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什麼是心理學──非專業人士對心理學的見解與巨觀思維

君勾鏢 | 2021-09-16 16:52:55 | 巴幣 4 | 人氣 191

今天上課時,被老師問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因此產生了底下這篇文

我認為所謂的心理學的起源來自於對於行為動機的好奇,一個人做出一個行為,可以回推成他的思維中產生了「要做這件事」的想法,而這個想法產生的原因非常非常的多,因此人幾乎不可能可以完全理解另一個人做出的行為的「所有動機」

首先,我認為當一個人做出了一個行為時,會有非常非常多的因素影響,例如當上課時有一個人被老師點到回答問題,當時那個人的專注度、那個人平常的講話習慣、周遭有哪些人事物、前幾秒正在做甚麼、是不是想上廁所、肚子餓不餓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會影響到那個人最終產生的行為,有沒有回應老師、有沒有陷入思考、有沒有求助他人,甚至到目光有沒有移動、手有沒有搔癢、脊椎有沒有挺直等等,由於可能性多到近乎無限,因此幾乎不可能有任兩種環境與心理狀態組合能有產生一模一樣的行為,這是我對行為產生的原因的理解

所有單獨的行為都有一個門檻,當環境與心理交互產生思維時,最終交互的結果就會使一個量化後的數字超過某一個閥值,當超過時就會發生該行為;反之則不會發生。如果是不能以「是、非」劃定的行為模式,也就是說是該行為「發生的程度」,則也可以將行為劃分為幾乎無限的問題:「該行為發生的程度是否超過某個規模?」

由於因素的種類非常的多,要將這些因素同時考慮,才能夠得到最終的結果,而每個人對每個不同的影響因素的反饋都不太一樣,每個人有一個自己的門檻,對於這個行為是否發生

例如若是只有兩個影響因素,而兩個不同的人會不會做某個行為的門檻分別為綠圈與紅圈,圈內表示不會做該行為,圈外表示會,則當兩個影響因素不同時,就會在座標平面的落點決定行為是否產生


若是三個影響因素,則會變成三維空間,門檻也可能變成球體或立方體、角錐等等。現實的狀況則是一個近乎無限維度的空間有著跨維度的幾何體

當要明確知道是否超出空間,則可以把整個N維空間降成1維空間也就是數線,並用一種transform function將門檻空間對應到數線上,這個transform function可以想成1維的線性組合,也就是乘上加權分數後相加的結果,加權分數就會因為每個人的個體差異與當下環境有所不同,最終得到可以比較的值

心理學就是在理解這樣的一個機制,用統計與經驗使得可以推測行為模式或是思維動機,深入點說,不只是行為,思維其實也是能推算,因為思維也是行為的根源,也就是研究為何產生某個行為,其實被包含在研究為何產生某個思維,而這個思維則是產生該行為的動機

總的來說,心理學是理解思維的學問,行為源自思維,可套用至所有生命體

大腦(或可能其他器官)是硬體,思維是軟體,思維會無時無刻更新,但也能說成是恆久不變,只是記憶體內的資料增加使得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應該是我對心理學的一個最核心的思維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