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與啞炮魔術師 第五十一章
使用魔杖施法是巫師群體的一大特色,這能保證他們念咒的成功率,協調不穩定的魔力,但今日的魔術教學,理查卻是要學生們收起魔杖,將雙手置於桌上的碗旁,對著裡面的鹽注入魔力就好,這會讓很多學生感到不適應。
不過對於施展魔術而言,魔杖的存在反而會成為一種干擾,理查需要讓學生們專注在礦物上,讓他們學會將鹽巴作為介質,代替魔杖的功用。
「詠唱系的咒文,和你們平常使用的魔咒差很多,但實際上,兩者是出自同源的,魔咒是將詠唱縮減至極致,才誕生出來的施法方式,這兩種作法之間並無優劣之分,而是和使用上的需求有關。功能簡單的法術,比如照明、飄浮,你可不希望得要花上長時間構築,才能施法成功,因此這類法術才會被人研究、簡化,變成能方便瞬間使用的形式。」
理查在黑板上寫下今天要使用的咒文,免得因為太長,學生們會記不住。
“其基質為鹽,滿溢吧滿溢吧滿溢吧,周而復始重複三次,鹽乃是淨化之物,為我驅逐邪惡之物”。
「看起來很白話吧?也沒有用上拉丁文、古代魔文譜寫咒語,但這就是詠唱系施法的一大特色。這些咒語的功用,其實是要讓施法者集中精神,引導自身的魔力做出正確的工作,所以只要熟悉基礎原則後,你們就能對咒語進行任意的改動,好方便使用,或是讓效果更符合自身的需求。」
理查書寫的內容,和平時魔咒課上的內容差異太大,學生們都很不解,這樣的一段大白話,也不需要他們揮動手腕的作法,真的能有用嗎?
「呵呵,這段話可不是亂寫、亂說的,我會一一的剖析其中的含義,你們可以抄一點筆記,幫助理解。」
一開始上課時,理查就說過了,他的課堂上沒有考試或是作業,他從不要求學生記下任何的筆記,不過今天卻是很反常的,告知學生這段內容需要記住,所以很多人都是立刻拿出羽毛筆、羊皮紙,主動的要將這些知識給紀錄下來。
「“其基質為鹽”,第一句話是宣告我們要進行施法的介質,不是碗、也不是桌子,做出宣告後,我們的精神才能集中在正確的目標上,引導自身的魔力進入鹽巴之中,而不是跑到奇奇怪怪的地方上。
“滿溢吧滿溢吧滿溢吧,周而復始重複三次”,第二句話的意思,便是我們開始將魔力注入的過程,依照施法上的需求,我們可以改成“封閉吧”、“淨化吧”、“粹煉吧”…………等等不同的用語。次數以三次為基準,詠唱“偶數次”,比如四六八次,表示這是一個偏向輔助、防禦、治療的法術;詠唱“奇數詞”,比如五七九次,表示這是一個偏向攻擊性、外放性,比較激烈的一個施法。
重複的次數在十次以內,因為單數是具有魔力的數字,少見的次數,比如十三次、七七四十九次,會是很複雜的大型施法,我們今天就不多做討論了。我們等會要進行的是障礙類法術,等一下你們實際操作時,可以詠唱三次或是四次,再多就不必了。」
這段話的乾貨很多,學生們都是眼前一亮的在抄筆記。
巫師的常規魔咒,簡化的太兇狠了,以至於人們無法有效的去分析出,咒語為什麼要這麼唸?為什麼這裡要強調重音?為什麼手腕要這麼挑動?為什麼要使用某種情緒?
只要照著做兩三個動作,就能成功施法,也就難怪照本宣科的學生很多,能學到精髓的學生就很少。
「“鹽乃是淨化之物”,第三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希望鹽能達成的某種變化,不是變成毒物、爆裂物,而是變成淨化之物。學習過關於鹽的相關知識,你們才能有效的達成轉化,你們才會知道,為什麼鹽無法用來產生水?產生火?或是產生出光亮?因為它的礦物靈性並不包含這些屬性。
最後一句,為我“驅逐邪惡之物”,就是我們要達成的魔術效果。成功施法後,你們能用碗裡的鹽做出一條界線、一條屏障,讓邪物無法通過。如果我們把字句換成“治療傷病”、“解除毒素”的內容,那麼這一把鹽會變成有治療效果魔術道具,這部分我們下次再來嘗試,今天我們就只練習驅逐的魔術效果。」
理查說完詠唱咒語的含義,便先等著學生們抄好筆記,確定所有人都明白了,此次施法所要完成的目標,才接著進行下一步的教學。
「魔術成功後,對魔力敏感的人,能感受到鹽巴中產生的變化,但感受不到的人也不用擔心,我們會進行實際的測試,看看你們完成的程度如何?」
能感受麻瓜物品與施法物品之間的差異,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這能讓人迴避掉危險,不會輕率的接觸到有問題的邪物。不過,現今的巫師世界,只有魔法部的外勤人員,會針對性的鍛鍊這種能力,一般的巫師則是隨緣,完全靠天賦而定。
高年級的學生,會比較敏感一點,低年紀的孩子就完全不行了,哈利他們這些新生的施法經驗還太少,無法明白桌上的鹽是否有施法成功。
好在,理查早有準備另外的教材,利用這一個教材就能直觀的看出來,學生們操作的結果如何?
