就是乾脆找有經驗的朋友來傳授心得。過海關真的沒什麼複雜的,你護照OK,沒帶什麼危險的或過份猥褻的不就上去又下來,跟喝水一樣容易。
機場休息室裡的人還都懶洋洋的,席地而坐乃至於直接躺平的都有。瞧瞧,這才是最普遍的旅行態度,該放鬆的時候就放鬆,而不是一直都很緊張。除非你去的是什麼特別可疑的地方,那另當別論。
但我們這次是日本行,一個遠比歐美還要更適合觀光的地方,真的只要錢準備足夠了就上路吧,在該有的享受上不停猶豫就是浪費人生啊!
啊對了,更簡單的旅遊方法就是跟幾位有經驗的朋友一起跑,比跟旅行社省錢,還可能逛更多地方。只要你沒堅持當個G8人,基本上跟出國就一直有緣。
但說來有點好笑的是,鐵路便當在旅程中真的就是陪襯,吃得很愉快,也沒遇到什麼很讓人後悔的。但即便讓我有過要是「有第二個胃該多好」等想法,整體印象仍不會比在觀光景點走兩圈要來得強烈,且不得不承認,日本好吃的東西太多了,比鐵路便當便宜卻更好入口的東西一堆,稍貴一點的選擇則更加豐富,幾天玩下來自然會把它們拋在腦後,腸胃空間也一定優先留給路邊的這家餐廳、那間攤販與旅館附近的居酒屋,基本上除了去搭特殊車廂走一回或晚上買來當宵夜,和鐵路便當接觸的機會實在不多。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還是有不少新奇體驗,像是河豚壽司這個便當就有點吃土魠魚的感覺,你信嗎?

整體來說不是很高CP值,但它的配色好看,內容物也豐富,不是那種一定吃飽但整盒嚐完也很難抱怨些什麼的漂亮組合。
然後是這種緊實的壽司,口感確實沒那麼細緻,但一樣是好米好醋好魚肉下去組合的,台灣很難嚐到的滋味,讓人想一吃再吃。沒錯,看起來是不太方便用筷子切開,我這人粗魯得很,直接抓起來像啃大亨堡那樣入口。有點不體面,一看就是外國來的,但我不浪費也沒製造髒亂,只是貪吃而已。日本人最喜歡這種觀光客了。
最後一個特別讓我難以忘懷的是下面這個包著昆布的,看起來其實賣相還好,對多數歐美觀光客來說大概是怎樣都不願意碰的東西,也因為它的外型和味道都極為傳統而很難吸引日本年輕人。而這玩意兒可是我的首選,細緻的口感,豐富的味道層次,一口下去滿足感極高。真的,來這邊最大的煩惱不是天候,而是一不小心遇上想要天天吃的東西那還真捨不得回國。



但現實還是得面對,這玩意兒是滯銷的,當時都快午夜了,這東西就孤零零的待在貨架上,其他便當都賣得差不多了,就它一副邊緣仔的樣子,可見這在日本是那種日漸不稀罕的口味。如果不是這樣那同類型的東西應該更多才是,但日本各年齡層追求的東西基本上都差不多,就是滿滿的牛肉、炸物、生魚片或蛋絲。包裹一層黑黑的東西,這已經嚇跑一票非亞洲人,而它散發出一股複雜的醋味,最外層還是竹葉,可能會讓不少非日本人以為是粽子之類的,可以說要是沒有看過《鐵路便當之旅》等書,就很難注意到這世上還有這樣稀罕的美味。
我的偶像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