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是整個情報戰故事的轉捩點。它表面上是兩位學妹到學長研究室「串門子」,實際上卻是情報測試的首戰演練,證明「非正式情報」的可取得性
第3章|研究室串門子實驗
下午五點二十,天色漸暗,T大化工館的長廊開始響起實驗室輪班交接時特有的鍵盤聲、塑膠手套摩擦聲與電子門喀噠聲。
張宇涵與顧雅涵並肩走在長廊上,步伐刻意放慢,一人手上拿著筆記本,一人端著還未喝完的咖啡,看起來就像兩個隨性晃來晃去的學妹。
她們的目標:五樓的A組研究室。
這是一間偏向應用分析的實驗室,學長們普遍比她們資深至少三年以上,幾乎不會與張宇涵這種純材料組互動。但這正是完美的測試場。
張宇涵輕敲門,隨即探頭進去,語氣天真:
「嗨~不好意思打擾一下~我們是B組的學妹,聽說你們最近在做那個新的感測材料,好厲害喔~可以參觀一下嗎?」
顧雅涵乖巧附和:「你們的儀器感覺比我們那組多好多喔,我們老師都不給預算買新的……」
原本低頭整理數據的研究生們一愣,幾人對看了一眼,隨即露出「沒事啦、學妹嘛」的微笑。
「哪裡厲害啦,」一名學長笑著轉頭,語氣無奈,「這台根本快壞掉了,我們現在每天都要重跑實驗,因為數據太不穩……」
「真的假的?可是你們感覺進度跑很快欸?」顧雅涵驚訝地說,表情配合得剛剛好。
「唉,哪有快……這台機器上禮拜才被我敲兩下才運作,哈哈哈,結果反而老師覺得是我們技術不夠,還說要換人處理——但問題根本是設備老化,根本沒預算買新的。」
張宇涵瞇著眼聽,心裡默默記下一句關鍵詞:「預算沒下來、老師要求更高、內部責任推卸」。
她眼神微微一亮。
這些話,不只是「吐苦水」,而是情報。
在正式會議上、期末報告裡、甚至實驗記錄裡都不會出現的那種——能看出實驗室真實狀態的非正式訊息。
她不動聲色地補了一句:「所以你們最近好像也在趕一個產學案?」
「對啊!」另一位學長一聽就跳進來,「那個案子本來說是半年交成果,結果原料供應商一直delay,搞得我們根本來不及。老師還硬扯說我們報告寫太慢,超煩的……」
「我們已經準備第三次修改計畫書了耶!」
顧雅涵嘴角一抽,看向張宇涵。這些話,如果她們自己主動問,十有八九會被當成多事或探人隱私。但現在——對方是自動送出來的。
對方甚至沒發現自己在「說實話」。
這已經不是一場聊天了。
這是一場無聲的情報測驗。
幾分鐘後,兩人禮貌道別,離開研究室。
當實驗室門在背後關上,走廊安靜下來的那一刻,張宇涵忍不住笑了。
「這些人……根本就是情報ATM。」
顧雅涵笑到快噴出咖啡:「我都還沒刷卡欸,他們就自動吐錢出來了!」
張宇涵輕聲道:「我們昨天的猜測對了——這不是個案,是模式。」
「這不是我們有技巧,而是——他們有話想講,只缺一個『聽得懂又不會通報老師』的耳朵。」
顧雅涵聳聳肩,語氣隨意:「那我們就做那對耳朵囉。」
兩人踏上回宿舍的路,夕陽斜落在玻璃牆外,一如她們的腳步——輕盈、無聲,卻踩進了一場沒有人知道的情報革命。
🔜 下一章預告:〈老男人也會說漏嘴〉
在研發處的午休區,兩人偶遇一場無防備的抱怨對話,第一次獲得企業產學合作貪腐的風聲。
在研發處的午休區,兩人偶遇一場無防備的抱怨對話,第一次獲得企業產學合作貪腐的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