「這個魔術,能對巫師、麻瓜、一般的動物都產生驅逐的效果,不過你們是頭一次操作,很難達成令人滿意的結果,所以我得準備一種神奇生物來實驗,才能知道你們的施法是否有效?這種動物必須要含有魔力,但是不能太多;牠得要是弱小的,但不能是青蛙蟾蜍那一類的寵物。」
理查從辦公室中拿出了一個巨大的鳥籠,但是裡面沒有裝入貓頭鷹,而是有著數隻毛茸茸的小球在活動著。
「有人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嗎?」
刷的一下,教室內有八成的學生都舉起了手來,因為裝在籠子裡的並非是什麼稀罕的動物,很多人都認識。
理查微笑著,挑了一個低年級的孩子來回答:「艾寶小姐,請說。」
「這是胖胖球!我家裡就有養了一對!」一年級學生,漢娜興奮的說著。
「很好,赫夫帕夫加一分。蒲絨絨,又稱為胖胖球,是一種毫無危險性的神奇生物,巫師們會將牠們作為寵物飼養,不過,雖然牠的神奇性很低,但確實是一種具有魔力的生物,所以牠可以幫助我們,確定我們的驅逐魔術有沒有成功。」
理查拿出了他事先施好法的鹽巴,在桌上用鹽巴畫了一個圓圈;從鳥籠裡捧出了一隻胖胖球,牠很有活力的亂動,但隨著理查將牠放入圓圈內,學生們都是驚奇的發現,胖胖球只能在圈內活動,無法跑出鹽巴所劃出的白色界線。
「這樣就是表示施法成功了,邪物無法通過淨化之鹽所立下的分界。等一下我會讓四、五個人一組,每一組發一隻胖胖球讓你們做測試,你們可以畫一個圈,像我操作的那樣,或是只畫上一條線也行,看看胖胖球能否通過你們施了法的鹽。
失敗的同學不打緊,我們教材還有很多,你們能去飛七先生那裡裝點鹽,下課以前要嘗試多少次都行。」
飛七的桌子旁,放著裝著剩下的鹽的布袋,這是一個很廉價的素材,所以理查就不必限制學生們的使用,他們可以盡情的嘗試。如果這堂課是使用金銀施法,可就沒有辦法這麼闊綽了。
今天的課程,之所以不用銅鐵,這些同樣不算是昂貴的素材施法,是因為鹽巴是一個比較容易發揮的礦物,只要少許的魔力就能去運作。想要使用金銀銅鐵來施法,其實會比較耗費魔力,理查並不看好小巫師們的成功率會好到哪裡去,出錯的機率會很高。
但老實說,用鹽施法也是狀況百出。
在理查宣布學生們可以實作後,他們可以分為兩種不同的層級。
首先是低年級學生,在不能使用魔杖的情況下,他們發生了各種稀奇古怪的錯誤,能完成魔術的人很少。
有人念完咒語後,鹽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反到是碗開始如同陀螺一般的旋轉了起來!將鹽撒向了周圍的同學,搞得一團亂;有人施法後,鹽沒有獲得淨化,而是變成了一把砂糖,徹底不能利用了;有人的鹽則是開始增值了起來,直接滿出了碗中,倒滿了桌面。
最神奇的是一個叫做西莫的孩子,他是葛萊芬多的一年級新生、哈利的同窗,理查親眼看著他念完了咒語,然後就把自己的碗給炸了!理查完全不明白,這是怎麼炸開的?!整個施法過程,可沒有包含任何的易燃物啊!
難不成,這孩子將鹽巴變成黑火藥了?
理查拿著炸開的碗檢查,不是很敢讓西莫繼續嘗試,因為他很可能是那種“例外”,礦物不喜歡的某種特殊體質。
高年紀的孩子就很穩定,派西•衛斯理、潘妮•清水都成功了,不愧是五年級的級長;三年級的西追•迪哥里也做的很好,讓胖胖球跑不出規定的範圍。
史萊哲林學院,一名叫做傑瑪·法利的女級長也成功了,這令理查挑不出錯誤,他思索了一會後,決定給這四個學院都加分,這令史萊哲林的孩子們又驚又喜,他們還以為,理查會完全不給他們任何加分的機會。
實際上,理查的帳算得很清楚,要是四個學院都加了一分,那就等於是沒有加分,學院杯是不會因此產生分數差距的,但這可以讓理查的課程顯得很公平,給自己增加一點好名聲。理查會少少的,給史萊哲林學院的個別成員加分,但總加分會低於其他的學院,作為他的偏心。
衛斯理雙胞胎的實作,讓理查最為驚艷,因為他們把彼此的鹽巴混合起來,好有充足的數量,在桌上畫了一個小型迷宮,讓胖胖球從入口走到了出口。
魔術的施展效果是固定的,但如何從固定的效果中,去靈活的運用,這是魔術師施法中一個很大的課題!從有限的效果中去突破固定思維,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弗雷、喬治很有天賦,在遊戲中找出了很多聰明過人的地方,理查這就沒有忍住,給他們一人加了十分、總共拿了二十分,表揚他們出色的創意!頭一次加了這麼多分,這令兩兄弟驚喜的接受同學們的歡呼,派西那更是意外,沒想到他這兩個愛胡鬧的弟弟,居然還能表現的這麼好!
這是一堂很成功且有趣的課程,學生們嘗試詠唱咒語、嘗試實測效果,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
啞炮,又可以稱為爆竹;傲羅,又可以稱為正氣師;蒲絨絨,又可以稱為胖胖球,我可能後面都會採用這樣的寫法,來處理翻譯的問題,因為我都沒有很喜歡這些用詞(/ω\),看得懂就好
催狂魔的翻譯我就沒有很喜歡,因為牠不會令人發狂,而是變得憂鬱,攝魂怪也有點微妙,到時候寫到那些內容再來考慮吧╮(╯▽╰)╭
詠唱類咒語,規則就如上述的內容,後面理查有需要念長咒語時,就會照著這一套內容去創作