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框架〉

九方思想貓 | 2025-03-26 12:44:49 | 巴幣 254 | 人氣 156

  前陣子在我的社群上分享給愛妻做便當的家常時,出乎意料地被推送了出去,而有了大約16萬次的瀏覽量。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分組分堆的結果,就是在人多的地方更容易發生群組之間的推擠與碰撞。因此,難免會有人在看見訊息,以及眾多言論當中,持有不同面向的意見。
  
  記得當時在細看眾多留言時,收獲了一段反對言論,大意是這樣的──
  
  「什麼時候幫老婆做個便當變得這麼偉大了,等你可以負擔整個家,老婆負責貌美如花時,再來往自己臉上貼金吧。」
  
  這句話的語源,大致是來自於網路上的一段俗話:「男的負責賺錢養家,女的負責貌美如花。」而這句話,我一直都覺得是某種框架之下的價值觀,所以不是很苟同。
  
  給我這段留言的,只看頭像的話,看起來是一位女性。但我習慣不預設對方的性別,所以與性別無關──
  
  而是「有一方可以完全不必思考如何維繫兩人世界,只要最大化自己的價值就好」的這種觀念,原來事到如今依然存在。畢竟說到底,誰規定女人就該貌美如花?男人就該賺錢養家呢?
  
  或者反過來說,能夠達成「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的花美帥男,便完成他最好的價值了嗎?
  
  我不同意。
  但就算我不同意,他們也是對的。
  
  就如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段話,我深知自己也處在同溫層當中。觀念的養成來自本身的環境,養成如今的愛情、兩性觀,和我的經歷有絕對關係。
  
  作為曾經被學長告白的直男,知曉了性別認同的困境;擁有不在乎外貌的情侶友人,明白了情愛不受限於外表;相扶到白首,直至暮年依舊牽手散步的鄰居,讓我明白什麼是陪伴與守護。
  
  忠貞、信賴、安全感……這些詞彙以記憶的形式型塑了如今的我,也是我能夠與自己共處的模樣。而在社會生活當中,與不同價值觀的人相互牴觸,歷經碰撞之後,才能真正確立自己的界線在哪。
  
  那些界線清楚界定了框架,框架決定了誰能成為朋友,誰又將分道揚鑣。某些框架很大,某些很小。或許就是這樣才完成了分組分堆,人們總在牴觸裡磨練彼此的善良。
  
  其實沒有框架是絕對正確的,也沒有框架是絕對錯誤的。如果它看起來在當代不合適,那麼只要不接受、反抗即可。就如同這位在我的文章底下發出反論的網友一樣,我們的想法不同,注定不會有過多的交集。而她反抗了,也很棒。
  
  但這依舊不影響言說,既然框架並沒有絕對的是非,那麼持續言說,也是無罪的。
  
  能透過網路看見壁壘分明的框架,藉以汲取養分的當代,作為寫作之人,也是一種幸運吧。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1則留言

2025-03-26 15:46:14
從來都沒有打破框架與歧視這回事,只是換了一個自己不在乎的受害者群體,只需要給對方貼一個加害者的標籤就能做到心安理得
2025-03-27 21:39:27
確實如此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